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革新促发展
——访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吴南宁

2014-07-18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校南宁徐州

●纪 海

以革新促发展
——访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吴南宁

●纪 海

Being a well-known “world champions’ cradle”, Xuzhou Sports School has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elite athletes, such as the Olympic champion YAN Sen, the world champion YANG Ying and SUN Jin, and has been named as the high level sports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base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b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The 18th Sports Meeting of Jiangsu Province will be held in Xuzhou. WU Nanning, the principal of Xuzhou Sports School, hopes to take this advantage to train a number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coach talents with 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courage to break through, thu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chool’s development.

徐州,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喻为“东方雅典”。王朝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改变了这座古城的面貌,但徐州人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却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体育画卷上,徐州体育人从未停止攀登的脚步。奥运冠军闫森,世界冠军杨影、孙晋、黄海洋,男篮国手宫鲁鸣、胡卫东等都是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而今,乒坛新贵许昕,击剑新秀李菲、孙伟等一批年轻运动员开始崭露头角。到底是什么让徐州这座城市盛产世界冠军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徐州体校”)校长吴南宁,听他娓娓道来。

结缘击剑

“徐州体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摇篮’,培养出奥运冠军和一大批世界冠军,连续3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徐州人不怕苦、有韧性的品质,支撑起徐州体育的辉煌。”帅气、爽朗的吴南宁开门见山。然而,对徐州体育了如指掌的他却是镇江人,最初到徐州工作也是出于私心。

小学五年级时,镇江市教育系统举办运动会,平日活泼好动、运动能力突出的吴南宁被体育教师选中。就是这次偶然参赛,让吴南宁的人生与体育交织在了一起。比赛中,镇江体校竞走教练钱福才“相中”吴南宁,随后将他招致麾下。接下来的2年,吴南宁练起了竞走。一天下午训练后,他鬼使神差地走进击剑馆,热火朝天的击剑训练场景让他久久不愿离去。当时,镇江体校击剑队正在备战江苏省运动会击剑团体比赛,还缺一个替补。看着吴南宁近乎入迷的眼神,击剑教练程守连决意让他试试。在得到钱福才的默许后,吴南宁开始接触击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很快,小伙子显现出在击剑方面的天赋。仅仅半年时间,他就获得江苏省击剑个人第2名;一年后,便夺得省冠军;随后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青少年击剑团体赛,并斩获金牌。凭借优异的成绩,吴南宁顺利进入江苏省体校,他渴望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自己的击剑梦想。然而身高所限,他最终未能入选江苏省击剑队;但不服输的性格和渴望比赛的心,驱使吴南宁加入陕西省击剑队。1990年,吴南宁正式退役,陕西省击剑队极力挽留他做教练,但为了爱情,他毅然选择到女友老家徐州开始自己的教练生涯。“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和女朋友在一起。如今想来,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转眼,20多年过去了,在徐州,吴南宁不仅收获了爱情,更打拼出一片事业。在徐州体育场击剑队的13年,吴南宁与徐州击剑共同成长,在他的带领下,徐州击剑实力稳步提升,从默默无闻一直到位居江苏省前列。优异的执教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认可,2003年,吴南宁调任徐州市体育局竞体处处长,一年后,被任命为徐州体校主抓训练的副校长,并于2011年升任校长。

勇于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对体育其他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体育人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校长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不拘一格的气魄。在大教育的背景下,走出体校办体校,束缚学校发展的桎梏要破除,一定要大胆革新;同时,立足自我,多元发展。就管理而言,确定目标至关重要,这关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更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吴南宁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对徐州体校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他将创建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创造性地把过程管理运用到体校的日常管理中,并对传统的教练员考核机制进行大胆革新。在首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过程中,由于毫无经验,吴南宁带领大家在摸索中起步,更多的是应付上级的检查。第2轮时,有了首轮创建时在运动员培养、训练、管理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吴南宁统筹全局,有的放矢,将过程管理渗透到方方面面,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再到第3轮,吴南宁游刃有余,但他并未就此停歇,而是开始注重体校的内涵挖掘,逐步将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与体校的日常训练、管理规律相融合,形成了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培养输送为主导,以育人夺标为目标,各项工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办学特色。同时,为激发教练员工作热情,大胆革新教练员绩效考核成绩,明确70%的考核指标来自于日常的过程管理。

“就当前而言,体校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我国大部分世界冠军都出自体校;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改变,需引进体教结合、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发展方式。”以前,徐州体校采用学习、训练、管理“三集中”的培养模式,从2008年起,吴南宁突破常规、因势利导,使一小部分学生“三集中”,大部分学生实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开展五六年来,效果非常好,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品牌项目都已采用了这种形式。梳理近年来徐州体校取得的成绩,吴南宁将其归功于人才培养观念的2个转变。其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再仅定位于参加省运会,因为那会导致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甚至拔苗助长,而是把人才培养目标与省运会、全运会、奥运会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从最初的目标定位开始就考虑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问题。其二,进一步挖掘竞技体育的内涵,不再仅仅依靠经验选拔、培养运动员,而是从全面育人的宏观视角开展业余训练。吴南宁将运动员的培养称为“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4匹马(训练、科研、文化教学、行政管理)拉着一架战车(运动员)。“只有当训练、科研、文化教学、行政管理4个方面协调发展时,才能确保运动员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发展或某个方面存在问题,都将影响最终的培养效果。”

