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研究

2014-07-16张学飞

体育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奥运金牌竞技战略

张学飞

国家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研究

张学飞

从国际关系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领域,在对国家崛起内涵、阶段、方式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苏联(俄罗斯)崛起过程中的体育战略价值特征。大国崛起方式不同,对体育的战略价值定位也不同。国家选择战争方式(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崛起,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军事价值;国家选择和平方式崛起,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虽然国家利益是各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但由于各自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确认不同,从而使体育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程度、效果也不一样。国家崛起的体育战略选择关键在于体育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相对平衡,大国崛起时期的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并非总是对奥运金牌的诉求。中国的国家体育战略价值应当凸显青少年体质和经济文化价值,协调好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使其回归到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轨道上来。在中国国家体育战略价值定位上要对和平崛起时代的国家核心利益做出正确判断,使体育战略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性的战略效应。在谋划中国未来体育发展战略时,对“举国体制”反思的核心点要集中到“举什么”和“怎样举”这个核心问题上来。对中国未来体育战略的价值定位应从过去重奥运金牌的精神追求转向重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追求和改革创新国际体育制度追求的价值诉求。

大国崛起;体育战略价值;特征;启示

“崛起,不断追求民族兴旺、国家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任何民族的美好期望,是每个国家长期奋斗的宏远目标,是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最终战略选择[14]。”从时空上看,国家崛起是在特定历史时代,选择特定方式崛起的过程。从领域上看,国家崛起战略选择涉及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体育等领域的战略选择等。就体育而言,国家崛起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赋予了一个国家体育所具有的特殊使命,即必须发挥有助于推动国家实现崛起的战略价值。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苏联(俄罗斯)都是近代以来最有影响的6个崛起国家,体育在六国的崛起过程中都曾发挥了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从国际关系学、战略学、历史学和体育学等多角度来考证上述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不仅可以丰富体育的价值理论,而且,对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今天怎样运筹和谋划国家体育战略,确保国家体育战略发挥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价值目标具有重要启示。

1 国家崛起概述

1.1 国家崛起内涵界定

从词义上,“崛起”(rise)是指突起或兴起[16],既针对结果指现实,也针对时空指过程,具有词义上的比较意义,既相对于自己的历史和过去进行比较,更相对于他国、大国、强国甚至霸权国进行比较。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崛起”主要是指“大国崛起”(the rise of great powers),小国不能谈崛起[13]。国家崛起根源在于国际体系内各国之间实力发展不平衡,而这种发展不平衡的长期积累效应会导致国际体系格局的现状被打破,甚至带来国际体系的危机与崩溃。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本研究认为,选用“国家崛起”比“国家发展”更具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所指的“国家崛起”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相对综合实力差距快速缩小或拉大,并对世界力量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行为准则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全部完成就是崛起的最终实现。[11]”

1.2 国家崛起阶段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崛起都是一个长期性,甚至是时代性的战略目标追求。从广义来讲,无论国家崛起过程多么漫长,但其崛起过程都要经历生存、发展和崛起3个历史阶段[11]。这一划分虽然在目前的学术界存有争议,但突出了国家追求生存安全、发展和崛起三者间的不同性质,具有学术意义。

从国家理性角度看,国家也是“人”。国家需要的层次性决定了国家生存安全、发展和崛起的不同性质区别。国家最基本的战略需求首先是生存安全。没有国家的生存安全,国家就将不存在,也就谈不上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如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决定了当时中国国家核心战略目标是谋求民族的生存安全,没有这一过程的艰苦探索,就没有后来的新中国,更谈不上后来的以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战略目标,当然,也就谈不上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和平崛起战略目标。国家的第二层次需求是发展,发展既指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强调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发展,没有国家的发展就谈不上国家的崛起。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主要靠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同样是困难的,在当今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真正能实现发展的国家是不多的,有3/4的国家仍然处于不发展的状况。国家的最高、最难的需求是崛起,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崛起,只有在满足国家生存安全与发展两大需求的条件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崛起。崛起之所以最难实现,是因为国家崛起不是与自己进行比较,而是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进行比较。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国家存在着霸权国家遏制而带来的崛起困境,使实现崛起的难度增大,从而使国家能真正实现崛起的机会减少。

