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世界的感动

2014-07-16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4期
关键词:落叶树叶

落 叶(节选)

贾平凹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是秋的标志,也沉淀着人们悲秋的凄婉的对草木易凋、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感叹。但此文并非悲秋之作,文章以生动的描写,表现出对枝头繁密动人的绿叶的喜爱与欣赏,为绿叶带来的温柔的美好而沉醉,同时,也对叶子片片落去,法桐不再柔美婀娜表现出怜惜和伤感。作者并非把感情停留于悲悯之中,而是借着来年落叶又发,枝头复美这一自然更替的现象,揭示出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着来年的复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而这,也正是世间万物新旧更替、新陈代谢从而不断向前、不断发展的规律。树如此,人如此;物如此,心如此;生命如此,社会如此。读罢此文,我看到的不是司空见惯的为落叶而叹惋,而是生命的兴衰更替的生生不息,我感受到的将是对于落叶、对于生命的欣慰与感动。

描写落叶的精彩片段

飘落的黄叶,无声落在地上,接着沉寂或者随着扫地的西风飘逝。秋虫残鸣,夕阳斜晖,看着前边在夕阳中拉得很长的影子,不觉放慢了脚步。 忽然有点怀念去年的秋。 那时的事,那时的人,那时的心境,那时的忧伤与幸福。真的有点怀念,在这无边落叶的秋。站在树下,一阵风吹过,纷纷落叶,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且略带点生疏,有点渺远的感觉。耳边回想起一些老歌,一些那时听得比较多的歌,一句句歌词,一点点旋律,好熟悉,心境回到了曾经。偶尔从思绪中回到现实,看看周遭的世界,只能无奈叹息……

我想人肯定是从大自然学到了情感。春,好似人的理想在这里放飞,充满了对未来的喜悦;夏,激烈而又热情,似乎进入我们有时躁动不安的心;秋,收获却又悲伤,此刻,快走到了希望的终点,我们有时却发现中间艰辛坎坷的历程,比丰收更重要,因为我们学会了抵御冬的寒冷的本领。人不是完美的,就如一年有春夏秋冬。有了春的百花争艳,就会有秋的落叶纷飞;有了夏的燥热难耐,就会有冬的冰凉彻骨。

落 叶(节选)

王 蒙

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啊,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

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

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

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点燃中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的心上。它们也许跌入烂泥而遭受践踏,终于肥了土地。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而过多的树叶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用一柄大扫帚通通地把它们扫到大道旁。

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的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笔外汇券,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

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她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的愿望。

这篇散文表面看起来,并不成一体,但每一独立的自然段里,都凝结了作家王蒙人到中年后,对生活、人生、社会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往往能在大家熟视的生活中,捕捉到一种不被人们注意的现象,换个角度,深挖下去,鞭辟入里,起到不同凡响、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比如生活中,人们是不喜欢说大话的,然而王蒙却发现“说大话有一种特殊的美:勇敢、自由、奔放、浪漫、势不可挡……而且显得高深可敬”。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具备在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美来。在王蒙的眼里:“儿童的美是纯净的,青年的美是热烈的。成人的美是广搏深厚而令人战栗的……是一种至察至圣的美。”

平凡中的美

平凡岗位 不平凡贡献

纺织女工郝建秀,当她还只是16岁时,就创造了优质、高产、低消耗的郝建秀工作法;广东省广州市泮溪酒家特级点心师罗坤,可以制作一千多样点心,响誉海内外,主编了《广州点心》一书。从医学院毕业的青年学生杜德顺,自愿到浴室当修脚工,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编写了《常见脚病医术》。全国劳动模范王崇伦当刨床工时,创造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四年的工作时。endprint

乘客的“贴心人”

李素丽是北京市公交总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十几年如一日,对乘客热情周到,处处为乘客着想,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被乘客称为“贴心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售票员”、“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当过童工的狄更斯

狄更斯,英国著名作家,生于贫苦职员家庭,没有条件受正规教育,当过童工。著作有《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美国札记》、《董贝父子》、《荒凉之屋》、《艰难世界》、《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特别是《大卫·科波菲尔》带有自传性,通过孤儿大卫的遭遇,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和冷酷,对贫民和童工的不幸深表同情。只有像他这样经过平凡人的生活,才会有那样深切的人生体验。

平凡的人生,非凡的成就

美国19世纪杰出诗人惠特曼,早年辍学,当过木工、排字工、教师、护士。一生中写出了大量诗歌。其中主要诗集《草叶集》共收录近400首诗。其中著名诗篇有《软骨头之歌》、《在朋友家里受伤》、《自己的歌》、《欧罗巴》、《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哦!法兰西的星!》、《神秘的号手》等。另有组诗《桴鼓集》等。他的创作对美国和欧洲诗歌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中国好人”欧兴田

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86岁的抗战老兵欧兴田拖着伤病之躯,为重建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四处奔走,并为牺牲的战友们守墓30年,被网民投票选为“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最美妈妈”吴菊萍

浙江省杭州市女工吴菊萍是位7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她因徒手抱接一名从10楼高空坠落的两岁女孩,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女孩得救了,网友们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

一枚小小的落叶就是一种人生,我们有感于敏感的作者发现了秋叶的价值,对之吟咏歌颂,挖掘出不一样的情思。生活是澎湃的海洋,每一朵浪花都有自己的歌,站在生活的海洋边,哪朵浪花触动了你的心扉,引起了你的遐想呢?就像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朴素之美孕育着伟大,世界就是由无数平凡人依靠平凡的劳动者创造的。我们应该重视平凡,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造,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平凡者以一颗平凡的心,默默地为不平凡的事业,不断地作出贡献,应该安于平凡,平凡光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落叶树叶
树叶的不同称呼
落叶
落叶之舞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
一片树叶
小树叶飘到哪里去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