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育子理念
2014-07-18辉志
辉志
奥巴马曾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当美国总统,而是当一个好爸爸。”第一夫人米歇尔也公开说过,她最为奥巴马骄傲的一件事是,奥巴马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时,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期间,他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孩子的家长会。奥巴马跟米歇尔,在给孩子营造温暖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也很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奥巴马夫妇总是不吝于表达对孩子的情感。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媒体看到奥巴马一家四口温馨的家庭照,比如总统的小女儿依偎在父亲腿上,观看姐姐参加足球比赛。但这并不是说奥巴马夫妇溺爱孩子,其实,他们给孩子定了许多家规,两个女儿平时都必须遵守。
当然,他们夫妇也会以身作则,做好子女的榜样。
除了事务繁重的总统,第一家庭成员的睡觉时间是有规定的。他们的生活都很规律,奥巴马夫妇通常早上5点30分就起床,起床后两人会到白宫的健身房运动。奥巴马不管多忙,都会坚持每天到健身房运动。
两位第一千金从4岁起,就学会自设闹钟起床,起床后必须整理床铺。她们平日也要做家务,比如洗碗、摆放餐具、整理游戏室等。现在连幼儿园的小孩都迷电脑、手机游戏,可奥巴马夫妇规定两个女儿平日除了做功课,不准使用电脑,连电视也不能看。她们只有周末才可以看电视、上网,平日放学回家就要先做功课,如果提早做完功课,有一点时间可以看书。
奥巴马14岁的长女玛利亚到12岁时才拥有自己的首部手机,而且只能在周末使用,平日绝对不可以使用。11岁的小女儿金萨莎也一样必须等到12岁才能拥有自己的手机。
两位第一千金,课余活动都很丰富,跳舞、弹钢琴、体操、网球等样样拿手。米歇尔还规定,不管学校是否要求,两个女儿每次出门,都要写一篇旅行报告,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奥巴马当选总统以来,经常带着女儿前往慈善组织向穷人分发食物,培养女儿的爱心。
奥巴马说,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要归功于母亲。奥巴马当上美国总统后,母亲对他的教育方式,开始成为教育者借鉴的例子。
在白种人与非白种人跨族通婚尚受美国社会严重排斥的年代,奥巴马的母亲就两度嫁给异族男性。她18岁嫁给奥巴马的父亲,一位肯雅籍黑人,后来离婚。奥巴马6岁时,她再嫁给一位印尼留学生,并带着奥巴马到印尼生活。
在外人看来,奥巴马的家庭背景是复杂的,母亲结过两次婚,父亲更是结过四次婚,他有许多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但奥巴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因此走入歧途,反而在母亲的引导和教育之下,学会包容多元,并尊重不同的文化。
奥巴马的母亲是位人类学工作者,尽管后来她在印尼做田野调查时,奥巴马选择留在美国跟外祖父母生活,母子长期分隔两地,但她依然很关注奥巴马的教育。她在印尼的时候,一直致力于帮助当地贫困女性,身体力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奥巴马当了父亲以后,在教育两个女儿的时候,也延续了母亲的教育方式,他也希望女儿成为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他不准女儿抱怨、哭闹、纠缠和恶意嘲笑他人,训练她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她们看到不公的事情时,挺身而出。
作为美国总统,不管工作多忙碌,压力多大,奥巴马都会尽量跟家人共进晚餐,和妻女们聊天。要是出差在外,他也会每晚给女儿打电话。
奥巴马进驻白宫后,曾经为了跟孩子一起吃早餐而调整会议时间。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傍晚6点半都会准时离开办公室,坐到餐桌前陪家人吃晚餐,然后再回到办公室工作到凌晨。白宫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最好不要侵占总统家人的晚餐时间。
奥巴马把跟家人共进晚餐摆在生活最重要的位置,据说跟他母亲对他的餐桌教育有关。
奥巴马童年时跟母亲在印尼居住,除了在印尼学校上课,还参加美国函授课程。当时他的母亲在修读博士学位,同时需要上班,只能每天一大早指导他功课以及教他英语。
母亲每天凌晨4点就把奥巴马从床上拉起来,准备简单早餐,花几小时教他功课,然后,母亲去上班,他去上学。母亲一天中唯一能够陪他用餐的时间,就只有凌晨4点多,这段时间对奥巴马来说非常重要。
奥巴马曾说,自己身上的优点都归功于母亲。每天凌晨4点多跟母亲吃早餐的时间,也许就是建构他人生哲学最重要的时刻。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