因此,就国家成长或者国家崛起的上述3个阶段而言,虽然三者都是国家崛起过程的必经阶段,但每个阶段的性质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国家在每一个阶段的战略中心任务不同。国家在谋求生存安全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国家生存安全利益的实现,国家在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崛起阶段的中心任务则是确保国家综合实力超强的同时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国际形象,便于缓解崛起困境。

1.3 国家崛起方式

崛起方式是指一个国家通过何种手段和途径来实现自己的崛起。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现实主义、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3个理论视角来探讨国家崛起方式。

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家是一个理性行为体,国家行为的动机就是为了利益和权力的最大化。因此,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国家崛起意味着一个新的霸权国代替另一个旧的霸权过程。实现这种权力转移的方式只有靠战争,战争崛起方式是国家崛起的惟一方式。

制度主义认为,国家崛起主要依赖国际制度下的合作与和平来实现国际社会的权力转移,因此,国家崛起存在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的可能。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全球性权力的转移过程中,霸权国与新兴国家之间不仅是权力竞争,也是认同竞争,不仅是权力的转换,更是认同的转换。因此,如果国家间能在国际社会互动中建构起一种共同认知框架,那么国家就有可能避免战争,而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

从国家崛起方式的历史和理论探讨可以看出,实现国家崛起,是国家最重要的一种价值追求。而达成这个价值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不外乎战争与和平两种[11]。因此,国家崛起的方式选择要么是以战争方式实现崛起,要么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纵观历史上国家兴衰的历程可以发现,一些典型国家的崛起方式都是通过战争方式实现。

2 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近代以来,先后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并对世界力量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行为准则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六国。体育在美国、日本、德国、苏联等国的战略崛起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 英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长期的努力,英国人建立了空前的“日不落”帝国。虽然二战后其国家综合实力有所下降,但仍然被学术界认为是当代世界强国。无论是在近现代还是当代,体育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特殊的角色。

早在15世纪,英国的埃利奥特就在《论统治者》一书中将身体练习分为军事性和娱乐性两类。虽然他把射箭、摔跤、跑跳、游泳、击剑、骑马列为军事性项目,把诸如散步、狩猎、下棋、网球等列为娱乐活动项目,但他更强调体育活动是为学生未来的军事生活作准备而广泛开展的军事性项目。17世纪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认为,“为了我们的事业,健康对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于一个民族,只有培养出“野兽般的体魄”,才能在未来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为了对未来战争作准备,洛克十分重视培养健康的儿童,视体育为教育基础。主张从幼儿时代起,便应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人忍饥耐劳、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坚毅、勇敢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和精神的人,才能“拿起武器去当兵”。J·A·曼干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公共学校体育研究后认为,在这些学校里体育是军事训练的一种手段,是为“大英帝国”培养战士和将领,具有一种军事和政治的含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竞技体育不是很强大,远不能和当时世界领先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相协调。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前后正是英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之时,但除了1908年在英国本国举办的第4届现代奥运会上以金牌56枚、奖牌146枚名列榜首外,英国参与奥运会的成绩总体上只排在第二集团偏后的位置。尤其是在20世纪后半叶,英国竞技体育表现更是与其当代大国地位极不相符。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英国仅获1枚金牌,金牌位次列第36位。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虽然获得11枚金牌,位居前10名,仍然与其当代大国地位反差很大。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英国却凭借自己是世界现代竞技运动故乡的优势,巧妙地运用现代竞技运动加上英国船坚炮利的殖民扩张政策向世界各地传播其价值观。

可以说,英国是第一个利用现代竞技运动的传播价值功能向世界各地传播资产阶级文明的代表,从而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场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对话、冲突和融合的革命性浪潮。这场体育文化上的大对话、大冲突和大融合的最终结果不仅是现代体育在世界各民族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也为英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发挥了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榜样作用。

