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探讨

2014-07-17杨晓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育观独立性独立思考

杨晓红

幼儿期(约3岁以前)独立性的培养,是现代幼儿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尤其是独立性的培养,对儿童心里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根据幼儿教育理论和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结合若干案例,从培养劝儿独立性的重要程度,家长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及如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给孩子创造独立自主的机会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并提出了在此方面的一些反思和改进建议。

幼儿教育独立性教育观由于幼儿正处于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的阶段,日常生活往往离不开家长或老师的帮助。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幼儿在很多情况下都习惯性地依赖于成年人的帮助,甚至他们已经力所能及的生活方面,都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学习幼儿教育理论和开展幼儿教学实践活动,本文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幼儿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尚在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不太完善,日常生活对成人的依赖比较强。比如,幼儿不能独立上厕所,不会自己穿衣服带帽,自理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幼儿期教育中最主要的课程。因此,幼儿教师不能只是照顾好孩子们,还要培养孩子们具有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学会生存。

让孩子学会生存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幼儿的自理与独立性的培养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性,避免过度的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二、研究方法、案例及其分析

本文试通过呈现作者在幼儿教育实践及日常生活观察到关于幼儿独立性的不同案例,分析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性及该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案例一:幼儿园刚开学,小班中午午睡起床时,不难看到这样一些情景:有的孩子朝着教师大声嚷着:“老师,老师!帮我穿一下裤子!”有的边找不到衣袖,边哭着来寻求帮助;有的在床上一边玩,一边等着老师来帮忙。连续几天,老师都是在这样的声音中忙碌度过的,但结果是,孩子们都学会了等待。

案例二:一天,在马路边无意间看到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只鞋,在哭着拉妈妈的衣服,妈妈边拎着两大包东西,边对孩子说:“等一下,妈妈把东西放下来给你穿鞋子啊!”接着,妈妈把东西放在了台阶上,蹲下来帮孩子边穿上鞋子,边说:“都三岁的孩子了,连个鞋子自己都不会穿,真笨!”

案例三:在亲子活动上,一个小朋友被爸爸妈妈两个人手拉手围住他站在场地上。当爸爸妈妈稍微一离开,他便不停地大哭大闹。亲子活动的练习内容是蹲下和站起来,由于孩子的要求,爸爸妈妈也不停地蹲下、站起来。不一会,爸爸妈妈感到累了,将围住孩子的手松开了,孩子便坐在地上不停地大哭,爸爸妈妈终于感到厌烦了,便不再理会孩子,而退到了远处观望孩子。过了许久,孩子见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了,自己站了起来,并往前走了几步,自己跟着教练学了起来。

从以上案例中,尤其是第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普遍存在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够完成。这样的现状,让人感到忧心。其实,孩子独立性的体现不仅是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还包括思想、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孩子们不仅在行为上不能够独立,而最根本的是在思想上未获得独立。

因此,我们应该学着放手,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帮助孩子。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家长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孩子不仅是每个家庭中的一份子,也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他们不仅要在家庭中成长,长大后还要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现代社会发展十分迅速,生活的节奏也在不停的加快,只有具有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能够真正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然而,家长们总认为孩子还小,宠着孩子,事事代劳,处处关照,使孩子养成“有手不做事、有腿不走路”的不良习惯,影响了身心键康成长,难以适应社会。

(二)给孩子创造独立自主的机会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由此便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愿望,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自己来试试。我们应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创造机会。应让孩子逐步学会自理,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并在幼儿时期让孩子自己做做看、试试看,成人则负责在旁边进行监督指导,如家长在扫地时,可让孩子来帮忙,先给孩子一把扫帚和一个簸箕,教孩子学习扫地。在学习扫地的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表扬,让孩子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让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若孩子能够善于积极动脑、独立思考问题,就会有比较冷静的分析能力和主见;反之,如果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常常被剥夺,则会使孩子养成思维惰性及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家长带领孩子到户外去散步时,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和想像不同的季节,事物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如春天到了,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秋天到了,树叶变成了什么颜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这对孩子独立思维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反思和建议

幼儿期是孩子生活习惯与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但任何习惯和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实践。我们要抓住时机循循善诱,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从小自力自强。“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不需要帮助就能知道怎样穿鞋,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们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林永海.幼儿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育观独立性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谈独立思考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谈独立思考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