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2014-07-15易祖全
易祖全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原有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意义出发,重点分析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现状,探讨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
1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是基于学生基础差、专业技能不足而进行的。因此,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便是提升和发展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只有不断转变教学思维,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适时变革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中职生的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
1.2 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传统中职教师重理论,以理论教学为中心,而现代教师则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发展实践能力。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引导新手型教师、传统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过渡,并最终形成同时具备丰富的电子应用技术理论知识与过硬的电子应用技术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1.3 有助于完善学校培养目标
相比于其他学校,中职院校旨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市场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而且还可以突出强调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4 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国家层面来说,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电子技术应用身兼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两重身份,电子生产与加工属于第二产于,电子技术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均衡第二、三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与服务的第三产业。
2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现状
2.1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
目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是中职院校各学科自成体系,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存在重复、交叉现象。二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失衡,以致中职生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在学习理论知识,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三是课程的适应性与针对性矛盾突出,即市场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化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又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
2.2 教学内容陈旧
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不能进停留在陈旧的教学内容上,而应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但是,受教育资金的影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2.3 实训教育功能不全
为将教师所讲知识有效转化成能力,快速提升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设置了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但是,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电子实训活动时,忽视电子生产的复杂性、综合性,仍然单纯地提留在模仿生产阶段,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中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工作态度培养不够,这导致了实训教育功能不全。
2.4 教学方法单一
因设备不足,许多中职院校的授课模式与中小学无异,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给学生讲解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强制学生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化倾向严重。
3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转变教学思想。许多中职教师抱怨中职生素质太差,忽视学生现有基础,照本宣科,强硬地要求学生接受,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得。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第三,形成专业自我。中职教师应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朝着双师型教师努力。
3.2 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降低知识难度。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基本概念之后,尽量删减其他反复的理论内容。例如,在讲解《电子线路》时,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电子线路图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应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第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这两个方面,学生的知识面将得到极大地拓宽。
第三,重视问题解决的知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素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学习,减少验证性实验,规范操作流程,争取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开发新知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引入数字电视、ISD1020芯片、Multisimll软件、Protel2004DXP软件等新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培养综合性、实践性人才培养步伐。
3.3 优化课程实施
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就是课程实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方案,教师应该组织好课程实施,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分成一个个小的项目,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与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从做中学 在实践中提高技能;适时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设置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3.4 改进教学评价
为适应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需求,旧的电子技术应用评价方式应该舍弃,并建立健全电子技术应用评价体系,转变单一的通过笔试方法评判学生学习好坏的模式,而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设置既有利于学生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提高又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评价模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123-124.
[2]高赋.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电子世界.2012(8):18-19.
[3]罗时可.适应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流程[J].学园(教育科研).2012(8):28-29.
[4]赵晓东.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8):79-81.
[5]杨冬云.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现状分析和改变的几点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5):51-52.
[6]张永平.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1(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