重视培训

“玉不琢不成器”,如果说优秀运动员是价值连城的宝玉,教练员就是卓绝的雕刻大师。正是认识到教练员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吴南宁非常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工作,要求所有教练必须学会7个“善于”。即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善于思考、善于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于落实、善于协作(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形成团队效应)、善于总结(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更要找出不足并针对性地提高)、善于创新(一成不变很难有所成就和突破)。当然,这些都建立在教练员对训练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否则,所谓的创新可能会走更多弯路。

每年冬训前,吴南宁都会组织全校教练员进行冬训大讨论,为大家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教练员轮流发言,其他人可以随时提问,迫使教练员从过去的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通过讨论,教练员既明确了冬训目标,对训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心中有数,同时交流中也会产生新的火花。”每周三和周五是徐州体校教练员的业务学习时间,针对日常训练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此外,他积极鼓励教练员从事科学研究,教练员发表论文一律给予现金奖励。

谈及当前我国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吴南宁认为还远远不够。“运动训练是个系统工程,教练员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规划,明确初级、中级、高级教练员培训的内容和应达到的标准,确保整个培训系统协调一致。否则,基层教练员可能根本不知道国家队运动员所要达到的高度,也就无法确保最终目标的完成。因此,亟待建立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规划,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具体实施,各级培训单位目标一致、逐级衔接的教练员培训体系。”

完善机制

对体育训练而言,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可分为基础、巩固、提高、突破4个部分,省运会备战、全运会备战、奥运会备战都是如此。训练和管理是有机结合的,管理必须走在训练的前面,这样在安排训练计划时才能有条不紊。每年冬训前,吴南宁要求所有运动员都要进行一次大纲考核,目的是评测队员机能所处的状态,为制订冬训和全年训练目标提供参考。同时,在冬训过程中,他要求教练员依据训练计划每周查看效果,若未达到预期目标,则要立即整改,始终确保运动员在正确的训练轨道上稳步前进。其间,吴南宁尤为注重2个体系的建立。一是评价体系,通过科研手段或单项测验及比赛,检验某一阶段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以便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训练更加科学化。二是监管体系,要求管理者必须清楚训练中的监管内容,严把关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目标一致,管理者是宏观把控者,教练员和运动员是具体实施者,只有三者同心,劲往一处使,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在项目的经费划拨上,吴南宁引入了竞争机制,确保能者多得。不仅仅是经费量的变化,同时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根据项目设置、发展水平和要达到的目标,每年划拨基础经费,然后再根据前一年目标的完成情况追加经费。教练员对经费有自主使用权,但需提交详细的预算,只有经过校委会审批才能使用。比如,运动队外训,队伍所处的训练阶段、外训的目的、解决的问题等都要有明确的预案,训练回来还要有总结,包括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的不足、今后怎么完善等;教练员参加培训也是一样,培训通知、所做笔记、总结等一样也不能少。

竞技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运动员是特殊人才,特殊人才的选拔有其自身特点。针对以前选材成功率低、指标模糊等问题,吴南宁在充分认识项目训练规律的基础上,量化相关指标,用机制保证成才率。他要求教练员从选材之初就要清楚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明确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的主要训练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此外,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大纲的要求,细化具体办法和训练标准。比如:针对不同年龄少儿的爆发力素质,采用立定跳远、30 m跑等量化指标进行测试,以此掌握孩子的训练程度,最终根据孩子不同素质的评分和项目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面对我国少体校之路越走越窄的窘境,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思考转型发展,吴南宁也有自己的见解。“导致少体校选材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目标定位过于单一,只是从竞技体育角度过分强调对运动员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少儿心智发育的特点。”其实,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能力培养体系中,心智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是在金牌至上的语境下,很少得到人们的重视。从实践经验来看,心智能力的强弱往往是影响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否获胜的关键。因此,运动员的培养要以全面育人为目标,教练员必须清楚运动训练对人的塑造功能。“不可能所有运动员都能登上竞技体育的最高峰,但通过体育训练,孩子可以收获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体育所倡导的顽强拼搏精神更能成为其人生财富,将对其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只有这样,体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完善,运动员和家长才能更清楚运动训练的本质,招生难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在吴南宁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徐州体校的招生已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逐渐形成了兴趣培养在前、能力培养在后的“兴趣主导型”招生模式。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免费举办不同项目的短期兴趣班或俱乐部,有兴趣的孩子都可以参加,教练员从中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苗子”。

关注未来

采访中,吴南宁兴致勃勃地带领记者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徐州体校新训练场馆,这也将是第18届江苏省运动会的比赛场馆。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吴南宁对每个场馆都如数家珍,甚至连如何使用都烂熟于心。后才得知为了充分利用每寸空间,场馆的使用方案他早已反反复复修改过30多次。

2014年9月,第18届江苏省运动会将在徐州举行。作为东道主,吴南宁近几年一直忙碌着,见证自己的学生在家门口争金夺银,谱写徐州体育的绚丽华章是他的心愿,但他更关心的是此次省运会的举办能给徐州留下什么。“通过省运会这一契机,我们把备战工作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让学校的硬件设施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着力提升软件实力,尤其是管理者的驾驭能力和教练员的掌控能力,历练一批有能力、敢担当、善突破的管理人才和教练人才,为体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Promoting development through innovation—Principal of Xuzhou Sports School WU Nanning

· JI Hai

猜你喜欢

体校南宁徐州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疫散待春回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眷恋南宁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