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影响研究
——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

2014-07-18杨川宋琦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9期
关键词:天津市天津课外

杨川宋琦

(1.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天津 300400;2.天津商业大学体育卫生部 天津 300134)

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影响研究
——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

杨川1宋琦2

(1.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天津 300400;2.天津商业大学体育卫生部 天津 300134)

为了更好的了解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十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影响现状,揭示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高职院校提供一些反馈性意见,也为院校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体育传媒 天津市 高职学生 体育行为

自20世纪6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到近些年来因特网和电脑的迅猛普及和高速发展,带来了不同地区、人群和行业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在紧张学习的同时,有机的利用间隙时间通过体育传媒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丰富了自己的体育兴趣,从而达到体育的休闲和娱乐的作用。体育传媒在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的同时,也赋予了全新的感受和视角,深刻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言行及生活方式。

当前大量的充斥体育暴力和违背体育道德成分的信息被体育传媒广为报道,广大青少年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其行为和思想受到不良影响。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影响是把双刃剑,我们应当在发展正面影响的同时避免纠正所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影响现状进行调查,揭示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为天津市高职院校提供一些反馈意见,也为今后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体育行为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上以“体育传媒”为关键词查阅了近10年文献共80篇,对相关文献资料作归纳与总结,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以便全面真实了解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现状。

1.2.2 调查法

(1)专家访谈法:问卷的效度采用特尔菲法,邀请了同行业相关专家对问卷设计项目逐条审查,对专家认同率达到70%的内容予以保留,对认同率低于20%的内容予以筛选,然后对问卷内容做出定性评价。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在问卷施测后15天,对调查对象进行再次抽样检测,计算测量的结果,信度系数R=0.86,P<0.01,具有可信性。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天津市十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向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各40份,总计400份问卷,有效回收385份。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搜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比较推理,进行理论构思。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影响的现状

2.1.1 天津市高职学生对体育传媒接收途径

(1)体育传媒的接收途径。

体育传媒的接收途径决定了高职学生体育信息的来源。从表1调查显示,高职学生从体育传媒接收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比例高达93.4%,高居第一。这表明了互联网在当前体育传播媒介领域中的霸主地位。而传统传播媒介广播所占的比例逐渐在下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学校互联网的普及性也比较高,同时互联网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这些都表明以其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当前高职学生获得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经成为体育传播媒介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和生产力军。(见表1)

(2)学生接收频率及限制接收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每天都能通过各种传媒接收到体育信息的高职学生占22.9%,经常能(每周不少于2~3次)接收体育信息的学生占27.3%,37.5%的学生每周不少于1次接收体育信息,而很少或几乎不会者仅占12.3%。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判断高职学生对体育传媒的接收情况,我们将接收频率分为四个级别,每天能,经常能,偶尔能和很少或不能分别取值4分、3分、2分和1分,计算其平均接收体育信息的频率。调查结果表明接收频率为2.658±0.83,高于理论平均值2.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广大高职学生非常欢迎接收体育传媒所带来的大量体育信息。从这个角度分析,体育传媒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2.1.2 天津市高职学生对体育传媒接收的动机和内容

研究结果发现,高职学生接收体育信息的主要动机分别为:了解最新的体育动态,欣赏高水平体育比赛以及丰富和调节业余文化生活。接收内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比赛直播及体育明星专题。

上述结果表明,接收内容反映了当前高职学生接收体育信息的动机。通过各种体育媒体传播,高职学生既可以快速的了解到最新的体坛动态,又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比赛,既满足自己的感官需求,又在接收体育信息过程中调剂和放松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此外,体育明星类专题是高职学生非常关注的内容。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普遍有自己喜欢的明星运动员。这对媒体和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特点,发挥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他们身上所代表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多作积极正面的宣传和报道,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尤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1.3 天津市高职学生对体育传播的参与情况

研究表明,35.7%的学生在通过各种传媒获取体育信息后,愿意选择与同学经常讨论,61.5%的学生有时讨论,而仅仅占总人数的1.8%的高职学生选择从不与同学进行讨论。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愿意通过互联网获取和传播体育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及其它传播媒介向大众或他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见解,表达自己的体育观点。可以说互联网是高职学生直接参与体育传播的一种最好的途径。

