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厢记》因你更精彩

2014-07-14杨丽芳要晓丽

青少年日记 2014年6期
关键词:西厢建德展览馆

杨丽芳 要晓丽

中国梦,西厢梦,是雷建德梦中之梦!

日前,三晋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西厢记》研究创作传播专家雷建德的工作室,继精心营造的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观性并重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域名注册成功之后,又通过新浪、网易网络平台相继推出“雷西厢”“雷西厢展示馆”“西厢记网络展览馆(推介)”等博客,填补了国内外《西厢记》主题文化传播展示的一项空白。它将通过系列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及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卡通动漫等多角度呈现《西厢记》相关珍品,即从传统意义上陈列,演变为网络化,推动《西厢记》文化的数字化,进而促进《西厢记》优秀资源的共享化,为雷建德先生故乡永济普救寺里西厢记故事的人文景观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任山西省美协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水画学会会长、山西画院院长王朝瑞先前题写了馆名。著名书画大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林蘭子专门为之贺诗:“梨花院落锁春深,拂墙花影弄玉人。对月酬韵情难悦,雨叩窗棂垂泪痕。一曲西厢千古韵,三十八载求本真。柳陌街巷成热议,方显雷君赤子魂。——贺雷建德西厢记网络展览馆注册成功。”

记者眼前的网络化、虚拟化、数码化并重的“西厢记网络展览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西厢记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响、视频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于网络,看起来既古朴典雅又不失大气之风。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由网络展示部分、图片上传部分、文友网友互动部分,还设置有即时交流、在线咨询、视听演示等专用模块。同时,通过《西厢记》主题文化展示的抛砖引玉,网络展馆还将承载着网络西厢记有关图片文献的收集和传播,从而实现高效、及时、方便灵活的展示效果。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四大著名戏剧之一,是一部风靡了七百多年的文学杰作,由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根据唐代传奇改编而成。元末明初剧作家贾仲明誉其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将其列之为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五书齐名的“六大才子书”之一。《西厢记》问世以来,经久不衰,读者众多,版本也多,可谓家喻户晓,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为中国古典戏曲之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延伸,使人们产生了世界性广泛交流的强烈愿望。如何早点让古典戏曲《西厢记》相关数据、图像和语言信息交互性融合?怎样尽快使古典名著《西厢记》数码化、网络化、虚拟化与资源共享化?建立高效的网络虚拟《西厢记》展示博览馆,通过互联网络上人们对《西厢记》有关的展品欣赏、学术探讨、西厢讲堂、友情链接,总结《西厢记》文化保护的方法和发展的规律,使多元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使世界互通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雷建德先生先后到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日本、新西兰、斐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及前苏联等国进行国外大百科全书有关评介《西厢记》的探寻考察,一次次将《西厢记》推向世界人民的视野。也正是这些国外大百科全书和国内研究专著对《西厢记》的记述和溢美之词,激发了他收集、整理、研究、写作、传播《西厢记》的浓厚兴趣。

雷建德尽心尽力做一位西厢文化虔诚的保护者、搜集者、珍藏者与解释者,与外界交流是自然的、平静的,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厢记》,关心《西厢记》,喜欢《西厢记》,参与《西厢记》的集锦与传播。网络传播领域与传统传播领域并重,扩大《西厢记》和普救寺的知名度。上网取存相关文字、图片、器物的信息,加大直观性容量,增加用户的效用,力使多种文字扩大访问者的范围。这已经成为雷建德圆梦《西厢记》的原点。

