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2014-07-18李星辰邱钰茹
魏 明, 李星辰, 邱钰茹
(西安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两化融合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魏 明, 李星辰, 邱钰茹
(西安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进程的推进,如何对“两化”融合水平进行评价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从融合软度、融合硬度以及融合深度三个视角,对“两化”融合评价体系进行国际比较,提出在“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设计方面,应更多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衡量;在“两化”融合硬度评价体系设计方面,应进一步考虑工业化对“两化”融合在需求上的支撑拉动作用;在“两化”融合深度评价体系设计方面,应着重考虑融合过程中的风险因子,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效率,规避融合发展失衡的风险,有效引导信息化供给与工业化需求的相互作用。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评价体系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工业化需求与信息化供给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生共长,形成一体化均衡点的过程,信息化服务于工业化,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而工业化的规模化发展也促使信息化持续追赶并最终超越工业化,形成良性循环。针对如何衡量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状况这一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评价体系,如测度工业化水平的钱纳里多国模型、霍夫曼比率等,测度信息化水平的马克卢普法、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等。就国内而言,除了中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外,还包括龚炳铮[1]、易法敏等[2]、尹睿智[3]、张轶龙等[4]、卢建军[5]等在“两化”融合方面的研究。本文从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融合硬度、软度和深度[6]出发,对国内外的“两化”融合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其中,融合硬度的物质载体是工业化,是“两化”融合的基础标志,“两化”融合是否有效在硬度指标上会有直接反映;融合软度的物质载体是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核心标志,软性指标涉及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是“两化”融合投入程度的体现;融合深度的载体是一体化,是“两化”融合的质量标志,集中反映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在工业化与效率方面的产出。
1 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比较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的软度比较是对指标体系中体现信息化发展情况的指标进行比较,该类指标可以反映信息化对工业化在信息基础设施、软件配备和技术服务上的支撑推动作用,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环境支撑等方面。
1.1 国外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
国外一般不直接提及“两化”融合,然而,信息化评价体系反映了对工业化的推进功能,因而成为“两化”融合软度的直接体现,主要包括:马克卢普法、信息化指数模型、七国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指数”评估体系等。
1.1.1 马克卢普法
马克卢普法是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开展研究的。他认为知识产业主要由5个分支30个产业构成,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信息设备、通信媒体、信息服务5大类[7]。马克卢普法主要是从宏观上测算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及信息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大小来间接描述信息资源的作用与贡献。马克卢普法是其他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但测算数据不容易获取,可操作性较弱,并且该方法有相当一部分数据进行了重复计算。
1.1.2 信息化指数模型
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模型。该模型中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是通过4个因素和11个分指标加以反映的,因为这些分指标不同质而无法直接进行运算,所以测算时应根据统计数据求出每个分指标的绝对值,再将各自的数值转换成指数,最后才能求得信息化程度的总指标——信息化指数(如图1所示)[8]。
日本信息化指数法既可以从纵向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变化和趋势,也可以从横向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程度的差别,参数少,较直观,但是它忽略了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关系,指标的选取也较为片面。
图1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
注:个人消费支出比=个人消费支出除去衣食住行等杂费外所占的比例。
1.1.3 七国信息化评价体系
1995年,国际电信联盟向以“信息社会”为主题的西方七国集团部长会议,提出了一套评价七国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指标有:电话主线、蜂窝式电话、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有线电视、计算机、光纤[9],体现了近年来以西方七国为代表的世界信息化建设的新特点与新趋势,该套测评体系的特点是偏重于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没有融合其他方面的指标。
1.1.4 信息化指数评价体系
自1995年起,韩国信息通信部对世界上50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并每年以“信息化指数”的方式公布其评估结果。“信息化指数”评估体系由两级评估要素构成,包括4个第一级要素(计算机、因特网、电信、广播),以及7个第二级要素(每百人PC拥有量、每千人因特网主机拥有量、每千人中因特网用户数、每千人拥有固定电话主线数、每千人移动电话拥有量、每百户家庭电视拥有量、每百户家庭有线电视用户数)[10]。在具体计算“信息化指数”时,根据各项要素的重要程度为其赋予了不同的权重。评估体系涉及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国际电信联盟(ITU)每年公布的“世界电信指标数据库”。
1.1.5 述评
从表1可以看出,国外信息化的评价体系反映了信息化对工业化在信息基础设施、软件配备和技术服务上的支撑推动作用,偏重对融合软度的衡量,主要针对信息产业比重、信息化指数和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评价。除马克卢普法外,其他评价体系涉及的数据可获得性较强。
表1 国外“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比较
1.2 国内“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
国内一些机构和学者近些年提出多种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对“两化”融合进行衡量。其中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包括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设计者侧重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指标体系与信息经济学紧密联系。
1.2.1 国家信息化测评体系
我国在2001年7月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这个方案基本是按照指数法的思路,综合了波拉特法和指数法等国际上典型指标体系的优点,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指标,进行分析与筛选,分别按国家确定的信息化六要素,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将每个要素都分解为若干项具体指标,共计20项指标。该体系主要用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地区间横向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纵向比较,大多数指标在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获得,个别指标在特定调查后也比较容易获得,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与发展态势(如表2所示)。在该指标设计体系中,设计者关注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产业指标,使得指标体系与信息经济学的联系更加密切。
表2 中国国家信息化评价体系
注:引自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网站。
1.2.2 国内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
国内“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大都是从信息化基础(投入、体系保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方面进行的指标设计,而这两个维度都属于“两化”融合软度的范畴。