据此,研究者认为,在近代英国主要以战争方式崛起的过程中,国家体育战略价值主要体现为军事和文化扩张工具。

2.2 法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早在15世纪,法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就开始对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如人文主义者拉伯雷在他的《巨入传》中就提出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以德育为基础,兼重体育、智育的教育思想。17世纪中叶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的体育自然主义思想更是开启了法国体育的一个新时代。他主张教育应“回到自然”,应把学生“造就成一个有体力的人,他将很快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然而,这一体育自然主义思想在19世纪的普法战争烟云中受到了法国民族主义的强烈冲击。为了国家战争的需要,法国军界和政界一些主要人物认为,自然主义体育不能挽救法国复仇的战争需要,而只有军事体操色彩的体育才真正具有价值。因此,以提高军事和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德梅尼体操和艾伯尔体操成为主要的体操流派。尤其是德梅尼体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都还在法国很盛行。艾伯尔宣称,他要用自己的体操消除现代文明带来的不良色彩,以使生活于恶劣环境中的法国青年能成为未来战场上身强力壮的指挥员。

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创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仍然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他生活在欧洲战争动荡的年代,特别是把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看成是法国的奇耻大辱。为此,他另辟溪径,一方面,试图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教育青年,以达驱散笼罩在当时欧洲上空的战争阴霾,促进欧洲的和平;另一方面,他以思想家和战略家的眼光,在认识到体育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仍然想把法国树立成为体育国际化和制度化的先行者。在他的领导下恢复和创建了当代最有影响的奥林匹克运动,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法国人格林和朱尔斯·雷米特先后创建了国际足联和足球世界杯。由此可见,在19至20世纪初期法国战争崛起过程中,体育充当了法国民族主义的工具。法国把体育,特别是把军事体操看作是民族复兴的工具。

因此,在19至20世纪法国战争崛起过程中,法国的国家体育战略取向仍然脱离不了军事战略价值,把青少年体质强盛看作是民族复兴的工具,把体育文化的崛起作为国家崛起的标志。

2.3 德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现代德国的崛起,如果从崛起方式划分,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近代18世纪开始到二战结束的战争崛起阶段;第二阶段从二战之后到两德统一的“冷战”崛起阶段;第三阶段从两德统一到今天的和平崛起阶段。现代德国崛起过程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崛起方式,其国家的体育战略价值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从18世纪开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都试图通过战争方式来实现崛起。这一阶段德国的体育战略价值一直突出德国体操保卫祖国的军事功能。在工业革命时期,“现代体操之父”雅恩就为了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体育之躯而创造和发明了德式体操。古茨姆兹更是将其发展到了顶峰。从古茨姆兹在1817年出版《祖国青少年体操》开始,德国就把体育目标从“纯粹的教育的体操”转换到“为培养祖国的卫士做准备”。后来经过杨和其他人的发展和推广,德国体操价值趋向定位在凝聚民族情感、唤起民众精神和增强国民体质方面。人们参加体操运动,首先是要服从国家利益,而不是满足个人的需要,德国体操是富国强兵、救国救民的工具,是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身体运动形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冷战时期,德国一分为二,成为冷战对侍的前沿阵地。东德的国家体育战略价值主要体现为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为了显示政治制度的优势以及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抗衡,东德选择了竞技体育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手段。倾举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为了获得更多金牌,不惜使用违禁药物。从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短短20年间,民主德国成为在苏联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这种“金牌最大化体育”的为国争光的体育战略价值观一直持续到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在这种体育战略价值定位下,体育完全超出了体育本质功能的限度,也超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极限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到现在,德国实行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德国崛起的国家体育战略价值主要是增强国民体质的健身价值。统一后的德国并未像外界所预测的那样成为奥运金牌强国。从1990—2008年的5届奥运会的整体实力来看,德国金牌总数也只是平均位于第二集团,与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水平不相称。与此相反,德国在该时期的大众体育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在统一后的德国和平崛起战略中的价值定位发生了较大变化。德国战略家认为,当德国真正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强国之后,德国根本无需再用奥运金牌来标榜自己是否真正强大。更何况德国高水平竞技成绩的滑坡,并不能反映整个德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衰落。恰相反,德国竞技体育以俱乐部为主要形式,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使其在一个全新的层次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2.4 苏联(俄罗斯)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苏联在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壮大起来。在几乎达到世界权力颠峰之时,又在东西冷战中逐渐衰落并最终解体。重新立国后的俄罗斯联邦虽然沦为二流国家,但在北约东扩、西方遏制的逆境中逐步摆脱困境,恢复国力,开始了重新崛起之路。苏联(包括俄罗斯)的崛起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7—1945年的战争崛起阶段;第二阶段为1945—1991年冷战阶段;第三阶段为1991年至今的和平崛起阶段。这3个阶段的国家体育战略价值也各有其特征。

