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对“现代性”的阐释

2014-07-17赵静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223001

名作欣赏 2014年18期
关键词:摩登现代性都市

⊙赵静[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223001]

论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对“现代性”的阐释

⊙赵静[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223001]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追寻中国现代性的谱系,绘制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历史文化地图,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建构李欧梵自己所理解的文学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都市现代派的文学史。笔者试图结合文本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上海现代性”进行简要评析,揭示该部著作在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对于“现代性”的探讨。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现代性物质精神

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性具有历时性的发展特征,是一种不断向前的时间意识;也有学者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精神理念,具有启蒙的素质。而对于“现代性”这一话题,中国和西方对此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区别。欧洲的“现代性”是一种趋于完全发展的现代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而中国的“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一直伴随着一种深深的困境意识,大约发端于晚清。长期以来,中国就一直处于封建宗法制的阴霾之下,现代期的工业文明多灾多难,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因此社会现代化进程受到重重阻碍,发展相当缓慢。所以,哈佛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曾经将中国的现代性描述为“被压抑的现代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怀旧热”成为上海社会文化图景中重要的一幕,同时一股学术思潮也随之产生。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以下均简称《上海摩登》)也是在这一热潮中诞生,但是不能将这部著作简单当作是怀旧之作。正如李欧梵先生自己所表达对老上海的感怀:“我对老上海的心情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怀旧’,而是一种基于学术研究的想象重构。”长期以来,中国的现代性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成为李欧梵学术研究的重点。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现代性”这个主题就是很多年来李欧梵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一直围绕着的。可以说,“现代性”就是李欧梵创作《上海摩登》的理论背景与支持。《上海摩登》这部著作就是李欧梵先生对“上海现代性”的追寻与探索,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建构他所理解的文学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都市现代派的文学史。

李欧梵从三个层面来写“上海的都市文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上海都市文化的产生背景,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为主的都市文学,而第三部分则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世界主义、香港对老上海的怀旧以及80年代后对于都市上海重建的重新思考。

笔者认为,李欧梵《上海摩登》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来对“上海现代性”进行了评析。

一、“现代性”成为“上海现代性”

上海自从开埠以来,涌入了许多新鲜事物,既有物质方面的,如电灯、电车、电话等事物,又有精神方面的,如公共卫生、治安、消防等制度,甚至连西方文学历史、哲学科学、消费娱乐的书籍报纸杂志也纷纷涌进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现代性”就是通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重依附与呈现才得以确立,从而创建了一种新的都市文化——“上海摩登”。工业文明条件下产生的“城市”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李欧梵认为只有中国的上海才能和世界的现代大都市相比拟,是现代性介入最强的城市,所以选择上海这座城市来对“现代性”进行研究。但是,西方的“现代性”与其上海语境相比较,两者并不是完全吻合,存在很大差异。经过种种转译和误读,不知不觉中,“现代性”已经被悄悄替换为“上海现代性”了。在《上海摩登》中,李欧梵以跨学科方法和文化研究理论对“上海现代性”进行了深邃的探索。李欧梵心属自由,笔走轻灵,是一个世界的精神漫游者,在他的作品中,随处都有着“现代性”的呈现。“现代性”的理论纷繁复杂,深奥难懂。但是李欧梵对上海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性问题的考查并没有太理论化,而是主要围绕着上海现代性问题的两个方面展开:物质现代性和精神现代性。

二、上海“物质现代性”

上海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民国时代的上海市,再到开埠,成为一个国际性都市——“东方的梦巴黎”,不到一个世纪时间,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半个中国的落后、守旧相比而言,当时的上海已经能够显示出“现代性”的某些特征。

对于物质空间,首先提到建筑。上海曾经是个小渔村,凭借自己的地域优势、气候优势和航运优势,以及最早的租借地的“地位”获得了神话般的崛起机会,并在20世纪3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都市。这些建筑一方面体现着殖民帝国的强大繁荣,一方面也代表着中国的最现代。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为上海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生活方式。外滩、电报大楼、银行大厦等,现代化的建筑为城市注入了现代化的生活元素。外滩是最应该提的建筑,因为它是上海的象征。这里有来自大英帝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有来自美国的全新的建筑材料的结构组成。在这样的图景中,上海市民阶层完成了与世界先进社会的融合。那么,在精神层面,上海的“现代人”当时所过的,是如何一种“摩登”生活呢?

三、上海“精神现代性”

“精神的现代性”,即文学的现代性和文化的现代性。其表现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现代主义文学的实践者——都市现代派的产生以及现代主义都市文化的形成。物质的现代性与精神的现代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的声光化电、光怪陆离的上海生活充斥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外围物质空间里,而上海的都市生活与文学之间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难以割裂。李欧梵开创了探索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先河,中国文学现代性也是他数年来一直所致力研究的课题。

李欧梵《上海摩登》这本书还着重关注了那些被定义为“游手好闲者”的文人,他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这些在文化上、思想上被西化的人,在试图利用本土语境完成来自西方的美学反思并把上海更好的寓言化。“游手好闲者”的出现,或许也是一种现代性的表现。“精神现代性”的阐释还体现在现代主义都市文化的形成。李欧梵在谈论上海都市文化时,更多地是从都市的外围空间入手,例如从谈舞场、报刊、当时的消费状况等,然后再切入文本进行研究,从文本中出发去触摸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大都市,他的研究带有一种互文性的特征。这是因为他受到新历史主义的影响颇深,所以对于“上海现代性”的研究一般采用的是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

在这本重要而影响深远的著作中,李欧梵将殖民时期的上海,与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以新的中国媒体文化、电影文化、新杂志的产生与“印刷资本主义”为中介,呈现上海的“都会视觉文化”。他借由许多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来观看“新女性”的想象如何在电影海报中被型塑诞生,新的身体、新的国家观念以及新的文化敏感度,又是如何透过公共空间、媒体、小说,以及新的视觉文化等媒介,在上海这个都会空间中,结合欧洲殖民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引发新的都会文化与想象。李欧梵选择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特有的文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上海的外滩建筑、咖啡馆、舞厅、公园、跑马场、亭子间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也完成了上海文化地图的重绘。读者也从其间感受到了上海的摩登风光和上海都市文化的魅力。

四、“物质现代性”与“精神现代性”之间

李欧梵重点关注上海的物质现代性与精神现代性之间的内存联系,并运用现代性的理论加以研究。他在《上海摩登》中还重点分析了外在的诸方面,例如建筑、器物、景观、生活方式等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正是由于上海的物质现代性,从而促使上海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都市文化现代性的意义也由此显映出来。所以说,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物质现代性对精神现代性起着促进作用,反之,精神现代性也推动着物质现代性的进程。

《上海摩登》是李欧梵运用现代性的理论话语来诉说着自己的旖旎上海怀旧梦。他气魄宏大、眼光独到,运用现代性理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阐释上海的现代性的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关于“现代性”的阐释对于现代文学史有着非凡的意义,完全打破了文化史书的写作惯性与格局,不仅可以说是一部城市精神生态史,也看作是一座城市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观园。在这部著作文字背后则是历史与文学的对话,是文学与艺术的对话,是物质现代性与精神现代性的对话。全书对上海的现代性进行了意义非凡的阐释,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多重意义的上海,既是历史原型的上海,又是文化重构的上海,既是客观描述的上海,又是文化想像的上海。

[1][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赵静,硕士,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摩登现代性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摩登之家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回到摩登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