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4-07-18钱俊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循证服用血糖

钱俊美

循证护理在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钱俊美

目的临床对照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将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 循证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4%, 与常规组(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患者循证护理干预, 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了患者预防疾病的健康知识, 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也有明显提升。

糖尿病;循证护理;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是近年来临床护理中的一个新型护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准确、慎重及明确运用科学的临床研究知识, 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及经验, 充分尊重、考虑患者意愿与价值, 将上述三点的基础制定出一个具体针对性的护理方案[1]。糖尿病属于比较常见多发性疾病, 此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且并发症多、预后效果差, 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作者所在医院在多年的循证护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将随机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旨在总结分析临床循证护理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优势,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文临床研究中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 常州市武进区奔牛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有入选病例入院后接受空腹血糖检测, 血糖水平最高为25.6 mmol/L;病例中男33例,女17例, 年龄31~86岁, 平均年龄(57.4±2.8)岁。在临床研究中将本文入选病例设定为循证组, 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药物治疗, 并给予介绍临床治疗方法、药物服用剂量及方式, 定期检测患者血糖值变化情况等常规护理措施, 而循证组患者则采用循证护理方式,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循证问题 对循证组病例进行循证调查发现, 本组病例在临床治疗期间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 由于患者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社会压力, 极易产生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②患者对疾病及并发症的正确认知程度比较低, 缺乏必要的基础性疾病知识;③患者及家属对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治疗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法实现全面、规范治疗。

1.2.2护理干预 ①心理干预。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 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且病症反复发作, 在社会、经济压力影响下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如:紧张、焦虑、抑郁等),从而对临床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在临床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 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病情等因素给予个性化心理指导, 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困惑, 并向患者详细解答疑惑, 引导患者努力克服心理障碍, 从而树立起接受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健康知识宣讲。在临床治疗期间,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选取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及辅助疗法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主要通过口头讲解、座谈会或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形式, 让患者及家属能够对糖尿病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尤其是糖尿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预后等等。另外, 向患者介绍关于血糖监测的方法、注意事项, 低血糖的处理(如:立即食用含糖食物或者静脉推注30 ml的50%葡萄糖)与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掌握合理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③临床用药指导。合理控制药物服用剂量、服用时间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基础。在服用降糖药物期间, 必须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同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用法, 若服用双胍类药物, 建议患者在用餐时或者用餐后服用最佳;若服用磺脲类药物, 建议患者最好在餐前30 min服用最佳。服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尿糖、FA、GHB等指标变化情况, 并告知患者该药物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注射胰岛素时, 必须严格执行胰岛素的用法、用量, 建议将胰岛素置于40℃环境下冷藏, 严禁冷冻;为了预防注射部位出现脂肪萎缩或者增生, 建议在注射前60 min取出胰岛素并恢复至常温, 注射前做一次皮试[2];选择注射部位时, 避免在15 d内注射同一部位。④日常饮食指导。饮食疗法属于糖尿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疗法。在临床治疗期间,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体重、病情等合理计算患者每日需摄入的总热量, 常规情况下, 脂肪摄入占30%, 蛋白质摄入占15%, 碳水化合物摄入占55%, 每日总热量建议三餐均衡分配[3];日常饮食中建议采用高纤维、高维生素、低糖、低脂以及适量蛋白质等为主的饮食结构;建议患者尽量多食用粗粮、绿色蔬菜、豆类等食物。⑤运动疗法指导。在糖尿病治疗期间给予运动疗法指导, 要求患者在身体允许情况下适当参与运动, 这样有利于改善患者脂肪代谢紊乱、心血管功能, 但必须严格控制运动量, 切记不可大量运动(心率保持在60~80次/min为宜),因此建议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进行锻炼, 每次锻炼时间30 min左右;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出昏、低血糖反应等不良症状, 应停止运动并进行简单自救,若症状严重则应及时就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健康知识掌握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 空腹血糖水平都有了明显下降, 但是循证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掌握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值(mmol)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前治疗后优良差循证组5015.33±2.46.4±1.73983常规组5014.87±2.78.8±2.2152510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新型的临床护理理念, 与传统护理之间的差别在于比较注重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角度出发, 以患者为中心, 制定一个相对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 从而实现临床护理实践与理论知识的高效融合。在本文研究中, 作者对循证组的50例糖尿病患者给予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给予合理的临床护理指导, 这样不仅能够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辅助提升临床疗效, 同时也能提升本院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通过长期临床循证护理实践,作者体会到该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 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文献知识搜索能力, 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 促使医务人员养成了主动总结临床经验的习惯, 从而提升本院的临床护理质量。

[1] 黄小琴, 刘燕平, 王太芬, 等.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吉林医学, 2011, 32(12):2466.

[2] Rainer Maag MD, Ralf Baron MD.Neuropathic Pain: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impact for patient care.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 2006, 10(3):191-198.

[3] 付平.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探讨.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10):102-103.

2014-07-08]

21313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循证服用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