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地区明清时期民间祖容画像兴衰之探究
2014-07-18李俊
李俊
摘要:明清时期的民间祖容画像是中国传统肖像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民间”的身份而为士人所忽视,又由于其在经过破除封建宗法制度和“文革”的洗礼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所剩无几。但浙东地区由于历史上士绅辈出,宗法礼教风气浓厚,加上相对富庶的物质生活,在明清时期盛产祖容画像。文章以新昌县石牛镇和双彩乡下宅村为调查重点,分析民间祖容画像兴衰之原因。
关键词:绘画艺术;民间艺术;浙东地区;祖容画像;民俗文化;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一、以浙东新昌县石牛镇和双彩乡下宅村为个案调查明清时期民间祖容画像之遗迹
新昌县石牛镇属今天新昌县城所在,宗族石姓。石氏家族的历史名望人物有画像流传至今的,据宗谱记载有20多幅,新昌县百菊村收藏6幅,分别是:汉万石君石奋(一始祖)、梁文宣太后石令嬴(二始祖)、新昌始祖唐太保石远遂(三十五始祖)、唐镇东军节度使石昉(三十六始祖)、四十三始祖北宋兵部尚书石公弼(四十三始祖)、南宋名儒石敦山(四十五始祖);新昌县文物馆收藏有4幅,分别是:吴越太子宾客、吏部尚书石渝(三十七始祖),吴越司空、太子太保石延俸(三十八始祖),宋太常博士石亚之(四十一始祖),宋学者石斗文(四十四始祖)。以上画像中的主人公从一世祖石奋到四十四世祖石斗文,历时约800多年。新昌县双彩乡下宅村,宗族杨姓。据记载南宋时就有宗谱传承,1947年重修的《彩烟杨氏思存祠宗谱》中有历代先祖像赞36篇。有像赞,说明曾有画像存在。个别先祖存在多幅画像(杨轰2幅、杨仲才2幅、杨信民3幅,原因待考),多幅画像现已遗失,现由村委会保存的画像共16幅。画像中主人公生存年代最早从五代十国978年算起,到明景泰年间,跨度共约440余年。按生活年代排列,依次为:最早的为后唐大理寺评事公杨乾像(三十一世)和杨夫人张氏,其次为仲诚公杨公悦(三十六世)、仲安公杨公楫(三十六世)、元道公杨大荣(三十八世)、元龟公杨大年(三十八世)、元老公杨大椿(三十八世)、宜之公杨轰(三十九世)、贯之公(三十九世)、明祖公(四十世)、温如公杨居(四十三世)、和如公杨容(四十三世)、仲才公杨须学(四十四世)、文吉公杨泰初(四十五世),最晚为明恭惠公杨信民(四十六世)。
两村的画像皆纸本,立轴装裱,所有作品均约213cm×73cm的装裱尺寸,画幅尺寸为109cm×56cm。作品由像赞(由当时的大儒名流为主人公撰写的生平和赞誉)和人物画像两部分构成。两村由于聚族而居,村民供奉共同的祖宗,所以所有祖容画像统一在每年的冬至悬挂于祠堂中,由轮值家长组织举行全村盛大的祭奠仪式,仪式结束后,在进行统一保管。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容崇拜随着宗祖制度的废弃而结束了它的使命。浙东大部分村落的祖容画像在破“四旧”的浪潮中飞灰烟灭,但这两村的祖容画像在村民的细心呵护下得以保存。下宅村的这些“宝贝”在有心人冒风险、费心机,秘藏在牛棚里,躲过了一次次的劫难,终于在2000年正月,重新与村民见面。根据考证,石牛镇所藏的画像大部分为清代作品。下宅村16幅画像中,14幅为明代作品,2幅为清代作品。作品技法纯正娴熟,用料讲究(多使用传统天然矿物颜料及真金勾填),作品虽经历了六百余年的风雨和“文革”期间的人祸蹂躏,但大部分画像纸质与色彩保存良好。这一现象可以说填补了浙东民间绘画的一大空白。画像称谓及制作时机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将肖像画称作“写真”、“写照”、“传影”、“传神”、“真容”等,其核心在于对真实人物有对照写生的意味。在历代宫廷里,专门有宫廷画师为帝王将相写真,较早记载的有汉代的毛延寿、唐代的阎立本等,而在民间,祖容画像的发展主要在程朱理学思想大盛的两宋及以后,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民间祖容画像主要由民间画师完成,根据作品考证,很少留有作者姓名。(但像赞部分却署有赞作者及书写者的名子甚至年号,如下宅四十三世祖和如公画像载有名儒宋濂的赞语,但无书写者姓名及时间,石牛镇三十五世祖石元遂画像中署有“唐桑维翰撰”,并有“戊戌孟冬下浣之吉”。)根据画像完成的不同境况,民间对其有多种不同的称谓:(1)为活人画的肖像称“生像”、“寿相”、“喜神”、“喜容”;(2)为逝世先祖画的旧容留影称“遗像”、“记眠”、“卖”;(3)对入殓前的死者绘画称“接帛”、“迫影”、“揭帛”。浙东地区民间土语统称“像头”。石牛镇和下宅村的祖容画像中主人公皆是明以前的宗祖,而画像完成时间约为明清之际,实际上都属于根据宗谱文字描述及民间口传对祖容的一种追忆,所以应该属于第二种称谓类型。