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014-07-18文春波徐夏楠李香丽何明鑫
文春波 徐夏楠 李香丽 刘 霞 何明鑫
(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 450052;2.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郑州 450006;3.西峡县环境保护局,西峡 474500;4.滑县环境保护局,滑县 456400)
20 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已经成为气候与环境领域国际外交的焦点[1]。本研究通过摸清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提出河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对策,为促进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评价依据。
1 温室气体排放评估
1.1 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1年下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对2005、2010年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计算,分为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农业、废弃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五个领域分别统计温室气体。计算中考虑了林业碳汇[2-4]。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原始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工业年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河南省环境统计、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和有关部门统计数据。
1.3 计算结果
2005、2010年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放源排放量、温室气体分种类排放量和能源活动分类排放量、能源活动排放强度的计算结果见表1-表4。
1.4 结果分析
(1)从排放总量看,2010 与2005年比较,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明显增加,净增1.34 亿吨,增长率为26.38%。从增幅变化看,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较快,增长率为37.48%,主要原因是河南省水泥、化工、有色和己二酸等高碳产业(产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次是能源活动,增长率为34.08%,主要由于化石能源消费增长带来能源活动碳排放增加;土地变化与林业领域的林业碳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为85.89%,主要原因为河南省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快速增长。从排放结构看,2010年,能源活动占比最高,达到81.69%,其他领域工业过程、农业、废弃物处理所占比例均小于10%。能源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从2005年的76.99%增长到2010年的81.69%。
(2)从温室气体种类结构看,河南省内全氟化碳排放量增幅较大,2010年增长率为88.44%,主要原因是电解铝产能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次为二氧化碳,增长率为37.56%,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化石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2010年甲烷排放量相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率为14.60%,原因是农业领域甲烷排放量下降,其中肉牛、山绵羊等畜禽养殖规模的萎缩以及规模化养殖比例的提升,促使甲烷排放量下降。
(3)从能源活动内部看,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比最大,2005、2010年分别为 91.56%、94.24%。2010年与2005年比较,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量的增长率为38.02%;生物质燃烧和煤炭开采逃逸产生的温室气体有一定下降。主要原因为:化石燃料在河南省能源机构的比例较大,且近年来呈增长趋势;秸秆禁烧、瓦斯抽采利用的增加,降低了生物质燃烧和煤炭开采逃逸产生的温室气体量。
(4)从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看,2010年与2005年比较,河南省单位GDP 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26.38%,主要原因为: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产业结构有一定改善。从人均排放量看,2010年与2005年比较,河南省人均排放量增长了28.18%,为5.14 tCO2当量/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排放强度较低,约为美国同期30%左右,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是西部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28 倍[5]。说明河南省的能源活动有所增强,人均消费能源量增长。
表1 2005 和2010年河南省温室气体分排放源排放总量计算结果
表2 2005 和2010年河南省温室气体分种类排放计算结果
表3 2005 和2010年河南省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
表4 2005 和2010年河南省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
2 河南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6]。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电力、煤炭、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施“气化河南”工程。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以非粮替代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燃料乙醇发展。支持畜禽养殖场以及发酵、造纸、化工、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替代燃料和清洁能源,建设大型煤矸石、煤泥发电机组和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煤层气、工业余热余压等发电机组。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
第三,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增加林业碳汇。推进天然林保护和荒山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林业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林业和其他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完善林业生态系统,提升生态效能,全面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
第四,推进重点领域减碳。控制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客货运“零换乘”,不断提高运输系统效率。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程,推广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控制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低碳发展,加强消费行为引导,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开展低碳商业、低碳产品试点,制定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7]。
3 河南省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
第一,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等抗逆品种。加强养殖业适应性管理,推动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
第二,提升城乡建设与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推进城市建筑、公共设施、道路、绿地、水体等功能区合理布局,鼓励城市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地建设采用渗水设计,修订和提高城市防洪等设计标准,推进雨洪资源化利用;提高供电、供水、供热、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
第三,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高林业适应能力,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实施良种工程,加强森林火灾、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加强生态脆弱区治理与恢复,深入推进黄河故道、沿黄沙地风沙和荒漠化治理,开展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洪水影响评价制度。
第四,提升公共卫生系统适应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与监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完善天气与人体健康的监测预警网络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编制气候变化影响人体健康应急预案。
第五,提升气候变化灾害管理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加强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及其引发地质灾害的防御治理。
4 结 论
(1)分类测算了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结果表明,2010年与2005年比较,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长明显,增长率为26.38%;能源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量的占比最高,且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从2005年的76.99%增长到2010年的81.69%;工业生产过程、能源活动产生温室气体量的增幅较大,增长率分别达到37.48%、34.08%。
(2)在能源活动内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比最大,2005、2010年分别为91.56%、94.24%。能源活动中,2010年与2005年比较,单位GDP 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26.83%;人均排放量上升为5.14 tCO2当量/人,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明显高于我国西部地区。
(3)提出河南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增加林业碳汇。推进交通、建筑、消费等重点领域减碳。
(4)提出河南省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适应能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推进水土流失、风沙区和荒漠化治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升公共卫生系统适应能力;提升气候变化灾害管理能力。
[1]张志强,曾静静,曲建升.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5-9.
[2]陈其颢,朱林,王圣,等.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基础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7(10):1-4.
[3]蔡博峰.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1):23-28.
[4]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R].IPCC,2006.
[5]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225-226.
[6]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Local government operations protocol for the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ies[R].2008.
[7]杨林锋,易芳.国内外温室气体减排政策[J].广东化工,2010(1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