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核心价值观 增强文化自信
2014-07-17胡卫
胡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论断对于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中共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它既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从海外搬进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与五千年中华文明高度相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统一性。
“诚信、友善、敬业、爱国”是对个人道德的普适要求,与传统文化倡导的“仁爱德义”及无数仁人志士的实践追求深度契合。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重视信仰和伦理,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讲究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要求个体的自我完善内在关联着社会群体利益的普遍实现。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修己”即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人”则是使社会成员安居乐业,即社会群体利益的普遍实现。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群体利益的实现,其达成路径是《大学》里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将自我实现与群体认同合而为一。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情怀,正是体现了民族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层面的要求,也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儒家认为,公正、平等就是诚信在社会层面的具体化。程颐指出:“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朱熹说:“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即人们通过诚信培育出公正、公心,他们待人待事,就能够不偏不倚,平等均衡。孟子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德治与法治缺一不可。荀子强调法治,通过“法治”与“礼治”进行互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针对国家层面而言,也能在传统文化找到思想根源。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包括身心和谐、己群和谐、天人和谐。比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价值理念,“尔我不侵”、“礼尚往来”、“等贵贱、均贫富”等思想,都表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意蕴,铸造了中华民族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伦理品质。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到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思想体系,有内在的逻辑性,个体、社会、国家在践行过程中,无法割裂开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多措并举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需要多项措施并举,持续和系统地践行。
其一,国家层面重视制度建构。欧美国家在培育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法律的保障。例如,美国专门颁布了《美国之音宪章》;法国宪法第二条规定,共和国之信条为“自由、平等、博爱”。我国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应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落实到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并使之尽快“入宪”,取得国家根本大法的支撑。其次,高度重视制度的执行力,对于道德领域突出的诚信问题、官德问题应进行专项整治。如,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再如,党组织和政府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应该加强制度导向、行为自律和道德引领,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知荣明耻。“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针对部分官员道德缺失,失职渎职,要切实加大问责惩处力度,健全制度约束、完善社会监督,形成激浊扬清、扬善惩恶的健康环境。
其二,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价值观蕴含于社会生活深处,落脚在公民的一言一行中,培养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贴近百姓,才能真正接地气,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社会氛围。非政府组织是欧美国家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助推者。眼下,需要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建设,培育藏礼于野的沃土,让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升社会责任感。当前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数量少、规模小、资金不足、难以获得支持。政府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调控和扶持,引导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学雷锋活动、爱心捐赠、社区义工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运用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倡行中的推动作用。
其三,学校教育阵地有序推进。学校是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主要阵地。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身心成长特点,其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比如,新加坡开设儒家伦理课,向学生传授儒家伦理及其道德价值观,在中小学实行国家意识教育,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到社区参加清洁环境、慈善乐捐、福利收养所服务等活动,培育其奉献精神。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由教育入手,从小抓起,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特别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应当贴近青少年实际、生动活泼、喜闻乐见、触及心灵的教育。为此,我们要让教育回归原点,重视文明养成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做志愿者等,从小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
其四,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对社会群体实施道德教化,还需要从家庭层面培育公民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品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自古以来就有诗书传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忠孝传家的传统,比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当时家风家教的典范。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二十四孝,都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孟子特别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孟子看来,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爱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 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当前,要重视和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家庭生活体验,通过家庭的熏陶、教育和养成,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浓烈的家国情怀和敬老爱幼、勤俭奋斗之风,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蓄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国际开放中共生共享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全球资源流动加剧,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任何一种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培育和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传承与创新传统的优秀文化因子,“苦练内功”,更需要大胆“走出去”,在全球文化开放交流中,实现分享、共生和融合。
当前,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载体、网络与能力建设。时至今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论断仍然振聋发聩:“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提出,当今国际政治“不仅以传统的政治压力和武力方法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争夺人心的斗争”。在美国,文化产业是支柱产业,并在各个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也是他们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口国;吸引的全球移民居世界第一;其外国学生占全球留学生的28%;其出版物数量和影响力居世界前列。从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看,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 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调查显示,20世纪100年间,中国学者翻译西学的书有10.6万册左右,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的书只有1000余册。显然,中国要在国际上赢得与泱泱大国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能只是作为世界加工厂,更要提升国家竞争的软实力,成为文化输出大国,在世界文化话语体系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在文化开放交流中,我国必须善于吸纳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汲取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特别是要创新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传达方式。要将传统文化资源放在今日之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开掘,要让整个世界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仅只有长城、京剧和四大发明,还有景泰蓝、瓷器、木雕等物质文化,古琴、书法、绘画等艺术文化,以及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要用中国概念重新诠释中国思想传统,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让“见者远”而“闻者彰”。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