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祖容画像往往按世代论,分为一代或多代,《杭州府志》(1923年版)引《武林新年杂咏题注》载:“……三、五世合绘一幅者,则曰‘代图,亦曰‘三代容、‘五代容。”普遍存在的是多人合像。而石牛镇和下宅村祖容画像中都是单人像,且在像群中以男性为多(两村中仅有三幅女性画像存世),从这个现象中不难发现,新昌境内的祖容画像不仅有敬祖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后人对主人公身前地位、功绩和德行的一种认可和崇拜。另外,在江浙一带清代中晚期的画像作品,往往给主人公妄加后人认为“理想的”官服。
二、浙东地区明清时期民间祖容画像兴盛之原因分析浙东明清时期民间祖容画像形成比较庞大的阵容和体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民间活动,其后承载的是中国上千年的儒学思想和北宋时期形成的程朱理学主张。按常理,只有官宦士夫才与传统文化与礼教有亲密的关系,言何与浙东乡村产生连带呢?
其一,浙东乡村在两晋以后不乏有大量名门贵胄和文人士夫迁入,他们是封建礼教的传播者和执行者。新昌县古称“剡东”,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剡东原本是一块山林茂密、地广人稀的草莽奥区,史称“越国荒徼”,或者“剡东鄙”。东汉永平年间(58-75),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不得返而遇仙的故事,在干宝《搜神记》、陶潜《搜神后记》、刘义庆《幽明录》等六朝志怪小说中都有记载。刘、阮遇仙之地在新昌县境内的刘门山、刘门坞一带,后人称之为“桃源仙境”。道书上也多说“剡多名山,可以避灾”,境内有四明山、金庭山、天姥山、沃洲山、司马悔山等多处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这些都说明从汉到晋,剡县一带是神仙思想弥漫、求仙活动频繁的地方,同时也是相对安定的会稽郡南缘,为北来士族游栖隐逸之理想沃土。我国北方自古以来,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所以很多由于受战争或政治等因素所迫害的士人或落魄官宦纷纷南迁。有文字记载的新昌先民大都从中原地区迁入,先民在卜居之地添丁增口,发家成族,渐渐形成聚落村庄,这些先民成为各大家族共同的先祖。先民迁入新昌历史上有两晋、唐末五代、南宋等三个高峰时期。东晋时期,王谢大族举族南迁,王羲之一踏入会稽山水,便有了“终焉之志”,会稽郡剡县的东部也成为王羲之辞官后归隐的去处之一。王羲之裔孙王超之看见长潭西山(今澄潭镇)秀丽,遂家于此,为澄潭王氏之始祖。时在南朝梁天监年间谢灵运,隐居会稽,“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他率众披荆斩棘打通了天姥山会墅岭、关岭等几处险要地段,天姥山从此得到了开发,谢灵运则被尊奉为天姥山的“开山鼻祖”。南朝刘宋时期,青州刺史石弥之迁居剡县仙桂乡昼锦里(今拔茅长诏一带)。在隋唐之际,又有杨氏、俞氏、何氏、潘氏、吴氏、董氏的先祖迁入。新昌石氏,历史悠久,名满江南。新昌石氏尊奉石奋为第一世祖,唐开成二年(837),第三十五世石远遂从剡县上冈(今属嵊州市)迁居到了五山乡石牛镇(今新昌县城)。裔孙在新昌县治西建造庆云祠,尊奉石元遂为新昌石氏始祖。新昌古称“南明”,石元遂的后裔因此又称“南明石氏”。新昌石氏涵养培育了一代代名望人物和优良门风。明成化《新昌县志》称赞石氏:“登科入仕者几二百人,故家文献莫有能过之者也!”宋至民国千余年来的历史中,石氏入国史、一统志、省志、郡志的占新昌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登进士者59人,占全县176人的三分之一。石氏家族的荣耀还刻写在大宗祠的楹柱上,一曰:“祖延明道,孙友晦庵,奕世文光凌北斗;兄劾蔡京,弟弹秦桧,塞天浩气镇中州。”(王阳明);二曰:“同朝十学士,六部五尚书,跻跻冠裳夸右族;一门三状元,四代九御史,巍巍甲第羡名家。”(状元倪元璐);三曰“义塾宏开,造就七十二奇英,陶鎔四宰相,德望浙中第一;儒林丕振,继起五百六进士,中兴三状元,科甲天下无双。”(状元洪珠)。双彩乡下宅村,人口约千人,位于县城南20公里的彩烟山台地,下宅村杨氏远祖为汉代名门杨震,第14世为隋炀帝杨坚。隋亡后,在“得隋官及士族子孙皆杀之”的大背景中,杨侗的两个儿子杨歧、杨白被迫外逃以求生命。幼子杨白(?-645),初封为荣王,千里迢迢,定居彩烟山区。杨氏一代接着一代在彩烟山中亲手构筑了一个个的第宅,传到杨乾,为杨白的第十四世孙。杨乾迁宅至今天的下宅繁衍子孙,为下宅杨氏之始迁祖。但从五代到明末,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虽人口始终不满千,但下宅村历代文人官宦辈出,据记载像县丞以上的官宦和声名远扬受人尊重的乡贤,有四十多名,当之无愧的成为彩烟山中的名门望族。全村只有杨姓,由于杨氏在此地有久远的历史渊源,所以又称为“彩烟杨氏”。《彩烟杨氏思存祠宗谱》记录了杨氏宗族从姓氏源流、始祖南迁、宗族形成、仕宦名流和村落发展的基本过程。由此说来,近上千年的士族南迁,使原本荒芜的浙东弥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先祖们既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传统封建礼教的执行者。endprint