十月革命成功到二战结束,虽然苏联曾有过和平的国家生存环境,但从国家崛起的总体角度来看,该阶段,国家仍然属于战争崛起,特别是二战使苏联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该阶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增强国力的同时,明确了体育的战略价值取向。1931年,苏联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体育制度》(以下简称《劳卫制》)。该制度的价值取向就是使体育运动成为提高劳动效率和军事防卫能力的手段。事实证明,《劳卫制》在苏联卫国战争和战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战之后,冷战开始,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苏联对《劳卫制》进行了6次重大修改。该时期的《劳卫制》注重对青少年学生和广大劳动者进行身体训练以适应劳动和保卫祖国需要。由于政治的需要,国家主要致力于奥运金牌的争夺。从国家体育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看,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52年苏联首次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共10届),苏联7次位居金牌总数第1位,3次位居金牌总数第2位,成为奥运强国。总之,20世纪中叶的苏联体育战略价值是突出竞技体育的政治、军事以及提升国家形象的价值功能[10]。

1991年至今,俄罗斯联邦在实现国家崛起的过程中,竞技体育成为俄政府重振俄罗斯世界大国地位和高扬国威的重要政策手段。2000年后,随着经济、政治局势的好转,俄罗斯的体育战略价值取向更倾向于人本关怀。在《俄联邦2006—2015体育运动发展计划纲要》中就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该纲要规定了国家体育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公民身体和精神健康基础,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民的福利、民族自觉和保证社会稳定”。对于竞技体育,除了强调建设和修缮基地及对后备人才培养外,并未对成绩提出数字性指标。

综上所述,苏联(俄罗斯)在战争崛起和冷战阶段,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强调奥运金牌的争夺。在2000年后的和平崛起过程中调整了国家体育发展方向,致力于大众体育,特别是青少年体质的增强。

2.5 日本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到现在的崛起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阶段从二战后到至今。日本的两次崛起,从国家目标定位来看,经历了相似的崛起过程,但两次崛起的方式不同。第一次崛起主要是依靠武力扩张的战争崛起方式,第二次主要是依靠经济实力的和平崛起方式。在这两个阶段中,体育在日本的崛起过程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实现国家崛起的手段之一。

早在16世纪,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在日本占有相当高的地位,而且,对其近代体育发展方向也有重要的影响。明治维新前夕,日本面对列强的不断侵扰,为了民族存亡,开始注意到西方的兵操和体操。1872年,日本颁布《教育基本法》,兵操被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特别是德国兵操被认为是能促进“文明开化”和强健体魄的有效手段。从19世纪初开始,随着近代欧洲体育传人日本,日本在对传统体育进行改造的同时,将传统的武士道体育与欧洲体育相结合,使日本近代体育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这种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体育成为实现明治维新以后的“强兵富国”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日本武力侵略扩张崛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到处是一片废墟,国民精神萎靡不振。振作国民精神、重返国际社会成为日本战后初期的国家战略选择。竞技体育成为实现国家战略的工具。战后日本的国家体育战略确立了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的竞技运动水平已经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竞技体育水平达到高峰,仅次于美国和苏联,排在了金牌榜第3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是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的国家崛起阶段。这一时期,日本国家体育战略开始转向大众体育。1972年,出台了《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策略》中长期计划;1989年发表了推动大众体育发展的《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虽然此阶段日本也曾经为奥运会制定过强化和提高运动员的计划,但竞技体育收效甚微。一直到200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主要以实现奥运会金牌倍增为目的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这使日本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又重新回到了奥运金牌第二集团的行列。

