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关于文本挖掘“度”的思考

2014-07-18胡洁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胡洁

摘 要: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深文浅教;小学;初中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都离不开对文本内容的挖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同的文本都有与众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就是工具性,即所谓的“文”;教师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就是人文性,即“道”。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出文本的“文”“道”个性并且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不妨随笔者通过一些案例来加以剖析和思考。

一、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

每个文本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包括体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表达思想等等。阅读教学的一堂课,并不是要把文本的个性全部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课程标准对该学段学生的要求来相应的挖掘文本个性。

笔者曾有过在小学代课的经历,因为经验较浅,所上的语文课存在许多不足,其中就存在对文本的个性未完全挖掘的问题。笔者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时,由于对学生已有知识了解不够,在教授生字词时重在对词语读写和意思的把握,后来听过一位优秀教师上这节课之后,笔者才知道本课时还有一个教学重点,即对“ABB”式词语的掌握,笔者的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行了朗读,而没有引导学生细细体会这类词的妙处,也没有举一反三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是笔者课堂的一大败笔。

二、向“道”的角度偏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首先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点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所占比重应大于人文性,即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然而,现有一些语文课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在“道”的挖掘之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在培养学生人格上猛下功夫,俨然将使语文课成为思想品德课。

常有这样的现象:语文课结束时,教师启发道:“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大家想一想,小羊怎样了呢?”或者是“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课堂上热闹非凡。反思:经典寓言《狼和小羊》最终以老狼恶有恶报、撞死于巨石或被正义使者猎人枪杀代替了原著中的小羊惨死;名家名篇《落花生》一课中,“花生派”在“苹果石榴派”的滔滔雄辩下,黯然失色,退居二线。从种种逆向设计不难看出,教师在努力体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从而张扬个性,体现人文性。学生思维是活了,课堂气氛是活了,但学生也失去了很多。他们失去的是富有理性的思考,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正确理解。求新、求异固然重要,但如果要以牺牲“求真”为代价,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三、文本的“过度”挖掘

文本挖掘都有一个“度”,挖浅了,知识的传授不到位;挖深了,恐怕学生难以“消化”。

笔者曾在导师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则案例,是一堂(实际上是两堂连上)小学语文课,一位教师执教《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课的主体是教师要求学生改写一些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再引导学生拿这些改写后的语句与原文作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如此,既让学生明白了文本的语言特点,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下课铃即将响起,正当听课者纷纷颔首,为公开课的成功、为授课者的方式方法赞许时,授课教师突然搬来了几张椅子,并向学生宣布“下一节课我们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就在听课者目瞪口呆之际,授课教师选派几个同学坐到椅子上,其中一个担任“环保局局长”,一个担任“污染厂厂长”,一个担任“记者”,一个……于是,一场讨论就这样热烈地展开了,全班同学一起参与,热闹非凡,直到第二节课下课。

到底该怎么把握语文教学中文本挖掘的“度”呢?笔者拙见以为教师要“因生而异”,即实实在在地根据学情来设定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要过分追求“华丽”的课堂,既然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文本的挖掘度也要充分贴合学生的理解度和掌握度。正如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家伦教授所倡导的“平民语文教学”,无需追求过分“华丽深厚”的课堂,只需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实实在在的传授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语文课堂,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林润生.深文浅教的几点做法[J].教学设计,2005(7/8).

[2]王家伦.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J].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刘海粟小学)

?誗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