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提高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对策

2014-07-14王芳

学理论·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阶段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

王芳

摘 要:农民占据我国人口的一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之一。农民的思想状态,特别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通过满足农民利益要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普及宣传、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等对策,提高我国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阶段;农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07-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占据我国一半人口的农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他们的思想状态,特别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这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紧紧依靠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人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现阶段,随着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我国农民生活、生产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由此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农民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开始主动参与政治生活;而且生活态度更加积极,对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普遍持肯定态度,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期待。但是,农民的思想中还是存在政治信仰缺失、国家意识淡漠、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凸显等问题。我国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这些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因此,从理论上探索提高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对策,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一、不断满足农民合理的利益要求,建立良好的认同支撑

主流意识形态只有深入人心,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才能真正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团结社会各族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干预破坏,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农民而言,要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必须不断满足农民合理的利益需求,建立良好的认同支撑。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91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因此“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物质力量、发达的科技水平、物质生活的改善、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2]217。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286主流意识形态如果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同也就无从谈起。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张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正是因为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提高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必须从其根本利益出发。而利益需求的满足,首先需要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提供支持。不仅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通过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解决农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将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农民生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4]既要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又要兼顾农民的情感需要,为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营造良好的认同环境。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

在农村,存在着基层党组织涣散、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丧失、党的政策无法落实等现象,导致农民对党员干部不信任,普遍认为农村缺乏“好干部”。“对于大多数普通群众来讲,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相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仰,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的信任和信赖,这种信任和信赖是源于对党员干部的信任。”[5]也就是说,农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尤其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任是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提高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应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党员干部作风,在农民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等正面形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农民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将农民群众的意见、困难和需求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中来,同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

第二,健全干部选拔和考核制度。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代表,是承担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人员。一方面,应当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能够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不贪污腐化损害党的形象,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心中的楷模。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工作效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促进党员干部踏实工作,为民谋利。

第三,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需要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也需要宣传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党员干部形象魅力。一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接受意识形态教育。除了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积极向农民群众传播党的理论,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政治素养。二是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以期在农民群众中产生较好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带动广大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endprint

三、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营造有利认同的文化氛围

目前,我国农村的物质条件逐步改善,但精神文化发展滞后,普遍缺乏积极的文化生活和必要的文化设施,这种现状,也制约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农民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文化的需求,现阶段,应更加关注文化方面的投入,实现从物质利益统筹到文化统筹的转变。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认同的文化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农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的享受主体,也是农村文化的建设主体”[6]。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可以让普通农民策划和组织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政府和基层组织从中加以引导即可,对在文化活动中表现优秀者予以奖励,营造一种积极进取、争当先进的氛围。

二是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国家对农村的经费投入,往往只重视对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方面的投入,而忽视了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因此,必须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诸如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器材等等,通过建设较完善的硬件设施,来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是传播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将主流意识形态贯彻到活动中,使农民在活动中受到意识形态教育,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知晓和认同。针对目前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可以通过丰富文化内容、改变活动形式等方法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另外,由于青年人多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小孩,所以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满足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

四是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农民自身开展自我教育,提升文化素质,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能力的人才队伍。这些文化人才要能够传承农村民间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其他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

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强意识形态认同的认知基础

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并非单纯地对意识形态倡导的理论观点的接受,而是有一个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巩固和变化、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主体(认同者)、客体(认同对象)和介体(也叫环体、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2]59-60 ,因此要实现意识形态认同必须具备主体、客体和环境三方面的条件。其中的主体条件就是要求认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价值判断能力,主动学习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并且要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引下从事社会实践,又在实践中深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这种主体条件取决于认同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

在我国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程度大多数在初中及以下。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我国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整体认知水平低,接触政策信息的渠道单一,对事情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问题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客观的分析能力。因此,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文化教育是增强农民素质和提高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水平的必然要求。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更需要一批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的投入;另一方面,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注重农民实际需求。教育过程中不能纯粹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需科学文化知识、法律常识、职业技能等教育内容,各种教育要充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另外,在农村开展文化教育要有针对性,将文化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农村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传统思想观念浓厚,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理解和认识,对意识形态建设关心程度低。对于这一群体,除了比较浅层次的文化教育外,更多是通过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中老年人对生活有满足感,进而会转化为对党和国家的理论和政策的信任感,无形之中就提高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而农村青年是文化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文化素质较高,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知识,为增强意识形态认同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青年人的文化教育,发挥青年人的骨干作用,增强农村活力。

五、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加强意识形态通俗化传播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意识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加强农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为“农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农民和全球化之间矛盾的调和,更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能够真正抓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7]415

列宁在《怎么办?》中阐明:“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8]317相对于工人而言,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加大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要求转变传统的灌输方法。因为传统方法只重视理论观点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农民自身的思想意识。而“在接受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中,农民自身意识形态既起了中介作用,又起到价值标准和裁剪尺度的作用”[9]185。这就要求在对农民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农民的思想意识,围绕农民的切身利益展开,不断进行自身的内容创新和教育方法创新。另外,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而且存在对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度要低于相对通俗易懂的新农村政策的现象。由此说明,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加通俗化和社会化,也是提高我国农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传播,首先,必须构建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贴近农民自身的意识形态,尤其是要增强核心价值观对农民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意识形态内容来源于生活,立足于实践,主流意识形态同样如此。因此,必须密切联系现阶段农民的实际生活,使意识形态工作能够充满生活色彩,反映生活本质。其次,意识形态教育要从农民最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事情出发,“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10]95使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仅是表面上认同,在心理上也能认同。再次,对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要采用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内容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应多宣传与农民生活环境和实际利益相关的事例,宣传的内容要尽可能通俗易懂,充分考虑不同文化层次群体的接受程度,避免空洞的说教。

“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坚实的政治基础、完备的制度和法治,也要靠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和稳定;而社会成员思想的统一要靠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来实现,没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就不会有社会成员思想的统一,更不会有社会的稳定。”[12]215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指南。通过满足农民利益要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普及宣传、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等对策,提高我国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有利于在农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将广大农民团结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胡锦涛.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02-14.

[5]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6]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求实,2008(6).

[7]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牟成文.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以鄂东A村为个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阶段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现阶段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讨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