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之大美 榫卯之雅趣
2014-07-18撰文圈圈
撰文/圈圈
凹凸之大美 榫卯之雅趣
TENON AND MORTISE
撰文/圈圈
喜欢传统的工艺,大抵都是因为这些工艺里藏着太多智慧,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却蕴含着匠心满满。
我喜欢这些传统的东西,带着科技与哲学的智慧。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宣扬,也不需要长篇累牍地解读,信手拈来,却已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而这些传统的小玩意中,一直对榫卯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每次看到榫卯结构的小物件,就会想起小时候爱不释手的“七巧板”。
榫卯结构如今也作为艺术形式出现在生活中
没用一钉一铆,应县木塔依然屹立在风雨中
晋祠斗拱
无钉无铆 可撑天地
谈中国传统建筑及家具总是避不开榫卯结构,它亦算得上将工艺与美感巧妙融合的一个小小的大创举。
说它小,是因为榫卯结构着实只是部件联接处的小小存在,并不起眼;而说它大,自然是因为小小的它竟撑起了那些偌大的建筑体,并且穿越了岁月山河。
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榫卯技术已经出现在原始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的房子中。生存永远都是第一需求,所以在文字出现前,先祖们便有了这种可拆卸部件的创意,开始了对于居所的打造。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榫卯便开始从建筑沿用到了家具的制作。秦汉年间,主体的木构架趋于成熟,榫卯结构也随之发展,出现了榫卯砖、企口砖、楔形砖等等新的工艺样式。魏晋南北朝,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建筑构件的榫卯结构,自然也随之发展……上千年来,榫卯结构已随着每一轮的社会进步而发展着改变,悄然潜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榫”指的是构件中利用凹凸的方式和凸出部分相连接的部分,“卯”指构件中安榫头的孔眼。
凹凸之间,便让物件得以固定,不再摇摇欲坠。中国的传统建筑最为精妙地也莫过于此,庞大的建筑体竟不靠一钉一铆,便足以屹立不倒。
旧时那些大型木构建筑一般都是由成千上万个单件组合而成,而这么多的构建,除了椽子和望板之外,几乎全凭榫卯结合在一起。
木结构建筑成为中华民居的一幅永恒的画卷,而榫卯则是这画中最难能可贵的“红黄蓝”。很难想象,若是没有了这些小小的凹凸组合,五千余年的文明又会有怎样的色泽?
在山西应县县城西北一隅有一座木塔。对于国人来说,这座木塔或许没有比萨斜塔和埃菲尔铁塔那般有着浪漫的情结,但事实上,它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年长118岁,而埃菲尔铁塔更是在它屹立833年之后才诞生。
木头建塔在我国并不算少见。木材质,向来给我一种时间的隽永感。这么长时间地矗立于天地之间,木材早已吸进日月精华,这本来就是个浪漫的事情。传说中,树千年不老,可以连天接地。故,旧时的人常把木视为生命的象征。
在一些资料中看到,应县木塔所运用的榫卯形式达到62种,被誉为“榫卯之冠”,而54种斗拱形式,则构成了“斗拱博物馆”。312根千年不朽的木柱托起了67.13米高、7430吨重的塔身,而无一钉一铁的木件榫卯架则构成了这奇绝的斗拱飞檐。
尽管,在很长的岁月里,应县木塔被人遗忘;尽管关于应县木塔的修复一直遭人诟病,但关于应县木塔的榫卯传奇向来被人津津乐道。在历史中,应县木塔经历了六次大地震,数十回雷击,二百余枚流弹,千番洪水侵袭,仍坚守于大地之上。
比起钉铆,榫卯连接方式更加有着半固定半活铰的优越。一方面,设计精巧的榫卯结构可以牢实地将构件固定住,增加塔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凹凸之间的配合也有效地消减了外力带来的破坏。木质榫结构可以利用木材自身的伸缩力使作用力分散开来,通过榫头衔接,彼此牵连,结为整体,稳如磐石。
应县木塔在历史中都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姿态,从来都不咄咄逼人。这大概也是传统中华建筑一直给人的印象,安安静静地矗立,不张扬,不喧嚣,但于细节处足够摄人心魄。
不声不响的小物件,偏偏就撑起了那么多历史的伟业,大有四两拨千斤的举重若轻感。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通过斗拱,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榫卯的力量
彩绘下的榫卯连接方式更显精巧
大殿藻井处的榫卯结构
当技术遇到艺术
直到对这些传统工艺有了真切的接触后,才真正发现国学的词汇有多么精妙——能工巧匠、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以前只将它们当做是普通辞藻的堆砌,却无法领略真正的巧劲儿。只有去试探过了这些工艺,才会忙不迭地感叹“太妙了”,“他们怎么会想到这个?”
