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色雅中说苗寨

2014-07-18撰文孟杰摄影唐合成刘三隆

中华民居 2014年8期
关键词:苗寨寨子苗族

撰文/孟杰 摄影/唐合成 刘三隆

秀色雅中说苗寨

YAZHONG

撰文/孟杰 摄影/唐合成 刘三隆

雅中苗寨一角

锦绣河山下的中华,内藏着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瑰丽,在物华天宝、择善而处的原则下,各自落在适合的地方并绽放着独有的美丽,这些地方是不一而足的存在,或者平原;或者沟谷;又或者在高山……

依山而建的神域

不知道是哪位佛陀曾经说过的偈语:众生一世,不过在寻找灵魂可供安置的一隅,如是有为,则贪嗔痴恨放下,五蕴亦皆空。于是我在以后的日子便顺其自然地坚信:人活着一定要有一个寄放灵魂的地方。本以为经年之后才能和等在远方的神域相遇,以致于这一次的邂逅充满了惊喜,而惊喜的名字叫做——雅中。

雅中,苗语叫桔牙,位于贵州省三穗县良上乡的东北部,自良上驱车行上8公里便可至,此处已然成为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一子,也无形中否定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必然。

寨子是依山势而建的村落,周遭被山高谷低的形态以及陡峭如同绝域的地形所围绕,漫山遍野的山色,暧昧的绿成一片,又莽莽榛榛。此外还有和着当地农人的汗水在蒸腾着热气的土壤里冒出的水稻、玉米、红苕、洋芋以及红饭豆。

寨子里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住在依山而建的地方,这些村民里,当地的苗人占了绝大部分,其中又以章、吴二姓居多。相传章姓是清代嘉庆年间迁入,要比吴姓迁入早了30-50年左右。而吴姓是从战乱的清代中期由良上大榜(稿雅坡)举寨迁入。到了民国时期,雅中作为三穗县第十三保,才形成了苗寨上部多为章姓,苗寨下部是吴姓的格局。再到解放后,废除了保甲制,时称雅中为红卫大队。上个世纪的70年代,公社制改为乡府制后,由光明大队改为雅中村。1992年的撤区并乡,雅中成为良上乡的一个行政村。2014年时,雅中与稿白并村,以嘉庆年间所竖碑石所载“永新路”的历史记实,新命名为永兴村。

大概是天意,兜了不知道多少转的雅中在不同的名字里安然了那么多年,却始终是当年的那个苗寨,才在这样的地方才养育出的居养空间里,从未改变。也是因为缘故,雅安的一切都深深烙上了苗族旧日的印记。

我是相信缘分的,呼吸、眨眼,笃信着每一个动作的必然,也因此,与雅中的邂逅仿佛就是昭示着某种源自天意的东西。也许,是那里的一切深深吸引了我的灵魂。

雅中古树参天

烙着苗印的村寨

小溪潺潺,流动了苗寨的无数年月,也流出了这里的一片清澈。溪流缓动下,从寨脚的西南部向东北面蜿蜒而走,最后形成九曲河流状,徐徐注入了未知的东北向。如此,山环水抱的寨子也显得更加静谧。

在这样的山水自然美景之中,层林尽染,使得原生态的轨迹轻轻划出了秀丽的弧线,人的灵魂也在一呼一吸间,荡涤掉城市里喧嚣的细胞。

远处看,依偎着山体的苗式建筑与自然山形融为一体,伫立出古朴的苗风雅中。古石碑、芦笙场遗址、东面寨门、南端寨门、寨脚寨门、碾坊遗址、风雨桥,还有榉木古树,组成了雅中那古老与神圣的苗寨韵味,一如藏在阳光里的彩虹,不能亲至,又如何能将其中美丽的颜色分解。

最美丽的还是生于险峻的苗寨房舍,苗民出出进进,各自忙碌在自己的生活里。老人悠闲地抽着辛辣的烟草,孩童摇摇摆摆的学着走路,踩出“嘎吱嘎吱”的地板声音。这里没有嘈杂的机器轰鸣,也没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奔波万象。

整座寨子坐东南而朝西北,清一色的都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房。因为传统的建筑构造顺着地形而严密而立,透露出古老苗人的智慧。若是寻出一个高处,鸟瞰之下,苗寨也由上而下层层而建,重重叠叠,就像码好的“多米诺骨牌”,却不虞会有坍圮的危险,反而生出突兀耸立、鳞次栉比的层次感。有倚天险不惊,居高而不险,又颇有隐、寓、脱自然之韵味,这便是三穗县境内如今保存完好的苗族村寨,也是屈指可数的一个苗族村寨。

雅中

苗风缭绕的雅中

在过去,苗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却依旧保存下了厚重、灿烂的苗族文化。一代又一代的苗族后人在口口相传的坚持下,把诸如《苗族古歌》以及《仙人褡碗》、《仙人脚印》、《车七仙女》、《断婚案》等民间故事传承下来,在这一点,和藏族的“格萨尔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样的地方,听着抑扬顿挫的苗语歌子,随着那些声线化成的曲调一起穿梭在雅中的茂密丛林。纵使你听不懂里面的语言,却可以奇异地理解古代苗歌的精髓。这是征服灵魂的声乐之旅。

作为大中华的一份子,雅中一地的苗寨在隽永的少数风情之中又不仅仅是淡出融合的特例,它还有诸多民族熔炉侵染的传统生活习俗。逢年过节,雅中的苗寨都有敬祭祖宗,崇拜古枫树,奇洞怪石等原生的传统宗教行为。生活上,除了制作腌鱼、腊肉外,平时会煮烂菜吃,当地人十分钟爱酸的东西,如炒酸菜,喝酸汤等。尽管没有保存下吹笙跳舞,但仍旧传承下许多固有的节日:春节、忌戊节、吃新节、月半节、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吃新节特别隆重热闹。节日当天早晨,家家户户的男子都上山割牛草,一并到自家的责任田中摘5-7根完好无损的秧苞带回家中。吃早饭时,由父亲把秧苞掰给每人一节吃,以示预祝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等,此时的整座寨子,从老到少的寨民都被喜悦和热闹的心情所占据。总之,雅中苗寨走亲访友往来平凡,都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独具特色。这些传统的生活习俗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沿袭至今,颇为不易。

不晓得该怎样表达自己语言的苍白,总怕絮叨的太多,却把真正美丽的生命驱逐到文字的外面。这样的雅中,美到让人窒息的依山苗寨,没有城市穿梭的悸动,有的只是呼吸天地的从容。剥离了灵魂之后,真希望能永远地将躯壳留在此处,却又明白不够理性,太过贪心,还是遵从佛陀的意旨,容自己灵魂一个栖息之所。

TIPS印象雅中苗寨

山水环抱的弧线,划出了苗风浓郁的流痕,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鸟瞰着古老的生民和背包的游客。溪水浸染下的村落,育养了古老与神圣的苗寨风情,成就了一处安放灵魂的最美传奇。

猜你喜欢

苗寨寨子苗族
整个村子都“哭”了——追记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
西江千户苗寨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寨子
西江苗寨
寨子
苗寨小记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