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

2014-07-17王夏怡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情动标尺文本

王夏怡

朗读教学,无法用各种量化赋分来进行衡量,更不可能设置千篇一律的标准。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做到明确朗读目的,合理设置训练时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还可以适当迁移其生活中的经验,从而使我们的朗读教学能够真正尊重学生的感受,使其朗读时能发自内心,读出理解和个性。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动于中在语文教学中,有一项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它无法用试卷来考察,更无法量化赋分。这就是朗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有时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就以形式化的请某些朗读好的同学先读,或教师范读,之后其他学生模仿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但这样的教学我认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模仿性的、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与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的境界是无法相比的。那朗读教学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朗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而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含义就不仅仅局限于将文章“念”出来的范围中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记得我在执教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时,请一名学生把写“懒狮子”想怎样生活的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以小组为单位看谁读得最棒。前面几个同学都读得不错,第四位是个男生,平时课堂发言不是很多,站起来的时候很紧张,有点儿瑟缩,读了一遍,声音很轻,简直听不出来,语调也很平淡。我不太满意,其他的学生也给纷纷举手给他提意见。于是,我便又引导说:“你想象当时的情景,懒狮子多懒惰多骄傲呀!再试一遍。”他又读了一遍,可是,这一遍仍然没有什么起色。但那个男生更瑟缩了。我也比较失望,勉强抚慰他一下:“没关系,咱们请其他小朋友帮帮忙吧。”但我却一直注意着这个男生,他的脸红红的,头低低的,再也没有把他的小手举起来。就这样,这个小男孩的形象就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在想,为什么他就是读得不成功呢?

后来,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又记录下了一段这样的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上古诗,同学们,能不能先背几首诗,让我感受一下咱班?

生1:背诵《春晓》。(咬字比较清晰,昂首挺胸。)

师(高兴地说):上次我上课,第一个同学也背《春晓》,还没背完,下面就有呼噜声啦。你可不一样,你有精神。同学们也要这样有精神地背诗!(教师挥手向学生示意“有精神地”。学生会意地点头:“嗯。”)

生2:背诵“生当作人杰……”

师:背得不错,可我怎么觉得你腿有点儿抖呢?噢,是座位挤了点儿,不是怕。不用怕啊,该怕的人是我(生齐笑,紧张之感顿减。又念了一遍。)

师:你看,一点儿也不怕,满脸笑容的。

生3:背诵《游子吟》,声调平缓。

师:你在念这首诗的时候,想到了谁?

生(不假思索地):妈妈。

师:我没见过你妈妈,你能再念一遍,让人似乎能看到你的妈妈吗?(生调整了一下情绪,深呼吸一下,又念了一遍,这次语调高低有起伏,末句也稍拖长,示思念之意。)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有着极大反差的。同样是学生念不好课文,我“悉心”指导“想象懒狮子的懒惰和骄傲”,学生却愈发胆怯。而这位教师则四两拨千斤,一句肯定,一个手势,一点儿幽默,一个与自己实际相联系的想象,学生们就会意了,就会“读”了!

“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那么,我们的朗读指导是否能够发挥出比较实际的效用?就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仔细观察,并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心到”方能“情到”。明代朱熹说,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在这“到”中,“心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何才能“心到”呢?必须深入文章,仔细揣摩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只有读懂文章中的深刻含义,体会到文章中的情境或人物处在文中环境的内心活动,才能够真正称得上入情入境。而这样的入情入境并不是教师烦琐的讲解能够代替的,而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情感、思想上的共鸣。产生了这样的共鸣之后,学生就会真正进入“心到”的境界,就会将自己放入文本,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反思之二:生活,是文本的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文本中,才能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建立起生活与文本的对话。这样的朗读才是“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

比如,在第二个案例中的老师的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让大家看到他的母亲,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就调动起了学生对于自己母亲的全部情感,不但读出了《慈母吟》中的母亲,更读出了学生对于自己母亲的深情和赞颂。这样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情,学生能不读得实实在在吗?

反思之三:预设的“标尺”真的准吗?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总是想对教材尽量地吃透,尽可能地把握好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而对于朗读,哪个词该重读,哪个句子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早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预设的“标尺”。而在课堂上,不符合这把“标尺”的朗读方式,可能就会被教师“悉心”地进行引导,甚至是让学生模仿着这把“标尺”来塑造自己的“小标尺”。但这样的做法,在无意中却抹杀了许多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剥夺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的权利。

反思之四:明确朗读的目的。在许多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甲生读了乙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个人读了大家读。看似“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是在不断机械地重复,读后没有任何评价和反馈,只是为了老师要求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是在有口无心地“念经”。只有带着明确目的的朗读,才能真正将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将朗读推向高潮,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反思之五:谁动了朗读的时间?在许多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时间总是一缩再缩。是什么导致学生的朗读时间缩水呢?还是一个课堂效率的问题。当一节课上,教师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学生在教师连珠炮似的问题的“轰炸”下,已疲于应付。再加上教师惟恐学生听不懂自己的话,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解释。于是,朗读的时间就被这些环节无情地占据了。即使有朗读的训练,也总是匆匆开场,草草收场,起不到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班级以及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朗读时间,并在这一时间中,让学生充分练习、试读、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朗读,应该是充分尊重学生感受的朗读,应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朗读,应是充满创意和个性的朗读。“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6.

[3]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情动标尺文本
中国人格的标尺
如何立起廉洁自律硬标尺?
学好党章,立好“四个标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缀文须情动,情动而辞发——谈考场作文基础等级之“感情真挚”
书铺站读,情动老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价格调整的几把“标尺”
情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