在融合软度方面,龚炳铮[1]提出从融合环境和水平方面,在社会、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用融合指数去评估“两化融合”程度的发展水平。该指标体系覆盖面虽然广泛,但是指标的选取多依赖于主观判断,数据和资料收集困难,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实际应用价值低。在易法敏等[2]的研究中,“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考察融合程度,即融合的效果。其研究的指标与龚炳铮提出的指标部分相似,在此基础上,突出了产业融合创新度指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产业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提升的贡献率指标和产业信息化对产业绩效的贡献率指标;但融合评估指标数据的可获性难,且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受控目标的范围定义不够明确。尹睿智[3]从“两化”建设、信息化应用和融合效益三个维度设计了指标体系,该体系相对完善,涵盖了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建设程度、信息化程度及效益等方面。但是,该体系的部分指标较抽象,数据不易收集;而有些指标偏重于企业的两化融合程度度量,需要深入多个企业调研,工作量较大。胡冰[11]以就绪度、成熟度、贡献度三个维度为基础,首先分解为9个二级指标,然后进一步分解为27个三级指标,对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在融合软度和融合深度方面做出了评价,不考虑融合硬度这一环节,该体系相对完善,不足之处是该体系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数据略抽象且较为繁琐。朱金周[6]从信息化规模、质量和速度等方面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赵林霞[12]从信息化建设、应用、效益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次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方面分别针对大中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张轶龙等[4]从融合度和融合效率,对“两化”融合效率进行评价,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进行“两化”融合度评价,运用DEA方法对“两化”相互促进效率进行全要素评价。
1.2.3 述评
从表3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方面,国家信息化测评体系(NIQ)在信息化的测度方面是全面且权威的;在“两化”融合的具体测度方面,龚炳铮[1]和易法敏等[2]所提出指标体系的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尹睿智[3]、胡冰[11]和赵林霞[12]均从相近层面对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进行评价,后者的评价模型从企业、行业和区域层面进行评价,其数据可获得性较强;张轶龙等[4]从融合度与融合效率两个角度进行了指标设计,数据可获得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表3 国内“两化”融合软度评价体系比较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提出的评价体系与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波拉特法以及国内的NIQ体系有一定的关联性。现有“两化”融合软度指标主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评价,在“两化”融合软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进一步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衡量,从而确保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作用。
2 两化融合硬度评价体系比较
“两化”融合中指标体系的硬度比较主要是对各指标体系中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进行比较。在国外的研究中,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就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国内学者提出的“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在国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国际上一般采用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就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13]从产出的角度提出,人均GDP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20世纪30年代根据消费资料工业的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之间的比值,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比例”,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比值代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西蒙库兹涅茨从产业结构角度对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他认为,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构成GDP的三次产业比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第三产业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比重逐步增加。
国内“两化”融合硬度评价体系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如肖旭和王梦薇[14]以工业发展水平为二级指标,并对指标分解进行了研究,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工业化水平的较少,大都是侧重于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或行业效益的测度;Wei Ming,Li Xinchen 和 Li Ting[15]在RSG指标体系中的增长层从工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角度设置了人均GDP、GDP增长速度、城镇化率等硬性指标,对融合硬度有客观的反映;朱金周[6]从工业化的规模、质量和速度等方面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
基于国内外“两化”融合硬度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如表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就融合硬度而言,国内“两化”融合指标体系中的部分内容延续了国外工业化进程理论中的相关内容。我国学者对国外工业化进程理论的延续还表现为新型工业化理论的提出。在“两化”融合硬度指标设计中,既要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当前工业化的发展状况,也要注重衡量工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两化”融合硬度指标体系的完善应进一步考虑工业化对“两化”融合在需求上的支撑拉动作用。
表4 “两化”融合硬度指标评价体系的国内外比较
3 两化融合深度评价体系比较
“两化”融合深度指标体系的比较主要针对能够体现“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指标进行比较,该类指标能够反映出信息化对工业的影响,是一种绩效表现,如工业行业的应用数字化、交易电子化和保障平台化等。“两化”融合的重点之一是企业内部流程数字化,但无论从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和水平来说,还是从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绩效以及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来看,都说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深化应用信息系统是“两化”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应用实践。除应用信息系统外,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的辐射作用以及社会信息平台(如政府信息化)的便民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国外在“两化”深度融合评价方面较少,一些研究关注信息技术对工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如Hidalgo Antonio, etc[16]基于对西班牙技术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工业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潜在传播和潜在的吸收能力三个变量。Karmarkar[17]通过GNP的研究、商业实践调查和重点行业部门的研究,评估了信息服务业的快速产业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在国内的研究中,融合深度的指标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初步应用方面,如朱金周[6]从一体化的规模、质量和速度等方面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赵林霞[12]在信息化应用维度中提出企业电子商务使用情况、企业ERP系统建设情况、企业办公OA使用情况、企业电子商务使用情况等。
