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施教,舞动心灵
2014-07-18张家元赵孟桃
张家元+赵孟桃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1)在开学典礼上,利用“开学动员”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2)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3)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二、从常规训练入手,多样方法,做活工作,使文明具体化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狠抓养成教育。坚持每周举行主题队会,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我班还开展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队会,在全校起到了带头作用,重在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言谈举止等细小方面做起。班会上,通过开展活动向全班学生讲述文明礼仪的四方面的问题: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文明的礼仪;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开始,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怀;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性。(2)抓好班级氛围。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3.教师树立学习榜样
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细节,体现出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4.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适时与社区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优美环境的好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各班成立“义务清扫突击队”,对校园的清洁卫生天天坚持清扫,让学生人人参与义务清扫,人人分享劳动成果,人人从劳动中受到教育,人人都不忍破坏自己亲手创造的干净环境,人人都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劳动成果,使维护环境卫生,成为自己的事。同时,学校德育处还实行了教室卫生、过道卫生、公地卫生各班责任包干的办法。各班负责清扫、维护、保洁。除红领巾监督岗每天两次检查外,德育处还每周不定期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取消本周卫生流动红旗。
四、争当文明小卫士,形成良好的文明竞争风气
在整个“学做文明礼貌中学生”活动中,“争当文明小卫士”一直贯穿始终。“文明小卫士”的争当,必须通过自荐、班级核实、大队部批准三个程序,也就是只要自己认为自己符合一个“文明小卫士”的标准就可自己到大队部,自己推荐自己当文明小卫士,不必要同学选举,不需老师推荐,只要大队部到班级核实,文明行为基本属实,即可当上文明小卫士,然后担任红领巾监督岗执法工作。
“自荐”,其实是给每个学生改正缺点、努力上进的一个机会,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当上“文明小卫士”。在“争”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做到文明守纪,主动养成文明习惯。不管这个学生最后当没当上“文明小卫士”,在“争创”的过程中,他或多或少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言行;而当上了“文明小卫士”,参加了红领巾监督岗大执法工作后,除了用良好的文明言行为大家作出示范外,还要纠正校内不文明行为。
(作者单位 张家元: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 赵孟桃:重庆市云阳县江口小学)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