总之,从日本国家崛起战略来看,体育的战略价值在不同的崛起方式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在战争侵略崛起阶段,日本突出体育军国主义战略价值。在以经济实现和平崛起的阶段,则突出体育的健身价值。在以实现政治大国崛起的21世纪,日本又再一此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实践已证明,在日本崛起的前两个阶段,其国家体育战略都发挥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6 美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

美国自18世纪独立以来,仅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就在经济上超过了当时的世界霸权国家英国,并在19世纪崛起为世界强国。又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成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崛起为超级大国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战之前为第一阶段;一战与二战之间为第二阶段;二战后到冷战结束为第三阶段。就体育而言,美国的体育战略选择,在其国家崛起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战略性的作用。

美国的体育文化主要是从欧洲传入的,在引进近代欧洲体育的同时,对欧洲体育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从一开始美国就把体育定位于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战前,美国对体育的价值认识主要是突出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虽然也很重视竞技水平的发展,但美国是把提高运动技术、培养竞技能力作为学校体育任务加以实施。多年以来,依靠业余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把中学作为培养奥林匹克冠军的摇篮。一战前,美国参加了全部的5届奥运会,金牌总数2次位居第1位,3次位居第2位,显示出很强的竞技实力和水平。

二战后,东西方之间的“冷战”使国际竞技成为不同制度、不同历史背景的国家争强竞胜的特殊战场。作为世界强国,美国也同东方集团一样,非常重视自身在世界大赛中的名次,热衷于在奥运会上展示自己的体育实力。就整个冷战期间的实力而言,美国与东方集团相比,其竞技体育实力水平在该阶段处于下降状态。美国竞技体育的“霸主”地位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竞技体育战略取向的强烈冲击。从1948—1990年冷战结束,东方集团在奥运会上实力对比份量逐渐上升,与西方集团相比已居于优势地位。按非正式的团体总分计算,1952年第15届奥运会东方集团占团体总分的27.8%,而到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已提高到51.9%,特别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美国金牌总数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只排在第3位。

从美国崛起的体育战略来看,美国在崛起阶段强调的是体育的教育价值。在冷战期间虽然突出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但没有把奥运金牌的争夺上升到确保其世界霸权目标的国家战略手段高度。因此,美国竞技体育实力除了在冷战期间为美国显示其文化制度上的优势地位外,并没有为其崛起和维持霸权发挥过特别重要的作用。美国在崛起过程中突出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体育而言,美国突出的是青少年体质问题。从1956年开始,美国总统就提出设立“美国青少年体力审议会”,其后改名为“提高体力总统咨询委员会”,并作为总统的直属机构,把促进美国国民健康作为国家法律确定下来。

3 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特征

本文所讨论的六国在崛起过程中虽然都赋予了体育一定的历史使命,但体育对六国崛起带来的战略效应是不同的。深刻把握这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特征,应该成为和平崛起的中国谋划国家体育战略的重要启示。

1.国家体育战略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崛起战略,因此,国家崛起方式不同,对体育的战略价值定位也不同。国家选择战争方式(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实现崛起,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军事价值,体育战略的其他价值处于次要地位;国家选择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体育战略的其他价值处于次要地位。

六国在战争崛起阶段,虽然战争性质不同,但突出国家体育战略的军事价值是其共同的特点。日本在战争侵略崛起阶段,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军国主义价值,而在以经济实现和平崛起的阶段,则突出体育战略的大众健身价值。苏联在战争崛起和冷战崛起阶段,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因此,特别强调奥运金牌的争夺。德国在战争崛起阶段,德国的体育战略价值一直是突出德国体育保卫祖国的军事价值。东德在冷战期间更是将竞技体育战略的政治价值推向了顶峰。英国和法国在战争崛起过程中,同样把体育战略的军事价值看成为国家体育战略的首要价值。从美国崛起的体育战略来看,无论选择战争崛起还是和平崛起,美国在崛起过程中突出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可知,国家以战争方式实现崛起之所以突出体育的军事价值,是因为体育是增强军队士兵体力和提高战斗力的积极有效手段。在人类战争史的冷兵器时代,体育就是军事,两者没有十分严格的区别,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在近现代热兵器时代,战争对体育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近代欧洲,无论德国与瑞典体操体系的形成,还是体育从少数学校向社会大规模扩展,都有深刻的军事背景。近代中国更是如此。在当代核战争时代,由于核战争难以发动,现代常规战争对体育的功能需求与开发同样巨大。这是体育军事价值功能长期难以退出体育舞台的真正原因。