小时候家里有张大大的圆桌,吃饭、写作业都在上面完成。用的时间长了,桌子难免就会歪歪斜斜,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每次,大人们就会用厚实的手掌拍拍桌面,再拍拍桌腿,这“嘎吱”声就消失了。
后来便知道,那张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大圆桌便是没用一钉一铆,全用榫卯穿斗而成的。当然,那张大圆桌并非出自名门,时间久了,自然也会榫、卯不匹配了,于是老人们便将报纸撕成小块,塞进凹陷的小坑中。
有别于其他世界家具靠金属件组合连接,中国传统家具与传统建筑一样,不靠一钉一铆,亦少用胶粘,完全用木头打造出来。榫卯,自然算得上是其中的灵魂,与金属构件怕生锈不同,一个家具的生命长短往往取决于榫卯的寿命。而通常,一个榫卯结构,可以历经相当长的岁月。
当榫卯结构从建筑细化到家具上,便将传统家具上升到了一个文化典范。尽管没有金属和化学物品的参与,但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上千年之后,这些家具都仍然稳固如初。
对于整个人类的轻工业历史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佳话一段。
谈传统家具,自然少不了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俨然已成为中国家具的一个顶峰,而它真正精妙之处或许不仅仅在于“做工”的精细,撇开视觉上的关于美的冲击,在技术上明式家具亦自有一套。
事实上,榫卯结构的创造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是一种工艺的发明和创新,它俨然已成为一种工艺思想的反应,一种刚柔融合的结构美。
榫卯不仅是技术,更是功夫。
任何一个家具都是有自己的气质,尤其是那些手手相传的人工打造,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独特的神韵和灵魂。明式家具,因其简洁的造型和挺拔的线条,配之自然而然的木材纹理,总是给人一种秀丽素雅的气质。而那些恰如其分的榫卯,为这份典雅之气,添加了几分低调的智慧。
看上去花拳绣腿的明式家具,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构件,但却都分工明确。即使那些看起来只起装饰作用的构件,也都是那些硬朗的结构构件加工变化后的产物,图的就是让家具在实用之余更显自然,紧凑。
在现代工艺中,一张椅子或许只需要将模板用钉子一钉,油漆一喷,十几分钟便可;而在传统工艺中,或许要耗上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打磨好一张小小椅子。但还是有人喜欢这些老派的做法。
在现代化机械推陈出新的日子里,还是有商人坚持传统,每一件家具都手工制作,沉浸在榫卯的世界。这些“鲁班弟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潜心打造着看似稀疏平常的家具,通过榫卯的契合,让家具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
曾经有位商人这么对媒体说:“必须留一点位置给最传统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当然,这样的坚持亦是不乏市场的,总有人看到这样的“Handmade”就走不动路,也总有人愿意为“慢工出细活”的时间买单。
看到过工匠细细打磨的场景,用“精打细算”来形容并不夸张,叽叽呀呀的木锯声和刨花的木头味为这些物件增添了些许故事感。或许,这种不疾不徐的节奏,恰好便是一种品质,一种关于中国传统的品质。
而榫卯,便是当艺术撞击技术后那朵精巧的小火花。
那些复古的小情绪
最近由TagUXdesign设计的展示传统文化“榫卯”的APP倍受追捧。对于设计团队来说,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现代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艺术,而是没有合适的渠道和媒介。”
附庸风雅也好,文艺情绪泛滥也好,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这些古老的技术。有在金融界工作的女性朋友,平日里穿着高跟鞋冲锋陷阵,到了节假日则退回到自己的木头小屋听着昆曲喝着茶。
所有的传统工艺,都透露出一个“慢”字。慢下来,所有的一切都有了韵味,即便简单,也是悠长而缓慢地充满故事。
大概所谓的复古情绪就是在忙乱的世界中缅怀那种慢慢悠悠的生活;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生活的时候,重新回到亲力亲为的年代,重新探寻那份悠远但不陌生的智慧。
稀疏平常的地方也可见旧时的智慧
很受欢迎的乐高积木,其实多多少少也受了榫卯结构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