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预习自主能力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2014-07-18窦俊峰
窦俊峰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课前预习的自主性做起。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明确预习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预习效果;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做到严格检查,让预习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
关键词:预习;自主能力;高效课堂
笔者为了了解我校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情况,更好地贯彻课改理念,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在九年级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男生50名,女生50名)进行了数学自主性学习情况调查。调查的数据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基于调查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培养学生预习的自主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明确预习要求
对于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预习都是盲目的简单的读书活动。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预习方法,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
首先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完成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理解每节课文内容中的情景问题。
2.完成探索操作活动。
3.整理出课文中的概念、公式。
4.研究例题。要寻找出例题中的关键步骤或易发生错误的步骤。
5.仿照例题完成随堂练习。
6.试做课后习题。
7.标注预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
其次要指导学生写出预习提纲,明确预习任务。学写预习提纲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带领学生在课上完成预习提纲。教师花费一到两周的时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预习提纲。第二阶段:布置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教师可以放手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模仿教师完成预习提纲。第三阶段:完善细化预习提纲。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预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再带领学生一周,共同去完成“预习提纲”的编写和其相关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预习效果
预习是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预习中,学生一定要自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找出要学的新知识与他们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在数学预习过程中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数学预习阅读过程中分四步走:第一步,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忙于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把各个知识点搞清楚,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知识点;第二步,细读课文,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把课文中各个问题弄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难懂的地方要反复多思多想,并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第三步,精读课文,认真理解情景问题所包含的信息,结合探索操作归纳总结知识点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懂每个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的含义;第四步,研读例题,细致阅读例题的解题过程,分析例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理清解题的思路,并关注解题过程的条理性和书写要求。通过对例题的研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模仿例题解决课后练习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预习的效果,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圈出新概念,点出关键点,批出见解评价,勾出难点疑惑,标出顺序疑点,串联形成整体。
三、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学生在预习中难免会出现搞不懂的问题,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更深入,有效的预习一般都能发现问题。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发现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中发现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联系处发现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2)引导学生在矛盾处发现问题,在原有知识的结构上或认知上出现了矛盾,学生自然就会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呢?”(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
四、做到严格检查,让预习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要加强预习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严格检查,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首先教师要坚持课前检查,主要检查学生预习的完成情况,对预习细致到位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预习不认真的学生一方面加强教育,另一方面则应着重对这些学生予以帮助。但此时的检查结果只能是学生预习效果的部分体现,到底他们预习得如何,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因此,教师上课时要通过学生板演、讲解、随时抽查等方法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预习质量。通过这样的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有诸多的好处。总之,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第二中学)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