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突出的是体育战略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并不突出体育战略的政治和平价值。这是因为由于和平仅是人类所追求的众多目标之一,而非最高目标[12]。国家要追求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民族尊严、民族独立、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甚至称霸全球等,这些目标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超过和平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国家主权为中心的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会为了其他目的而放弃体育促进和平的价值,或者利用体育搞假和平,甚至利用体育来推行极端民族主义或者霸权主义。这是体育无论在战争状态或和平状态下很难实现其自身崇高政治目标的根源。

2.虽然国家利益都是六国崛起体育战略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但由于各自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确认不同,从而使体育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程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国家利益是国家战略决策者进行体育战略价值定位的前提基础。只有正确地判断和确认国家利益,才能使国家体育战略达到促进国家崛起的积极效应。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排序具有层次性,什么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什么是国家重要利益、主要利益和一般利益,不仅与国家崛起的阶段有关,往往还与国家战略决策者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有关。这决定了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确认可能有时是不完整、不全面、不客观的。国家体育战略决策者如果将国家核心利益误判为国家的一般利益,而将国家的一般利益则认为是核心利益,或者将国家利益看成是一成不变的,都会使国家体育战略价值定位本末倒置,迷失方向。

从上述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定位来看,由于各自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不同,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确认是有区别的。这使得体育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程度、效果也不一样。近代英国崛起进程中将体育作为文化侵略的手段,利用现代竞技运动的传播价值功能来向世界各地传播资产阶级文明,从而使体育有效地维护了大英帝国争霸世界的利益。在美国的崛起进程中,能正确认知国家不同崛起阶段的核心利益,始终将青少年体质问题作为国家的核心利益来对待,不仅为美国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国民体质基础,而且也为美国能长期维持其奥运金牌的霸主地位提供了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因此,除了冷战期间因政治意识形态而导致少数崛起大国将争夺金牌作为国家核心利益外,近代以来的大国崛起并不都重视奥运金牌的争夺,就是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德、日也是注重体育的军事价值而并不重视奥运金牌的争夺。他们都认为国民体质的强盛才是国家军事崛起和经济崛起的基础,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从软硬实力的角度看,在国家战略中,国民体质问题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是国家生存与崛起的基础,属于国家综合实力的硬实力组成部分。奥运金牌只涉及国家战略中的“形象”问题,虽然也是国家崛起的需要,但不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需,属于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部分。这就是近代以来主要以硬实力求崛起的国家不去争夺奥运金牌,而是去争夺涉及国民体质强弱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原因所在。

3.国家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效应的关键在于体育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相对平衡。

体育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之间的平衡或一致,是国家体育战略发挥积极价值效应的关键。著名战略学家哈特指出,战略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是否作精确的计算,能否把他们正确地结合起来加以使用。目标必须与现有的一切手段相适应。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正确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做出适当的目标定位,以求达到目标不能超出实力界限;二是,所运用的手段要适合于所确定的目标。

从上述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效应来看,冷战时期的民主德国长期倾举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争夺奥运会金牌第一集团,就是目标定得过高。因此,最终不仅没能实现目标,反而导致过度消耗国力。二战后,日本为实现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国家战略目的,通过奥运会途径而大力发展竞技体育,最终也并没有实现自己政治大国的目标。在体育战略目标与手段的平衡性上最有艺术性的当属美国。美国将奥运战略目标定位于社会民间途径,而将青少年体质定位于国家政府(教育)途径,举国家之力提升国家的硬实力(国民体质),而举社会民间之力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奥运金牌),从而使体育在美国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战略价值。

4.国家崛起时期的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并非总是对奥运金牌的诉求。

目前学术界认为,国家崛起时期的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总是伴随着对奥运金牌的诉求。还有学者通过对日本、德国、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竞技体育崛起的研究后认为,不管是国家走向崛起,还是为了维护其崛起后霸权地位,各国都在通过竞技体育的崛起向世人表达着一种政治家所要表达的东西—国家利益。把奥运会金牌的大比拼作为国家崛起和崛起后的象征和标志,是大国体育崛起的共同特点。

