APP下载

对初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2014-07-18谢秀琼

考试周刊 2014年27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谢秀琼

摘 要: 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学习、吸收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阅读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和积淀,以及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多么重要。语文教师怎么才能教好阅读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阅读是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可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感兴趣的地方读,说出自己的读后感。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时,这篇课文描写了九寨沟的美景,刚上课时,我先创设情境,用色彩鲜艳的山水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读,或画一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这样就形成了开放的学习形式,每个学生都觉得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是学生个性的表现。

二、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朗读:要求学生放声朗读,把字音读准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掌握朗读方法,一般要经历准确地朗读、流畅地朗读和有感情地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朗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言含义,体味课文精妙所在,进而提高鉴赏能力。

2.默读: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还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默读是学生将视觉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大脑内知识的思维活动。

3.速读:指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阅读速度快,且读得正确,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速读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识记,丰富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4.复述和背诵:复述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反复诵读与深入理解相结合,能使背诵获得最佳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记忆力,主要途径是通过复述和背诵。

5.精读和评析: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要求对文章特点做出评价。精读与评析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

学校每天都有早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而不是占用早课时间,拼命地讲授课文。我主张让早读课成为学生的阅读天堂。每次早读课的最后五分钟,我都安排学生轮流推荐一篇佳作(课本内外均可),并陈述推荐理由,这是每次早读课最令学生期盼和心动的时刻。即使在课堂上,我也尽可能地让学生多阅读。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地介绍课文背景、作者事迹、课文内容等,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诱导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时间自主阅读,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教师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分析、欣赏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倡导研讨和创新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进行肯定或否定。我们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的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做到读中悟、悟中感。学生边读边想,并圈点勾画,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等。

研讨是学生在自读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层面或框架里。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时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五、教师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行为的标准。在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还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教师还要经常带领学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

其次,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百遍,不如动手写一遍。学会边阅读边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方法,养成遇到生僻字动笔写几遍,或阅读后进行小练笔,或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最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利用网络查阅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离不开工具书。要让学生做到遇到不懂的字音、字义,能主动查阅工具书,或网上查阅,以获取知识。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从细微处入手,以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发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而言之,阅读伴随人的终身,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要求语文老师在阅读上多下工夫,持之以恒,以收到实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