通过“两化”融合深度指标体系的比较,可以看出:融合深度评价不仅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企业)目前和未来的融合绩效水平进行评价,还应考虑融合过程中的风险因子,衡量“两化”融合深度指标的设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而有效引导信息化供给与工业化需求的相互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在融合硬度、融合软度和融合深度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如表5所示),我们发现无论马克卢普法、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还是国内学者提出的各种测度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方法,实际上都是在构建一种能够全面、准确反映社会信息化概念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国外融合软度主要体现为对信息化水平的测度,评价角度侧重于社会信息化指数,而国内融合软度指标以指数法为基础,从“两化”建设、信息化应用和融合效益三个维度提出融合绩效评价体系;国外融合硬度指标关注信息技术对工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的“两化”融合硬度指标注重企业以及政府信息化的应用层面。
表5 “两化”融合评价体系的国内外比较
基于国际比较结果,本文提出了目前“两化”融合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1) 在“两化”融合软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更多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衡量,从而确保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作用;(2)在“两化”融合硬度指标设计中,既要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当前工业化的发展状况,也要衡量其发展趋势。因此,“两化”融合硬度指标体系的完善应进一步考虑工业化对“两化”融合在需求上的支撑拉动作用;(3)“两化”融合深度指标的设计方面还应考虑融合过程中的风险因子,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引导信息化供给与工业化需求的相互作用。
[1] 龚炳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探讨[J].中国信息界,2008(8):52-56.
[2] 易法敏,符少玲. 广州市信息化水平及其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98):287-290.
[3] 尹睿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理论及其测评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4] 张轶龙,崔强.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4:43-49.
[5] 卢建军.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模式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6):64-67.
[6] 朱金周.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Machlup. F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2:122-124.
[8] 汪国华,徐辉.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述评[J].科技广场, 2006(3):122-124.
[9] 王天民.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10] 张大朋.我国数字城市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 胡冰.企业两化融合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12] 赵林霞.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及实践探索[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3] 钱纳里·H,普宾逊·S,塞尔奎因·M.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4] 肖旭,王梦薇.基于熵值法的辽宁省“两化”融合评价[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2):109-112.
[15] Wei Ming, Li Xinchen,Li Ting.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entropy method[C]//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12:1038-1043.
[16] Hidalgo Antonio, Moldero Jose, Gerardo Pendas.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at the take-off of the Spanish economy: New evidence based on patents [J].World Patent Information,2010(2):53-61.
[17] Karmarkar S. Uday.The Global Information Economy and Service Industrialization: The UCLA BIT Project [J].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2010(7):243-250.
[责任编辑:汪湘]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刊物影响,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CNKI系列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本刊已许可以上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所载文章的全文信息。稿件一经刊登,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性支付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valuation system on convergenc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WEI Ming, LI Xingchen, QIU Yur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121, China)
With further advancement on the convergenc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wo convergences), researches on how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convergence have become focu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ield. Comparisons of the convergence within international range are mad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softness, hardness and depth. Three aspects of suggestion are provid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tre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cluding corporate) during the design of softness evaluation system. Secondly, it is recommonded to further consider the supporting and pulling effect on demands resulting from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the design of hardness evaluation system. Thirdly, it is needed to take the risk factor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design of depth evaluation system tp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onvergence efficiency and avoid the risk of the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imbalances so as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from informatization and demand from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nvergences, evaluation system
10.13682/j.issn.2095-6533.2014.01.022
2013-10-26
工业和信息化部基金资助项目(2012R17-2;2009R15);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2JK014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D166)
魏明(1971-),女,博士,教授,从事产业组织绩效评价与审计研究。E-mail: shyly@xupt.edu.cn 李星辰(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E-mail: helenlee1989@163.com
F49
A
2095-6533(2014)01-0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