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维测量的江浙地区50~75岁中老年女性体型细分研究

2014-07-17钱露露王宏付胡潮江

山东纺织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臀围胸腹腹围

钱露露,王宏付,胡潮江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214122)

中老年人对服装的需求有着其特殊性,目前市场上中老年服装难买和难卖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专门针对于中老年人体型的服装号型标准是导致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较多国家已经根据性别、年龄层、地域以及身体部位等进行分类和深入研究,国内目前也有很多学者对辽宁、成都等地方中老年人体体型进行分类研究[1-2],但还未形成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中老年女性服装号型标准,江浙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缺少这一部分的研究。

本文选取江浙地区50~75岁之间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群体体型特征,以及尺寸间相关关系,以胸腹差与臀腰差为依据,对中老年女性体型进行聚类分析,为完善中老年女性服装标准和服装成衣制作奠定基础。

1 三维人体测量

1.1 测量仪器与要求

本文的人体测量数据是利用德国VITUS SMART XXL三维非接触人体测量系统、马丁测量仪、体重测量仪共同来实现的,测量时间选取在夏季,测试被测者衣着单薄,便于测量出较为精确的数据。

1.1.1非接触三维人体测量

VITUS SMART XXL三维非接触人体扫描系统所需要的测量条件:测试温度为常温;相对湿度为60%±10%;测量室要保证封闭无照明,测试者穿浅色内衣或者不穿,头发用指定帽子盖住,并根据要求自然站立。测量时,保证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校准,然后在保证光源进不去的前提下进行测量[3]。

1.1.2 马丁测量仪

由于测量数据较多,扫描测量仪器的限制,测量群体的特殊性,实验需要运用手动测量工具——马丁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中需保证软尺尽量贴近人体皮肤。

2.2 测量对象与测量项目

实验中随机抽取样本为220,样本根据《服装号型》标准所涉及的人体主要测量项目的总体方差和允许误差以及统计学中样本数量与数据分析的精度的关系而确定[4-5]。年龄在50~75岁之间的江浙地区中老年女性,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辨别并且剔除异常数据,最后确定的有效样本数量为217人。

服装号型主要以身高和三围尺寸的数据为依据,同时考虑到被测群体体型的特殊性,实验中选取被测者的身高、乳下垂(从侧颈点到乳峰点间的距离)、胸围、腰围、腹围(经过腹部前最突出点水平测量一周的围度)、臀围、体重等变量数据进行分析。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基本统计量的描述性分析

平均值在人体测量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表现的是测量数据集中情况,服装设计的标准都是根据平均值来确定的[6]。标准差、偏度以及峰度表示数据正态分布曲线集中或分散状况的一个指标。偏度系数大于1则不服从正态分布[7]。文中采用的描述性分析量有:平均值、标准差、偏度等。各测量项目的描述性分析见表1。

(1)样本数据各变量(不包括体重和年龄)的偏度系数绝对值均小于1,可认为各测量数据近似服从正太分布。

(2)所有变量中体重、腰围的方差较大,说明离散程度大,尺寸变化范围很大,其次是腰围、腹围、臀围的方差,由此可以看出中老年人三围数据变化显著;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分别为154.36cm,59.89 kg,说明江浙地区中老年女性具有矮胖特征。胸围、腰围、臀围、腹围的平均值分别为:93.98cm、87.61cm、94.57cm、96.46cm,此处腹围较其他部位围度偏大,体现中老年腹部突出明显的特征。

(3)胸腰差、腹腰差、腹臀差三个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00~16.20cm、-3.20~19.60 cm、-15.70~16.00cm,变化区间大,存在肥胖者、凸臀体、凸腹体。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国家标准中,中国女性体型以胸腰差为依据分为4种,分别为Y(苗条体型)、A(标准体型)、B(稍胖体型)、C(肥胖体型)[10]。在描述性统计表1中,胸腰差的均值为6.37cm,表示大部分属于B类肥胖体型。

