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中的创新

2014-07-15谢心欣

卷宗 2014年5期
关键词:模仿者创新者舌尖

谢心欣

摘 要:在企业发展初期,适当的模仿非常重要,当企业进一步发展时,就需要创新以建立竞争力,没有一劳永逸的模仿,也不可能实现永久的模仿,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与道德环境下,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模仿中不断进行创新,进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

关键词:模仿;创新

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纪录片,一方面美食类节目受众群体较多,另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纪录片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爱看纪录片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不论外表形式还是框架结构上几乎完全模仿BBC的模式,无论是开头的片头曲,拍摄手法,内容的表现方式,叙事的方式,都非常的相似。当然,摄制组也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对于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差、又急需增强实力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模仿创新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1 为什么模仿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告诉我们模仿的优势和强大。这种成功的方式可以进一步让企业借鉴,企业通过引进外来观念、做法和模式,并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在此过程中又融合自身独特的创新和其他方面的模仿,从而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混合体——这样做不仅能为核心业务活动提供支持,还能为公司取得核心竞争优势打下基础。

在商界,人们推崇创新,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所有方面都创新,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别人。而且很多我们眼中的“创新企业”,其实是一个优秀的模仿者,但这些模仿者的表现远胜过创新者。IBM公司就曾经被彼得-德鲁克称为“世间最出色的创造性模仿者”,当初他推出商用大型计算机就是模仿Remington Rand公司的;微软公司也是一个卓越的模仿者;即便是世人眼中最成功的创新者苹果,他的很多产品也都是现有技术的组装;比较经典的例子还有松下和三星,它们在创业初期也是通过模仿打开市场的。事实上,模仿不仅和创新一样关乎企业的生存和繁荣,而且对创新的高效实施有着重大影响。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自古以来就依靠模仿战胜恶劣环境、制造生产工具、超越竞争对手及引领一时风骚的强者。在这个方面,商界与自然界并无多大区别——没有一家公司能在所有时间、所有方面都做到创新,它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模仿别人。

模仿者的成功有其内在的原因,比如能搭创新者的顺风车,可以避免下错赌注,有机会修正先期产品的缺陷,进而享受成本优势等,另外,一般来说善于模仿的企业不易自满,而且可以在参考诸多模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不仅如此,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成熟,创新成功的概率其实非常低,与之相比较的是,由于有创新者对市场的开发,模仿者往往不必支付高昂的研发费用,而且创新者已经进行先期的市场开拓,市场初步成熟,他们的成本要低很多。模仿者往往凭着“后发优势”,发现创新者的产品缺陷,根据消费者需求做一些改进,利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从而一举超越创新者,提高成功的概率。这种模仿方式一般是企业在实力不足时,或者创业初期,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对手时采用的策略,但这种策略不宜长久。

2 如何模仿

如今,商场上的模仿者数不胜数,为何只有一部分能够成功?如何才能成功地模仿,成功的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不是通过简单的抄袭和伪造,就希望达到同样的效果,而是基于对现有模式或产品的研究,结合自身情况的一些改进,或者加入自身的文化,这个改进可以只是一个细微的地方,成功的模仿者需要充分地领会了模仿对象的特征,并能有所改进,体现差异化的特点,进而取得竞争优势。

虽然我国政府和企业提倡创新,但我国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而且大部分还集中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模仿,我们更应该了解到企业只有将“创新”和“模仿”结合起来,打造自己的优势。很多企业学习国外企业优秀的产品、先进的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只是照搬照抄,不做因果分析,不明所以地学习那些优秀企业,往往会陷入一种东施效颦的误区。我国的山寨企业就是一种典型的模仿,那些靠模仿起家的企业,往往在消费者需求方面做了一些局部的创新,就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一劳永逸的模仿生存下去吗?产品的模仿、抄袭,从客观上来说,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顾客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然而,一味地模仿抄袭,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消费者认知水平、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会使得那些没有个性、质量低劣的产品无人问津。长期习惯于模仿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遭遇市场的抵制,就会很快导致市场的衰落。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新技术、新工艺、新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使产品生命周期大为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巨大的时间利益诱惑下,许多企业舍弃了“研发—生产—销售”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走捷径的方式“生产—销售”。因为研究开发一款新产品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和费用投入,且有一定的市场风险,通过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市场风险,然而单纯的模仿得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失去了引领风尚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这个代价是不可挽回的。互联网不仅使消费者有了空前的选择范围,而且能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接交流与互动,现代的柔性化制造技术也使大规模按需定制成为可能。消费者希望企业按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者比较偏爱创新型的生产企业。

3 小结

中国企业在实力弱小时,在创业之初时适当的模仿非常的重要,但模仿时需要有自己的创新,借势以差异化打开市场,等到有一定的实力和市场地位时,除了不断地保持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学习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度外,还要注重企业的自身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模仿行为[J]科技和产业(社会科学版) 2005(1).

[2]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8月28日 作者:(美)石家安(Shenkar,O.)2011(10).

猜你喜欢

模仿者创新者舌尖
邓枫:“创新者”和“探险者”
基于Bass模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扩散实证分析
依附理论下对《模仿者》的新殖民主义解读
守正出奇话创新
创新者:“孤独的”提问者
“盗”亦有道成为高明的模仿者
TV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