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学生识字难的问题
2014-07-18彭岚
彭岚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面对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要完成课标要求的识字任务,教师就要用心去思考,切实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有兴趣,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量,达到预期的识字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个要求,要求小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其中的800~1000个。这样的识字任务对受过良好学前教育的城市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别说是将启蒙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合在一起的农村孩子。
农村学生认识的字不多,再加上知识储备少,课前预习不够,课后延伸无法落实,所有要求会认、会写的字都要在课内完成,都要靠教师帮助完成。因此,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整个教学活动基本上以识字为主,但效果并不好,所学的生字一旦离开教材,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就不认识了。识字问题是当前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孩子识字难的问题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识字方法,开拓识字渠道,探索多元化发展的途径。
一、增强识字趣味,提高识字兴趣
兴趣是先导,兴趣是动力。只要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就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识字中。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我觉得单纯地为识字而识字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而且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识记。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欢的识字手段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1.做生字卡片。鼓励学生每天选3个自己当天学过的生字做成生字卡片,然后把每次做的卡片收集起来,和同学对比交流。
2.猜谜语。如在教学“毯”字时,可借助谜语:“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在教学“省”字时,可借助谜语:“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3.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识记的字。教“朋”字时,可编顺口溜:“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儿就成好朋友。”区别“有、又、左、右”等字时,可编顺口溜:“有下月,友下又,左下工,右下口。”
4.小制作。在学习生字“蛙”时,我鼓励学生动手叠青蛙,然后在青蛙的背上写上“青蛙”二字,并练习说一句话:“我今天叠了一只青蛙。”“我叠的青蛙真可爱!”通过动手制作,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而且对“青蛙”二字记得很清楚。
5.通过剪贴帮助识字。在学习生字“面”时,我找到一个方便面袋让学生看、说。学生认识了“面”这个字以后,我从方便面的袋子上剪下“面”字,并把它奖给有进步的学生,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课后收集“面”字。结果,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学生收集了很多的“面”字,而且组了很多的词,我也从中发现学生对收集字很感兴趣,而且记忆特别深。
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以及我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识字活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有时要学习新的生字时,他们竟能把做好的卡片和收集到的生字拿出来当学具用。这样,识字任务在课前就完成了大半,识字效率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二、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生的现状,以及汉字本身的魅力,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独体字时采用的方法:(1)“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如给“去”字头上加一撇就是“丢”,给“去”字去掉一竖就是“云”。(2)观察比较法。如在教学“已—己”、“未—末”、“为—办”等字时,就可以用观察比较法来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它们。
教学合体字时采用的方法:(1)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加熟字的教学方法。如给“是、台”加上表示动作的提手旁就是“提、抬”;“级”去掉绞丝旁就是“及”;“其+月”就是“期”,“女+台”就是“始”。(2)归类识字法。在学习以相同的部首来排列的生字,如“怎、思”、“浅、漂”等字时,可以按部首归类来学习;在学习“粉、份”、“挂、哇”等字时,可以按熟字归类来学习;对没有规律的字,可以按结构分类来学习。
三、变换角色,自主识字
一味地教、认,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意思,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上二年级以后,每一课生字的学习,我都和学生一起学,学完了我们就共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交流,如把字写在黑板上、纸上,或用动作表示、语言描述等。每次学生说完自己的识字过程和方法后,其余同学都可以补充。如果我认为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个字还需要再解释一下,我就以参与者的身份告诉他们。这样的互动,不但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地学到了生字,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交流,学生都抢着把自己的收获和发现告诉给大家。有些同学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常常在学习生字前偷偷地把生字学会,并查好词语。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识字的热情,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拓宽识字渠道,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农村孩子的父母要么农活比较多,无暇顾及孩子,要么外出打工,不能照顾孩子,再加上农村孩子课外书比较少,许多资源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孩子的识字就只能局限在课堂,识字量上不去,而且也无法巩固已学的汉字。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学生从身边仅有的资源入手,如校内的板报、小卖部的招牌、墙壁上的标语、包装袋、包装盒、教材等,让学生从中认字、识字,提高识字量,巩固识字效果,把识字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我还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识字比赛鼓励学生在课外识字,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
五、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巩固识字效果
学生提高了识字兴趣,掌握了正确的识字方法以后,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容易,因此我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地预习课文,认记生字,和生字宝宝交朋友;课堂上互动交流,多说多记,了解生字的特点及语言环境,在理解中记忆;课后有意识、有重点地帮学生复习巩固,加深记忆。我还以“课外识字展示台”来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巩固识字效果,增加识字量。凡事贵在坚持,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总之,识字教学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设法激起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于识字,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能不断地总结、积累、探索识字的方法,灵活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切实解决农村学生识字难的问题,从而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达到预期的识字效果。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