(4)在日本工业规格(JIS)的尺寸分类中,加入乳下垂这个长度尺寸[9],用以衡量女性乳房位置是否标准。乳下垂也称乳下度,是指从侧颈点到乳峰点间的距离,对不同年龄层次胸部的造型理解十分重要。由表2可以看出,乳下垂随着胸围的增加而增加。将本文中的变量乳下垂测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见表3),得出三类分别为:①乳下垂33.47cm,所占比例19.35%,与日本尺寸标准相比较,这类乳下垂距离远大于其标准最大值,反映了中老年人乳房下垂程度;②乳下垂27.40 cm,这类结果在日本标准尺寸属于中等位置,在本文所测中老年人中所占比例为27.65%;③乳下垂30.27cm,所占比例超过一半,比日本尺寸标准中的最大值偏大。因此,在设计中老年成衣样板时,可根据乳下垂大小,对应将乳突点位置向下移动。

表2 日本成年女性工业规格(JIS)的尺寸分类(部分) 单位:(cm)

表3 乳下垂聚类分析

2.2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主要目的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表4为变量体重、年龄、身高、腰围、腹围、臀围与乳下垂之间的Pearson模型相关性分析。

当变量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时,回归直线才会有意义,相关系数R是能够比较精确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R|=1,完全线性相关;0.8<|R|<1为高度线性相关;0.5<|R|≤0.8,为中度线性相关;0.3<|R|≤0.5,为低度线性相关;0<|R|≤0.3,说明二者相关极弱,由表4可以看出:

(1)年龄与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R=-0.359,其绝对值大于3小于5,表示年龄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低度线性相关,两者之间一定程度的线性关系,但不显著。

(2)乳下垂与体重、臀围、腹围、腰围的相关性属于低度相关,乳下垂与胸围之间相关系数为0.42,中老年女性乳下垂的大小不仅仅与胸围有关,也与胸部下垂程度有关。

(3)年龄与除身高之外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很低,表示与这些变量几乎没有线性关系,在本实验中年龄没有划分各不同阶段。

(4)体重与胸围、腰围、臀围以及腹围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很明显,体重与胸围、臀围、腹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5、0.808、0.848,相关性系数大于0.8,高度相关;同样臀围、腹围、胸围之间线性相关性显著;腰围与臀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2<0.8,腰围与臀围线性拟合程度稍低,属于中度相关。

表4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2.3 体型聚类分析

以胸腰差为体型划分依据,对人体体型进行划分,主要把人体体型的着重点放在人体上身,从整体来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体现中老年女性的各围度、体形特征。

由表1可以得出间接变量的标准差分别为:胸腰差(4.03)、腹腰差(4.03)、腹臀差(3.36)、臀腰差(5.84)以及胸腹差(4.71),根据描述性分析可知,臀腰差的标准差相对于其他间接变量偏大,其次是胸腹差的标准差,说明臀腰差与胸腹差的差异较明显,数据较离散,变动较其余变量更大。

中老年人体型的最大变化表现在围度方面,其体型特征与胸围、腰围、腹围、臀围的尺寸密不可分。腹部的突出对服装的影响比腰部位更加明显,本文被测中老年女性腹部的围度平均值为96.46cm,大于其他围度平均值;同时由于腹部数据是采用最突出的部位量取一周,所以腹部的测量相对于脂肪堆积的腰部更加方便简单;人体的腰腹部及腰臀部位,是下装视觉的中心点,人体在腰、臀处存在着形态差异,中老年女性体型分析更加不能忽视臀部的围度,臀腰差也是作为下装重要考虑的变量。所以参考了各国服装标准中的分类依据[8],本文尝试采用胸腹差以及臀腰差代替传统的胸腰差分类方法。

体型聚类分析将胸腹差、臀腰差作为体型聚类指标,将这两个分类项目配组对人体进行分类,采用这种聚类方式所得到的分类结果相较于单一的分类方法更加合理。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胸腹差和臀腰差进行整理,K-均值聚类分析也称为快速聚类分析,适用于200以上样本进行快速聚类[7]。

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国家标准中,胸腰差的分档间距为5cm以及4cm,本文中尝试几种分类数目,同时考虑到中老年特殊体型的存在,经过比较分析,最后以聚类数为6最为合适,此时胸腹差的档差为5cm左右,臀腰差的档差在4cm左右,两边特殊体型分档间距偏大。