记者面前的雷建德先生当仁不让,因为责任感、使命感、槡梓情使其与《西厢记》结下不解之缘,在《西厢记》研究、普及、传播、再创作的行道里,他拥有营造“西厢记网络展览馆”不可多得的资源,他要用当代高科技手段继续讲述他为之耗尽心血的《西厢记》。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一(西厢记专家大师厅):除展示专家大师雕塑、简历外,还重点展示雷建德珍藏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画家及领导王季思、吴晓铃、赵寻、马少波、郭汉城、董寿平、田中谦二、伊维德、寒声、霍松林、王朝瑞、赵春宁以及姬鹏飞、李雪峰、张维庆、杨波等予以《西厢记》的亲笔题词、贺诗、序言、书信、合影及研究论文、专著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二(普救寺景观欣赏厅):不需要千里迢迢赶到旅游点,不受天气因素影响,也不受时间限制,随心随意、随时随地只需鼠标轻点就能步入西厢记故事发生地场馆仿真的普救寺,进入一个触手可及的忆梦亦幻的三维环境:步移景换地进入山门,登上台阶浏览左右对称的钟鼓楼,途经古色古香的三大士佛洞,聆听莺莺塔下震撼的蛙鸣,感受大雄宝殿缭绕的香火,重温梨花小院那远去的爱情……。利用虚拟现实及网络手段等先进技术,旅游者便可以潇洒地进行场馆虚拟廉价旅游观光一番。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三(西厢记馆藏珍品厅):世界各地博物馆馆藏《西厢记》精品,散落在民间的清代、民国、建国后主要的《西厢记》题材的古籍、手抄折子、影印本,瓷器、木雕、砖雕艺术品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四(西厢记图书阅读厅):大家公认的研究《西厢记》的著作明代有69种,清代有50多种,近现代有45种,加上多年来沉迷于百十多种原著的搜集研究再创作当中的雷建德,陆续出版过《西厢轶事·民间传说》《西厢记·电视文学剧本》《白话西厢记·章回小说》《西厢轶事·连环画》《西厢记与普救寺·电视风光专题片》《西厢记·民族交响叙事曲》《白话西厢记(后传)·电视文学故事》《<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纵横向比较·论文》《普救寺小记》等著作,还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二百三十多家网站相关评介文章。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五(西厢记民间艺术厅):雷建德工暇抱着《西厢记》原著如痴如醉地通读之外,游走在乡间村落收集与《西厢记》有关的火花、扑克牌、参观卷、鼻烟壶、扇面、泥塑、集邮、砖雕、浮雕、糖人、陶瓷画、瓷板画、宣传画、珐琅瓷盘等,包括更多的是草根阶层、民间文化对《西厢记》的诠释,他还考证过乾隆29年,西洋贡品机器人上演过《西厢记》等。endprint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六(西厢记书画展示厅):雷建德收藏毛泽东书法《西厢记》唱词23幅影印件、王淑晖工笔画、刘伟力、林蘭子、裴希敏等有关西厢记字画等。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七(西厢记影视戏剧厅):观众喜欢的全国各地戏剧、话剧、皮影、木偶剧、歌舞剧、广场舞、二人转、影视剧《西厢记》等等,均可通过友情链接方式以飨广大受众。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展示八(西厢记言论交流厅):古今中外专家和平民有关《西厢记》的评价、论文、言论等。

雷建德用网络传递西学,将静止在国内外每个角落的《西厢记》相关文字、图片、音乐和珍品实物,借助网络的存在与发展,让其轻盈灵活,举手之劳地自由地“移动”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关爱《西厢记》的地方。“营造‘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的道路还很长,今后通过在互联网络上人们对《西厢记》有关的展品欣赏、学术探讨,总结《西厢记》文化传播的方法和发展的规律,使多元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雷建德毕生圆梦《西厢记》的理想。

在《西厢记》研究、普及、再创作行业里,在爱情故事圣地普救寺旅游点周边,提起雷建德,可谓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他,却是一位头上罩着瞩目光环却能安安稳稳地白天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服务行业报刊,晚上在他的淡然书斋里潜心研读偏袒了大半生的《西厢记》。既不为名所累,又不为利所困。雷建德置身于竹雨松风琴韵、茶酒梧月书声之中,悠哉乐哉。