然而,本研究通过对上述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研究后发现,除了冷战期间因政治意识形态而导致少数崛起大国争夺奥运金牌外,近代以来的国家崛起并不都重视奥运金牌的争夺。众所周知,现代奥林匹克诞生之时,也正是美国崛起为强大帝国之际,而此时的美国对奥运会并不热衷。1896 年第1届奥运会的时候,美国没有派出正式的代表队,仅由民间组队参加;1920 年安特卫普奥运会,美国政府仅为本国代表队提供了一艘老旧的舰艇担任运输,仅此而已。从那时起,美国的奥运会参赛队就完全依靠民间的经济支持,政府则袖手旁观。就是在今天,美国仍然不是把国家的强大与奥运金牌的多少相联系,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个国家日益成熟(或趋于稳定)的标志,也许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体育运动(竞技体育)以外的许多方面表现出应有的成就”。导致美国长期奥运金牌霸主地位的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而是,包括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西方文化精神、美国的社会分层结构、黑人的先天优势、高校竞技体育、发达的职业体育、科学化训练等综合因素[15]。在19世纪英国崛起为世界霸主期间,英国的竞技体育却远不能和当时世界领先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相一致。冷战结束以后,统一后的德国正在崛起为“欧洲的巨人”,但德国的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并没有反映到奥运金牌的争夺上来,希望德国成为“奥运金牌的巨人”。2000年后的俄罗斯,尽管正在重新崛起为世界大国,但俄罗斯的体育战略价值取向正如《俄联邦2006—2015体育运动发展计划纲要》所规定,除了强调竞技体育建设和修缮基地及对后备人才培养外,并未对奥运金牌成绩提出数字性指标。

因此,从上述六国崛起历史和现在正崛起的确家的事实来看,除了东德、苏联和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有过对奥运金牌的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以外,国家崛起时期的民族心理和政治要求并非总是对奥运金牌的诉求,更不是国家崛起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4 六国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特征对和平崛起时代的中国体育战略价值选择启示

1.中国的国家体育战略价值应当凸显青少年体质和经济文化价值,协调好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使其回归到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轨道上来。在中国崛起的国家战略选择上,中国选择的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这既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捍卫和平,更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实力来实现崛起。因此,国家体育战略应当凸显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以确保中国的国防安全。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体育促进经济、强大产业、稳定社会和塑形象的价值功能,切实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国家整体文化实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2.在中国国家体育战略价值定位上要对和平崛起时代的国家核心利益作出正确判断,使体育战略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性的战略效应。在中国和平崛起时代,对国家核心利益的正确判断,不仅是谋划国家体育战略价值取向的前提,更是使体育促进和平崛起发挥积极性战略效应的关键。否则就会认为,奥运会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所表现出的是国家利益之间的零和博弈关系。这是典型的将国家一般利益与核心利益混同的学术观点。根据国际关系理论,只有国家的核心利益冲突才存在零和博弈关系,而国家的非核心利益冲突并不总是存在零和博弈关系。奥运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所表现出的是国家一般利益的较量,而非国家核心利益的零和博弈。奥运会上的体育竞技虽然有政治性的意义,但这种政治性在国家利益中并不处于核心的地位。20世纪60、70年代,在涉及事关中国国家主权的核心政治利益时,中国宁愿不要金牌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3.在谋划中国未来体育发展战略时,对举国体制反思的核心点要集中在“举什么”和“怎样举”这个核心问题。过去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只是实现“为国争光”战略价值目标的手段,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与最佳之别。“举国体制”既可以成为“为国争光”的手段,也可以成为增强国民体质健康的法宝。在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今天,如果“举国体制”仅仅用来“为国争光”,则表现为明显的“手段有余,而目标不足”。因此, “举国体制”到底要“举什么?”“怎样举?”才能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这才是未来中国体育战略价值定位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4.对中国未来体育战略的价值定位应从过去重奥运金牌的精神追求转向重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追求和改革创新国际体育制度追求的价值诉求上来。