表1 高职学生接收体育信息的途径

表2 体育传播对高职学生了解体坛动态、增长体育知识的帮助

表3 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激发体育兴趣的帮助

表4 高职学生对有害的体育信息看法调查结果

2.2 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

2.2.1 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每天都能或经常能参加体育运动的高职学生接近半数,而且大部分高职学生每周都能保证有1~2次的时间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仅仅很少一部分高职学生基本上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有研究表明,信息接收者参与的运动的项目与其关注的项目也有一定的关联。总体来说高职学生关注较多的项目如足球、篮球、兵乓球、羽毛球、游泳和跑步等也同时是学生愿意亲身参与的运动项目。进一步研究接受体育信息与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关系则发现,高职学生接受体育信息的情况对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学生通过各种媒体经常接收大量的体育信息,从而提高了接收者的参与热情和体育兴趣,使这一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更多。

2.2.2 体育传媒对高职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认为体育信息的传播对激发其参与体育的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由于体育传媒可以对某一特定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反复进行宣传报道,无疑会引起大众的广泛注意,进而产生了解该事物的强烈欲望,即产生兴趣。因此,可以认为体育传媒中有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高职学生认知体育、激发体育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见表2、表3)

2.3 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负面影响

2.3.1 体育传媒的消极信息影响高职学生对事物的情感

当前体育竞赛大都具有浓厚的功利性,特别是当比赛与国家、民族的荣誉感或者某个团体的利益联系一起的时候,其胜负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对比赛的结果的功利性直接驱动着人们的喜怒哀乐。面对着狂热的体育迷,胜利者往往得到的是英雄的桂冠,而失败者大多受到斥责及唾骂,甚至遭到侮辱和人身的攻击。现在的体育传媒大多宣传的是比赛胜利的辉煌,很少正面宣传高尚体育道德和风尚,甚至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而鼓励运动员采取不光彩手段,这是一种很极其危险的行为。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媒体在大量报道虚假事实和不道德成分的负面体育信息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这些不良的信息都会对青少年的情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3.2 体育传媒的消极信息影响高职学生对事物的认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在体育赛事中大量充斥假球、黑哨现象,大众传媒对此类现象的报道也乐此不彼。广大高职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报道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有关信息,这就容易使有些高职学生对体育现象产生片面的认知,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体育意识。(见表4)

通过对天津市高职学生对体育传媒中体育暴力行为的看法进行调查表明(见表4):38.5%的学生表示忧虑,6.5%的学生认为容易对体育产生偏见,12.7%的学生表示有不安全感,但有接近四成的学生选择有意思、刺激和无所谓。以上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体育媒体宣传中的体育暴力行为感到忧虑和不安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刺激、无所谓和有意思。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媒体长期报道体育暴力事件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错觉,认为赛场上的体育暴力行为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和正常的行为,甚至部分学生把此种行为视作英雄主义行为而进行模仿,从而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对事物的认知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天津市高职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途径是互联网、电视和报刊。大多数高职学生通过体育传媒获取大量的体育信息。

(2)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的体育行为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及参与的体育项目等。

(3)体育传媒对天津市高职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认知体育及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4)体育传媒传播的消极信息可能会对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大量接收负面体育信息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及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2 建议

(1)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媒体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实施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积极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社会和高职院校应当对高职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正面积极的引导青少年对体育传播内容的辨别能力,尽量使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发挥到最大效果。

(3)各类体育传媒在制作节目时,应当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积极发挥媒体的正面指导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来。

[1]郭邦士.传播媒介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6-18.

[2]韩兵,黄亚玲.体育信息的传播对北京市城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75-677.

[3]陈霞明.对中学生接触体育传媒进行体育休闲、娱乐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2):82-85.

[4]尚志强.体育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22):12-13.

G80-32

A

2095-2813(2014)10(b)-0163-02

猜你喜欢

天津市天津课外
如果天津有“画”说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小满课外班
有趣的云
我的“课外老师”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