五十七年前,雷建德出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风陵渡。由于父母从医问药的缘故,合辙押韵的中药“汤头歌”的韵律便成了他日后舞文弄墨的“启蒙”老师。高中毕业正赶上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于是中条山下黄河岸边的永济蒲州村里多了一个酷爱钻故纸堆的“青年老学究”,《西厢记》杂剧中的名言警句雷建德也能够倒背如流。插队点不远处的普救寺院,不但是他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更是他寻求创作灵感的圣地。三年后他被安置在普救寺下的一座偏辟的变电站当了一名运行工,使他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串串有关西厢记的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故事。这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雷建德工暇或抱着《西厢记》原著如痴如醉地通读,或游走在乡间村落向老人们搜集西厢相关故事。他一边收集、一边整理、一边研究、一边写作、一边发表,所撰写的系列有关西厢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先后被《山西民间文学》《山西妇女报》《运城报》等多家报刊连载,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

1988年7月,旅游民间文学《西厢轶事》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西厢记专家马少波认为“此书作为拾遗补缺的史料,融艺术、知识、趣味为一炉,‘填补了《西厢记》研究的一项空白”。(1989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该书出版时,马老又欣然命笔专门写来贺词:“离愁千缕从何剪,全凭着情真意坚。有情人都成美眷,早些也月儿圆,迟些也月儿圆。”

普读、精读、研读的过程,是一个学者、专家成长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无异于常人的人想干出不寻常成绩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雷建德还对相关的西厢遗迹、西厢趣话、西厢诗抄及与西厢记相关的文化产品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研究,《西厢轶事》出版时,这些成果作为该书的一部分一并问世,当时成为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人民群众的精神快餐。需要补阙的是,许多民间艺人,好多是山村的老太太,根据雷建德早前创作的西厢故事,创作了几十幅剪纸作品,《西厢轶事》首次将其中的十几幅收入书中,并套红印刷,成为该书的亮点之一。

从此,雷建德一步一个脚印,时有新作面世。1989年9月,他的第二本著述《电视文学故事西厢记》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季思不顾年迈体衰,戴着老花镜酌字逐句审看了样书,在百忙中为该书作序并题词:“称其‘突破了原著的局限,‘纠正了前人的误解”。王老专门贺诗:“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中条山色黄河水,常与莺娘驻好春。”著名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赵寻予以题词:“普救寺内一片情,牵动多少儿女心,坚贞岂止传元宋,莺莺塔上有回声。”

1990年11月,由雷建德编剧的《西厢记与普救寺》电视风光专题片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山西电视台五彩缤纷栏目黄金时段相继播出,全国和省级主要媒介予以评介,与此同时获得国家级大奖。《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版对此好评:“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既展现了新修复的普救寺的俊逸风采,又撷取了《西厢记》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首次将普救寺的风光和历史名著相交流,充分体现了‘西厢‘普救连理红的主题”。

不久,1991年11月雷建德的第四本著述——《白话西厢记》也相继在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炉。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章回体小说。二十个章回《白话西厢记》的面世,使王实甫的古典戏剧《西厢记》以另一种语言状态与广大读者见面,人为地扩大了受众面。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授,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通检组主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西厢专家吴晓铃作序并题词,认为“《白话西厢记》是返祖之作,其文笔流畅,雅俗共赏:上焉者能咀嚼其选用的王作原本佳句,下焉者能提高欣赏水平。”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题写书名。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戏剧大家郭汉城为本书出版贺诗一首:“蒲关驿道去行人,小院梨花谁掩门,一度凭窗肠一断,中条山竹染啼痕。”

走笔至此,记者想说几句雷建德的“不唯书、不唯古”的唯实求真精神。面对《西厢记》这样一部厚重的历史名著,面对王实甫这样的大手笔,雷建德追求尽善完美,原著唱词中的关于枫叶的部分,应为当地柿叶所误。不管是从历史记载也好,从他身临其境也罢,蒲州是没有枫树的,倒是漫山遍野长满了柿子树。此可称其为“纠正了前人的误解”。原著中类似于此类的“误解”经他纠正了达十几种几十处之多。同时,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在考证史料及听取故事后,再创作时,有意增加、丰富了17处内容,比如为了表现相国崔夫人的尊贵,专门为她“添”了贴身丫环彩珠;为了充分体现张生的才气,在他到寺中借宿时,特意设置让寺中和尚给他出题酬韵的情形等等。这和今人众多专家学者的“按图索骥”式的研究有迥异之别。endprint

