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宽容,静待花开
2014-07-17崔延霞
崔延霞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当重要。有多少孩子因为教师的误解而气愤得不能自已,甚至由此记恨老师而放弃该教师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巧妙地批评和处罚,使犯错的学生体验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信任和支持,从而迸发出改正缺点、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成就一个有用之人。
关键词:宽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道德教育
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存在个体差异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能够充分地理解并尊重学生,寻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途径,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成功地表达自己。
[实例]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说得精辟!在讲授《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给学生安排了“利用老师下发的学具探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的课前学习,课间准备了学具(水槽、水、沙子、圆柱体、圆锥等底等高的、不等底等高的),准备课上演示,课前课代表把以上学具整理到了教室的讲桌上,可是当我到达教室时,讲桌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他们早就开始“动手”了!我看到此场景有点上火,我选择了“使小性子”,默默走到了教室门外,任他们随意摆布学具。
我躲在教室门口,默默地看着他们的举动,认真听着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心中不免产生了窃喜!上课铃声被他们热火朝天的谈论覆盖了,他们依然乱中有序地在动手鼓捣着。“你选的这组圆柱和圆锥不配套吧,2个圆锥多点的水就倒满了一个圆柱,这是什么关系啊?”“换学具啊,笨啊你!”学生还算聪明,还发现“不配套”了!“这两个配套么?”“配套!我们再试试。” 我们班的“博士”终于沉不住气了,在一边嘟囔着:“还配套呢?它们两个是等底等高!”大家似乎都停了停,随之是一声:“哦,对啊!等底等高!”然后他们又开始热火朝天地鼓捣了。“哎,我建议用沙子,用水老是洒了!”不错的主意,还知道用沙子比用水准确!“哎,三个圆锥沙子就能灌满一个圆柱来!”学生看书后知道圆锥体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我们班的一个后进生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了,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我们班的博士又说了:“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
[探讨]
“为什么低年级的孩子上课举手发言积极,高年级的孩子举手的越来越少呢?”这其中除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变化等的原因之外,我们自身的教学行为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孩子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老师说:“你知道,那你来回答。”这个孩子回答的结果可能会不太完整,老师又问:“谁能比他回答得更完整?”第二个同学举手回答后,老师说:“他回答得更具体了,谁能完整得再说一说?”很显然,第二、三位同学回答后都受到了表扬,反而第一个勇于回答问题的同学没有受到表扬。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孩子举手的积极性越来越小,很多都是老师精心‘培养出来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位孩子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即使他的回答不是那么的完美,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让学生比较:“数学课本的封面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小?”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小正方形、小长方形,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而崔XX同学选择了圆形,交流时,其他的孩子都提出反对意见:“圆形不能完全覆盖住图形,中间有空隙,所以不能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这时,我没有急于评判,而是给孩子充分发言的机会,让其他的同学去辨析,让孩子在辨析的过程中明辨正误,从而明白其实用圆形也能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尊重他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另外,应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只有教师把学生当做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浓厚的爱。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和他们一同去品尝成功和快乐!善待学生的不足,让他们拥有自信地学习,用满怀的期待静候花儿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