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2014-07-18麻江玉
麻江玉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脱离现实生活的现状,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采用多种方法,构建高效优质的课堂。可从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入手;以身作则,细节导行;道德形成,细节升华四个方面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而现如今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概念的强化,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而忽视了如何引领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分析一些活动,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想高效优质地达成教学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仔细研究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年龄特点等,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中体验、领会知识,进而懂得运用知识。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因此,要提高品德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让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例如,在网络上热议的“老人跌倒了扶不扶”的问题,2014年春晚也将这一幕“扶不扶”用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我就在开学后让学生观看,发表自己的看法。假如你是路人,你该怎么办?假如是你是肇事者,你该怎么办?假如你就是那个老人,你会怎么想?……总之,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通过点评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去做热心的帮助者,为这个社会传递自己的一份正能量,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变得多一分温情,少一分冷漠。
二、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影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活学习中,老师总是天天念叨,苦口婆心地教诲,学生常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反而更差。其实,如果教师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从细微之处着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具体形象和直观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现状: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父母娇惯,不懂得父母的辛劳,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应该给的,不懂得珍惜。在父亲节的前一个星期,我就特意在课始安排了这样的环节:下周日是父亲节,大家准备怎么庆祝父亲节呢?其实,父亲节并非“舶来”的节日,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中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大家现在仔细想想,父亲和自己之间有过哪些特殊感动的时刻,有哪些特殊的经历?在父亲节那天,你会为父亲准备什么特别的礼物呢?并说明原因。一会儿记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通过此环节,教育学生要懂得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珍惜父母为自己创造的一切。
三、以身作则,细节导行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教师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言教永远比不过身教,学生是看你的行动,不是听你的指挥。我想老师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当老师向学生借阅课本时,要主动说“谢谢”;当学生说“谢谢老师”,老师要及时回答“不客气”;当老师不小心做错事时,要诚恳地和学生道歉;每天放学后的值日,我都和学生一起打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自愿帮忙打扫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快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