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经验积累提速

2014-07-18吴建祥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比划苏教版长方形

吴建祥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所带来的是,对学生个性化体验、感受的关注。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着手,拓宽源头、开阔视野,将更多样化、个性化的经验内容纳入课堂之中,在交流与碰撞中使得学生获得更加丰富与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一、提取——由点到面

学生原有的活动经验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音符,教师要恰当而又巧妙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互通有无,从而将整个课堂融为一个整体,让每一个鲜活的个体经验串联为一曲动听的经验旋律。

[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平移与旋转”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比划,可真热闹!谁到前面来一边比划,一边说一说自己表示的是哪一种项目?

生:(把手举起,再猛地往下一挥)这是激流勇进。

生:(用手画圆)这是勇敢者转盘。

……

师:根据手势的不同,你能给这些游乐项目分分类吗?

生:上升类,比如弹射塔;还有下滑类,比如激流勇进。

生:旋转类,比如勇敢者转盘。

生:我觉得上升类和下滑类可以合并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直的。

生:观览车也是这一类,它也是直的。

师:也就是运用方式是直的是一类,我们把这一类叫做“平移。”把(用手势比划旋转动作)这样的运动方式是……

生:旋转。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平移现象?哪些旋转现象?

……

二、交融——由表及里

活动经验里洋溢着大量的直观和感性,其中会有一些不够成熟、肤浅乃至错误的地方,如某一种成功尝试后获得的经验在新的情境中却不再适用。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那些原始经验进行打磨和加工,仅仅停留在含有主观性、片面性的初步经验层次上。为此,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继续前行,发掘经验背后的内在规律。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时,我以故事形式进行导入:……国王哈哈大笑,说:“好吧,我就满足阿凡提的这个小小要求,奖赏给你一亿粒大米吧!”

师:阿凡提的要求真的很小吗?一亿粒大米究竟有多少呢?

生:我觉得应该很重吧。

生:可以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然后来算一算。

师:这是一个好主意。(取出天平和一小袋大米,指名一位学生完成操作)

生:100粒大米大约重2.5克。

师:现在你们能算出一亿粒大米有多重吗?

生:(分组计算)一亿粒大米大约重250万克。

师:那么250万克重的大米,你能想象出来是多少吗?(出示食堂场景)我们一天吃饭大约需要大米400克,250万克大米能让一个人吃多久呢?

生:(分组计算)能吃6250天。

生:能让一个人大约吃上17年呢!

生:一粒米虽然不起眼,一亿粒大米真是很多很多了!

……

三、碰撞——由此及彼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时,我通过一组具有迁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个体经验的碰撞,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反复运用中感受知识方法之间的互相连通。

师:(出示问题)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依次数方格)左边的图形有28平方厘米。

师:他是怎么数的?

生:从上面开始往下数的。

师:按照一定顺序,不容易遗漏和重复,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从中间隔开,左边的图形可以分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再来数。

生:长方形是12平方厘米,正方形是16平方厘米,这个图形一共是28平方厘米。

师: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二种,因为这样数起来比较清楚,也方便我们进行计算。

师:右边的图形,你怎样又快又准地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边说边演示)它可以分成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中间的正方形面积是9平方厘米,最后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个图形的面积一共是29平方厘米。

生:也可以横着进行分割,分成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也能算出面积是29平方厘米。

师:通过这一题,你学会了一种怎样的方法来得出一个图形的面积?

……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自然积累过程,它需要我们去巧妙引导、精心培育,在各种角度的引领与开发下,让经验伴随着整个数学教学进程共同生长,感性与理性相伴相依,活动与教学融为一体,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划苏教版长方形
在你胸口比划一个李佳琦
你比划我来猜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