表5 胸腹差的聚类情况

先对胸腹差进行聚类,当前迭代为10。初始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为5.100,根据k-均值聚类的结果最终得出六类,各类中间值依次为-8.68 cm、-4.63cm、-1.49cm、1.97cm、6.28cm、13.55cm,如表5所示,根据中间值与样本可以得出个案分类范围,为了使体型号型分类更加规范,经过调整后最终得出六个范围值。其中胸腹差范围在0~4cm的区间案例数最多,占总样本的31.80%,其次是在-3.00~0.00cm 区间;胸腹差在9.00~14.00cm区间内案例数极少,而正常成年女性体形,胸围尺寸一般要比腹围尺寸大7~13cm,如果尺寸小于6cm,则为凸肚体,由表5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中老年女性属于凸肚体,正常体型很少;胸腹差范围在-13.50~-7.00cm之间,腹部凸起比较严重,肥胖特征特别显著。

表6 臀腰差的聚类情况

217个样本中臀腰差的最大值为22cm,最小值为-14.2cm,根据臀腰差进行分类,经过调整得到最终6类臀腰差区间:-14.50~-6.00cm、-6.00~2.00cm、2.00~6.50cm、6.50~10.50 cm、10.50~14.50cm、14.50~22.00cm,臀腰差越大,臀部突出程度越大。标准女性中间体型,腰围为68cm,臀围为90cm,臀腰差为22cm,由表6可见,臀腰差在2.00~6.50cm范围内样本数量最多,占到30.88%,相较于成年女性标准中间体臀腰差偏小,这是由于中老年女性腰围增大,使得腰部与臀部之间围度差异减小。区间在6.50~10.50cm、10.50~14.50cm的样本量各占19.82%以及20.28%,样本集中分布在-6.00~14.50cm之间,占总量的89.41%,两边区间样本量少。

为了区分两个分类标准的标号,将胸腹差的编号记录为 A、B、C、D、E、F,臀腰差的标号则记录为a、b、c、d、e、f,具体分类如表7所示,采用两种分类项目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类,例如A/d体型,则是指胸腹差在-13.50~-7.00cm 范围内,臀腰差在6.50~10.50cm范围内的体型。表8是样本的体型分布,由此可看出体型A/e、A/f、B/c、B/d、B/e、B/f、C/b、C/c、C/d、C/e、D/b、D/c、D/d、E/b、E/c、E/d、F/a这17种占了总样本量的97.7%,其中以 B/e、C/c、C/d、C/e、D/b、D/c这6种体型样布分布比例最大。这种交叉分类方法与国标分类方法相比较,考虑了人体下半身体型变化,利于上下体型分开分析,更加细化,拟合程度更高,对于中老年女性服装体型覆盖率更广。

表8 体型样本分布

3 结论

本文通过人体三维测量获得江浙地区50~75岁中老年体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中老年女性体型的变化规律与特征,得出:江浙地区中老年体型具有体型肥胖、身高矮小、围度偏大、乳下垂偏大的特点;江浙地区中老年女性体型部分控制部位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腹围的平均值分别为:154.36cm,59.89kg、93.98cm、87.61 cm、94.57cm、96.46cm,以此来作为体型分类中间体的参考值;根据胸腹差与臀腰差对体型进行细分,得出体型分类 A(A~F)/a(a~f)36种,经过整理最后提取其中以B/e、C/c、C/d、C/e、D/b、D/c这6种体型为主的17种体型。本研究对实际生产中老年人服装号型规格设计、江浙地区中老年人服装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1]刘咏梅,代虹.成都地区中老年女性体型研究[J].纺织学报,2010,31(10):110—115.

[2]王宝环.辽东地区中老年女性体型研究[J].针织工业,2008,(12):33—35.

[3]甘应进,陈东生,孟爽,等.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现状[J].纺织学报,2005,26(3):145—146.

[4]王朝辉,任双佳.基于不同年龄女性体型差异的东华原型修正[J].纺织学报,2011,32(9):96—99.

[5]匡才远.基于数字图像的青年男体非接触测量系统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张辉,周永凯.服装工效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7]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 12.0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8]吴卫刚.服装标准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9]张建新.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0]戴鸿.服装号型标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臀围胸腹腹围
下肢运动状态特征对裤装臀围的影响分析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