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4-07-18孟凡丽
孟凡丽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孟凡丽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 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与参考组(常规通液), 各38例, 比较两组输卵管单、双侧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 观察其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输卵管单侧、双侧通畅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1年妊娠率明显大于参考组, 妊娠患者受孕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够实现输卵管再通, 提高妊娠率, 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推广使用。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输卵管性不孕症
输卵管性不孕症主要包括输卵管功能障碍及输卵管不通, 多是由急、慢性输卵管炎引起, 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和谐。临床调查显示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症占25%~50%[1], 因此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是近年来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 具有操作简便、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等优势。为对其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中临床价值进行观察, 作者者将本院收治的7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 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参考组(38例), 观察组: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31.25±2.16)岁, 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6.32±3.55)年, 单侧阻塞26例, 双侧阻塞12例;参考组: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32.04±2.55)岁, 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6.19±3.47)年, 单侧阻塞25例, 双侧阻塞13例, 所有患者均在门诊部门接受相关诊断, 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排除男性不育、子宫因素及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 两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常规通液治疗。常规消毒后用探针探查子宫深度及轴向, 将通液器置入, 缓慢注入液体(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 对通液情况进行观察。
观察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 治疗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及阿托品以抑制腺体分泌、促进宫颈分泌, 常规消毒后, 探针探查宫颈轴向及深度, 宫颈口扩张后将宫腔镜置入, 常规探查, 在可视情况下在输卵管内插入特定导管并固定, 依次注入液体, 注入顺序:亚甲蓝5 ml, 之后注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 对通液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单、双侧通畅率,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 观察其妊娠率、妊娠患者受孕时间。
1.4疗效判定 输卵管通畅:药液注入时无阻力, 或者通过加压灌注后阻力明显减少或消失, 未出现回流现象;部分通畅:在药液注入中受到一定阻力, 然而相较治疗前阻力明显减小, 宫腔镜下输卵管口部位溢出少量气泡;阻塞:药物注入时阻力较大, 加压后阻力无减少, B超诊断显示原有液性暗区、直肠子宫陷凹无液性暗区未出现变化[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输卵管单侧通畅率、双侧通畅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单侧、双侧通畅率比较(%)
2.2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参考组术后出现6例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15.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38例不孕症患者, 1年内随访期妊娠成功34例,妊娠率为89.5%, 参考组38例不孕症患者, 1年内随访期妊娠成功23例, 妊娠率为60.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患者受孕时间为(7.68±2.31)个月, 参考组妊娠患者受孕时间为(11.65±1.27)个月,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夏恩兰研究报道显示, 生育期夫妇中15%可能存在不孕问题, 其中输卵管病变为最常见原因, 其中近端输卵管阻塞占25%~30%。通过通液治疗能够实现输卵管再通, 在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中, 医护人员对患者输卵管管腔内情况并不了解, 无法准确发现输卵管粘连、输卵管扭曲、输卵管梗塞等现象, 因此治疗效果并不显著[3]。在轻度粘连的治疗中,传统通液术效果较为确切, 然而对于粘连严重患者, 治疗效果不佳, 同时反复通液治疗导致输卵管自身纤毛摆动能力及蠕动功能受到较大破坏, 感染几率显著增加, 因此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实现输卵管再通成为临床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是近年来临床逐渐推广使用的新技术, 相较传统通液治疗, 手术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 医生能够详细准确了解输卵管内情况, 从多方位诊断, 避免了盲目通液。宫腔镜下行通液术不仅能够对宫腔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 同时能够在腹腔镜下对输卵管外周粘连进行分离, 促进输卵管伞端形态功能及行程的恢复。腹腔镜辅助下医生能够对输卵管开口情况准确观察, 同时输卵管与子宫角度亦可明确显示, 医生在直视下插管, 成功率明显提高。林晓敏[1]对接受腹腔经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的7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时, 将其与常规通液治疗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6.1%、68.4%,宫腔镜组与通液组患者单侧及双侧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然而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揭示了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单侧通畅率、双侧通畅率均大于参考组(P<0.05), 相较林晓敏结果较高,同时本次治疗中两组患者妊娠结局与其研究结果亦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随访时间较短。
综上所述,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可提高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 促进输卵管再通, 能够提高妊娠率, 可作为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式推广使用。
[1] 林晓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应用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15):2361.
[2] 申爱荣.输卵管性不孕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3(6):485.
[3] 陈瑶, 李曼丽, 徐根儿, 等.影响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的多因素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11):1026-1028.
2014-05-12]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