凡事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又能推动量变。其间,雷建德发表在相关专业报刊上的论文——《<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将13世纪我国的元杂剧《西厢记》与17世纪英国沙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世界公认的反封建反礼教作品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从二者的题材(爱情)、体裁(戏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作品的悲喜剧因素等方面,都进行了同中见异、异中有同的比较研究。该论文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雷建德对《西厢记》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个新的高度。

也正是基于他的不俗成绩,继“西学”研究的王(王季思)、吴(吴晓铃)二位泰斗耄耋之年舔犊之情外,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田中谦二、原荷兰国立大学汉学院院长、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伊维德等专家也对他的研创成果予以肯定。即使如此,雷建德也没有歇笔,紧张的工作之余,又在完成他的下一本西厢专著,推进我国的西厢记学研究,满足人们美育的需求。

1997年12月,著名画家还根据雷建德的《西厢轶事》改编成连环画画册,为普救寺增色不少。序者说:“《西厢轶事》画册的问世,展示的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呼唤,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爱抚,一种超越自己的付出,一种凄婉悱恻的情感……”。

由雷建德作词的民族交响叙事曲作品由《初遇》《听琴》《幽会》《离别》4个乐章组成,早在1993年5月就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时隔14年后的2006年7月,经音乐大家宗国昌谱曲、张福全先生配器的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也在香港正式出版了。时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现任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波看了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的书稿后,为该书撰写的序中讲道:“《西厢记》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可谓举足轻重。《西厢记》的各类版本很多,但用民族交响叙事曲的手法表现这部名剧,还是头一次。有关专家认为,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不但具有原始性创新,而且它还填补了中国西厢记拓展的一项空白,同时也填补了用民族交响乐手段描写历史名剧的空白。专家相信,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如果在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以歌言情,以词抒意,其效果也毫不逊色。”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家计生委主任,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会人环委主任张维庆予以题词祝贺。深圳书法家协会会长刘伟力题写书名。

雷建德40年来沉迷于原著及百十多种业余研究专著当中,不断地说梦、解梦、点梦、圆梦,结出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果实。尤其是《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都在主要位置编发他出版西厢新书的消息,使他成为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西厢记研究学者之一。

2012年11月,由淡然书斋编辑的画册《雷建德西厢记研究成果集锦》面世。书中收录了雷建德研究《西厢记》的主要著述成果。这些著作原版以图片形式分类展示,翔实生动。

推出《西厢记》十部曲是雷建德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想法,不料想开弓没有回头箭,拿起笔就放不下,与《西厢记》结下不解之缘。在结束本篇文章的时候,雷建德赠与记者又一本新著——旅游电视文学《白话西厢记后传》。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原外交部长、中联部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在世时特地留下墨宝。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戏剧大家郭汉城予以题词,印入扉页:“山围平野已无城,剩得黄河万古声。红叶霜林曾怨女,斜阳鞭影旧啼痕。江山再造新萧寺,文采长流重会真。想象西厢今晚月,夜深恍欲觅伊人。”著名书画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兰子也为之题词:“一部西厢描有情眷属不朽实甫,半生心血酬因果菩提立言建德。”两句题词谈古论今,既点明了《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更生动概括了雷建德的西厢情缘。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虽然雷建德理解这一点,但是,雁过留声、人去留名的古训还是让他不能释怀。雷建德如今人过知天命之年,正是思维与笔力成熟、老到的时候。记者想,有众多文友网友朋友旅友和读者的关爱,雷建德的西厢梦一定会很圆很圆。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厢建德展览馆
回西厢
宿建德江
建德五星
中国展览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厢故事
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西厢”瓷画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兼论《西厢记》的早期西传
放风筝
全球首个水下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