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问与教会做
2014-07-16郏文娟
郏文娟
自从接触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后,我一直深感佩服,尤其对他的生活教育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更是推崇之至。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必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我在语文教育中一直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经过多年摸索积累,认为要把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理论切实融汇到语文教育中,就必须从“教学生学会问”和“教学生学会答”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生学会问:以“问”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教学做合一”的一个重要现代教学原则就是讲究和谐性。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学也是相互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以人教人”,“以人化人”,也就是必须营造师生“共教共学共做”的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首先,我要“蹲下来看学生”。转换角色,参与学生生活。发现学生是多么想问问题,有的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都广。我认同老师和学生其实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观念是我营造和谐氛围的前提。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手势、言语、眼神等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予积极评价,不吝啬赞美的语言,不吝啬鼓励的眼神,让学生产生成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喜悦,构建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这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关键。再次,我与学生“共教共学共作”。不仅积极回答学生的提问,而且遇到不懂的问题向学生请教,或与学生共同通过查找资料、探讨等方式得出结论,体现教师的示范精神。如教学《男生贾里》时,我就与学生共同回想小时候做的一些幼稚又荒唐的事,包括制造的小麻烦等,学生欢快地笑了,然后很积极地参与,纷纷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在我刻意营造的宽松氛围下,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积极提出问题。
2.生动再现情景,使学生想问。
好奇爱问是学生的天性,不把学生置于具体生活场景中,他就失去探索问题的精神。“教学做合一”以“做事”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无“生活”也就无“事”,无“事”便谈不上“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为学生提供问题源泉,使之想问。一是创设教学情境。如多媒体教学情境、直观教具情境、教师语言情境、情景模拟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如我在上《今天不封阳台》时,就精心准备了多媒体教案,找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实例,使学生在看中产生“疑”,在“疑”中产生“问”。二是创设活动情境。如游戏情境、表演情境等。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我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表演骗子行骗及皇帝游街的情景,学生看后,一致认为骗子骗术很拙劣,自然产生为什么大家都会受骗的疑问,只要学生能提出这一疑惑,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
3.引导细细品味,使学生会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能停留在无意识阶段,只有培养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这种能力,必须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注重“内容与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养成经常问“为什么”的好习惯。如《孔乙己》一课,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如“为什么他站着喝酒又穿着长衫”,“为什么他穿的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为什么他写得一手好字却经常做些偷窃之事”,“为什么孔乙己能给大家带来欢笑,但当他消失后,大家又觉得没什么不同”等一系列疑问,只要学生产生这些疑惑,那么有关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自身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自行提出问题,为文章的学习提供研究目标。在有目的的交流中,培养自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生学会做:推行“小先生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说:“生是生活。先过哪一种生活的便是哪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哪一种生活的便是哪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他又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理解学生也可以做教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本着继承和发展的态度,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主动承担角色,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营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氛围。
1.课前“小先生制”,让学生了解课本。
预习课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先生”们分工合作,速度慢点、基础差点的同学,我让他负责生字词的读识工作,让稍微好点的同学负责作者背景的搜集,让语文领悟能力高点的同学负责文章的章节结构,让他们多渠道、多角度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然后让他们依次当“小先生”课前预习,一起合作完成自学卡片,定期进行检查和评比。这样做,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效督促了所有同学预习课文,又提高了效率,更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
2.课中“小先生制”,让学生深入课本。
鼓励“小先生”上讲台讲课,主要采用两种形式:课堂中插入和整堂课由学生主讲。
单个问题的解决采用第一种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对之评判,在评判中大家再商榷,教师再评判优缺点,分析得失。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使讲课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习、评判解决问题的思路,善于思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我往往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如上文提到的《孔乙己》,我就让三位小先生预先站在讲台上,等学生发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一疑问时,我就让“小先生”们作答,他站着喝酒是因为穷,至于为什么穿着长衫是因为他不齿和短衣帮为伍。我充分肯定了“小先生”们的分析,再把回答标准化。这样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点拨、总结、反思,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自主掌握知识。等到复习阶段,基本采用整堂课由学生主讲的方式。又如在上初三复习课归纳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等时,我就“小先生”们自行备课、讲课,先自行归纳好,上课时让他们自行上讲台讲授。我发现这些“小先生”们归纳得比我还全面,记住这些内容的方法比我的还科学。
3.课后“小先生制”,让学生巩固课本。
倡导“小先生”答疑和“小先生”互助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学生知道身边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自己也可为师。一个班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可能整齐划一,总归有快有慢,有掌握牢固的,也有掌握肤浅的。我根据课堂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积极鼓励掌握透彻的学生帮助还没有真正弄懂的学生,这个可以安排在讲授内容结束后的课堂上,也可以安排在课外。在学文言文时,我经常推行这一方法,如学习《与朱元思书》后,我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掌握情况,报下掌握较好的几个同学的名字,然后让同学自己巩固课文,发现不懂的,可以自由找“小先生”们解答。结果经过“小先生”们的努力,我发觉原本学生难掌握的几个字词句的解释,如“轩邈”、“争高直指”、“猛浪若奔”,文章的难点,有关作者“向往山水,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以及以声衬静的写作手法等,没掌握好同学的情况大有改观。不但有效解决了部分同学没有牢固掌握的问题,还使小先生们获得了成功感,心情愉快。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不会感到吃力,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更浓。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前进;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我以这条标准琢磨教育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学生会做,向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看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