一枚奥运金牌的价值性质是什么或者到底有多少价值?从奥运金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看,金牌是“硬性”的,而金牌所产生的影响却是“软性”的。因此,从性质上讲奥运金牌应属于精神价值的范畴,而且这种精神价值是国家、团体和个人建构的结果。不同的国家、团体和个人身份或者在不同时期对金牌的建构价值也不同。与国家生存与发展直接相关的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奥运会的经济价值是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无论是中国近代的“体育救国”思潮,还是新中国时期的“体育卫国”战略都表明,国民体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物质性基础要素。美国争办历届奥运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且确实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外,从中国今天要实现的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来看,国际体育制度不仅是中国国际体育的权力资源,其本身也是中国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常意义上的“制度强国”才是真正的体育强国。因此,未来中国体育战略应当高度重视体育的物质价值追求,以推动国际体育制度建设为核心,使国际体育制度成为中国的“体育强国之翼”,而不以在重大国际比赛中的“金牌第一”为核心价值追求。奥运金牌虽然在特定时期可以成为国家的“精神原子弹”,但不能证明国家的强大。

[1]J·A·曼干.民族主义,体育与欧洲.体育文史,1997,(2):51.

[2]利德尔·哈特.战略论.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440.

[3]李力研.野蛮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52,53.

[4]凌平.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和展望.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8(1):22-26.

[5]马廉祯.论近代美国体育对世界体育的影响.体育文化导刊,2010,(6):152-154.

[6]舒盛芳.大国体育崛起及其启示——兼谈中国体育“优先崛起”的战略价值.体育科学,2008,28(1):76-81.

[7]舒盛芳.中国体育软实力建设成就及其战略措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4-8.

[8]孙斌.俄罗斯体育现状与问题分析.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95,96.

[9]王逸舟,阎学通,金灿荣,等.奥运会后中国地位没有变.世界知识,2008,(18):14-24.

[10]肖霞,肖水平,王公法,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研究.体育与科学,2006,27(1):57-61.

[11]阎学通,孙学蜂.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38.

[12]阎学通.和平的性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5-10.〖13〗杨文静.大国崛起理论探析.现代国际关系,2004,(6):50-56.〖14〗赵丕,李效东.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1.

[15]赵云宏,张秀华.美国竞技体育“霸主”地位之透析.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0):61-63,65.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

ResearchonSportsStrategicValueoftheRiseofGreatPowers

ZHANG Xue-fei

Fro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sports science,this paper,based on overview national rise connotation,stage and way,probed into the features of sports strategy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six great powers rise (United Kingdom,France,United States,Japan,Germany and Russia )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in different ways,they have different strategic value orientation of sports;If nation selects war way (just war and non-just war) rise,nation is highlight of the military value of sports strategy;If nation selects peace way rise,nation is highlight of the economic and culture value of sports strategy;While national interest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home of six powers sports strategy value,but due to different judgment and confirmed on national interests,six powers sports strategy played of different role and degree,and effect in maintenance individual national interests;The relative balance of sports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strategic means is the key of sports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The national psych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mands in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are not always demand for the Olympic gold medal.At the same time we can draw some inspirations from the sports strategy choice of the six powers rise.China national sports strategy should highlight the strategic value of youth physique and economy and culture by coordinat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n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returns to the track of enhancing strength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culture;we should correctly judgment national core interests in the era of china peace rise for the sake of real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of sports strategy while we choose the value of China sports strategy;When we think of China's future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we should focus on the core issue of what "give" and "lifted up" in reflection on the national sports system;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strategy should shifted the past spiritual pursuit of Olympic gold medal to national survival and material pursuits,and to reform the innov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systems.

theriseofgreatpowers;valueofsportsstrategy;feature;inspiration

1000-677X(2014)01-0058-08

2013-06-20;

:2013-09-10

铜仁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TH1010)。

张学飞(1965-),男,土家族,贵州德江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Tel:(0856)5209712,E-mail:gzzangxf@126.com。

铜仁学院 体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554300,China.

G80-05

:A

猜你喜欢

奥运金牌竞技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竞技精神
战略
战略
被盗奥运金牌流落垃圾桶中
比奥运金牌更重要的是全民健身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