其二,封建宗法制度是形成浙东明清时期民间祖容画像产生规模的思想基础。
浙东地区各“始迁祖”的后裔在长期隐居农桑的过程中,一代代地聚居在偏僻荒芜的山野,逐渐形成以血缘村落为单位的宗族。宗族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流与合作的最基础单位,这是封建社会村落生存与发展的基石。《礼记·郊特牲》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宗族的核心是认同血缘,认同祖先,从而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族文化。祖先崇拜始于商代,到春秋时期被赋予神圣的伦理精神,“孝弟”是祖先崇拜的核心内容。《论语》解释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到宋代理学逐渐完善,强调“三纲五常”,认为“民生之德莫大于孝”,使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形成的礼俗更加规范。朱熹主张:“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成。”在《家礼》中又曰:“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礼名分之守,所以开业传世之本。”程颐更加强调祭祀宗族血缘自始祖到以后所有祖先的重要性。这些程朱理学体系论证了祖容画像存在的普遍意义,也为以后的民间祖容画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明嘉靖年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认识到最基层政权组织之外,还有宗族的重要性,只有宗族以“慎终追远”的宗法手段笼络人心,才能稳定社会局面。
所以,倡议民间祭祖建庙。其目的在于用这一手段让百姓懂礼守法。这一倡议,顺乎民意,在短期内促成了立庙建祠的高潮。据考古证明,江浙一带还遗存着相当数量的明代宗祠。万历《新昌县志》记载县境内有宗祠21座,如“庆云祠,在县西北,石氏建,祀其始祖石元遂;大理祠,在县西,祀始祖吕亿,孙光洵赡田四十亩……”明政权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重新强调“孝弟”,臣民做到对祖宗的“孝”,才能做到对国家的“忠”。明太祖朱元璋在《圣谕六条》中明确指出:“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勿作非为。”从此以后,我国的封建宗法制度在民间“俗礼”和在统治者实施相应政策的基础上基本形成。民间建祠的目的是为祭祀宗族的祖宗提供公共的场所,宗祠的陈设除存放祖先神主、宗谱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功能便是祖容画像的陈列。明代兴建宗祠之风,极大地促成了民间祖容画像的蓬勃发展。从此,我们也不难找到明以前少有民间祖容画像的原因所在。
其三,浙东明清时期相对富裕的乡村经济状况对祖容画像提供了物质保障。
从明代开始,南方的蚕桑、织造等手工业相当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原本偏僻安逸的浙东地区,由于外来人口入住和开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据记载宋代新昌县30位县令中, 28位是外地人,其中的袁元、盛佩、张公良、朱珉、钱宏祖、王哙、张珦等7位,他们以新昌为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后代。他们来到新昌任职并定居下来,对新昌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深远。除了7位县令定居新昌,还有一些人氏迁居新昌,尤其在宋室南渡之际,还有唐、吕、金、周、娄、柴、任、孙、裘、施等十多族迁入新昌,新昌经历了氏族迁入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明万历年间,新昌有107个村,比成化时多了35个。成化十二年(1476),全县有4801户、16300人,万历六年(1476),全县有7350户、13023人。万历年间,较之于成化年间,新昌城乡间最大的变化是集市的形成,在县城自县西门抵东门,上一方名上市街,下一方名下市街,近郊则有石牛镇、祥溪镇已形成市镇,在乡间,则有王泽市、胡卜市、长潭市、棠墅市、坑西市、蔡岙市。一些处在交通要道上的村落有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有了集市。村落经济的发展,为民间祖容画像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在明代乡村,绘制一张祖容画像的成本现已无从考证,但有关人士在浙江兰溪做过考察,民国时期绘制一幅画像,画工润笔16块银元,或以4石大米相抵。由此作推理,在明代,以宗族为单位的浙东村落,绘制祖容画像群,绝非是件小事,而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通过对作品的考证发现:绘画所使用的名贵颜料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泥金等,质地为上等宣纸。光材料费就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加上画工费,绝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但明代民间祖容画像是一个宗族行为,倾宗族的力量,就像建宗祠,画像的相关问题也不难解决。
三、对民间祖容画像艺术衰落与绝迹的相关思考
在清代,由于浙东地区村落人口不断增长,宗祠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用于祭拜的祖容像绘制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同时在浙东民间画像也盛行这样一种风气:画像普遍选择将本宗世祖以帝王“殿堂真容”的正襟危坐和盛着将相朝服等模式。其用意在于寄托族人对祖宗在天之灵的一种祝愿,同时在后人心目中形成一种崇高感。因此,身穿朝服,头顶朝冠的“衣冠像”在清代十分流行,几乎完全取代了明代占有一定比例的庶民便服“整身”画像。石牛镇的祖容画像多具有以上特色。中国肖像画艺术自古以来,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传统的手法都是以线描为主,用线勾勒对象的容貌形态,然后单色渲染,以示对象的本色。无论描绘如何精细,色彩何等富丽,线造型的手法不容忽视,“骨法用笔”一直是肖像画用线的最高要求。然发展到清代,一则由于出自民间工匠之手,所以遭文人士夫的贬低,声势和影响远远落后于山水、花鸟画之后。二则,西方油画艺术的传入,直接影响到中国肖像画艺术的传统表现语言。首当其冲的是宫廷肖像画在西方传教士画家的改良和影响下呈现出中西绘画参半的艺术风格。这种用西画的造型理念与中国画的材料相结合之后的产物被统治者所认可后,有清一代的宫廷肖像画得到了异样的发展。这种肖像画风到清中晚期流入民间,对浙东民间祖容画像的创作手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浙东民间祖容画像晚期受清宫廷肖像画艺术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总之,晚清浙东民间祖容画像在追求“洋味”、重视色彩装饰的同时,逐渐丧失了民间肖像画原本具有的线造型特征,人物个性缺失,概念性的弊病明显增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的社会环境出现了急剧变化的新形势,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相对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体系受到空前的挑战。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推动下,大大减轻了宗族制度对庶民思想的束缚。浙东地区祭祀五服之外各始祖的习俗已经淡化,重点转向五服之内。祖容画像展拜从以宗祠为依托转向以单个家庭,明清时期炫耀宗祖显赫社会地位的“朝服大影”被百姓布衣所代替,画像表现突出主人公个人性格特征。20世纪初的民间祖容画像克服了清代画像空洞浮华的弊病,以更加亲切近人的姿势成为真正具有先祖纪念意义的现代图像。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间写真已被日益方便、普及的摄影术、碳粉擦笔画所代替。新中国成立以后,彻底取缔封建宗法制度,宗祠彻底失去它原有的功能和价值,传统祖容画像宣告消失。(责任编辑:帅慧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