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启示分析
2014-07-14陈秀娟
陈秀娟
摘 要:《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凝聚着两千多年以前古人思想智慧的精华,其思想价值不可估量。通过对《大学》有益思想的提取,借鉴《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等思想来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层次分析,这对于指导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82-02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鲁国人,曾是孔子“三千”门徒中的佼佼者,后来被列入儒家七十二贤人。《大学》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分为“经”、“传”两部分。“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的,《礼记》中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习作“洒扫应对”以及“六艺”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而“大学”则是相对于这个“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学习的是“穷力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的主题是“道德”,旨在提高人的修养,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大学》在道德方面的修养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论述了在进入“大人之学”时,应该把握道德修养体系,有理有据,层层递进,有迹可循,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简要而清晰的“蓝图”。
一、三纲:道德修养的次第
1.“大学之道”——“三纲”之根本
道,《易经》中记载:“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指的是物理世界,器,指的是有形有相的东西;形而上,指的是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的本来本性。可以说“大学之道”就是根本或者是“体”:“明德”是道的致用,是由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而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己的明德,还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所以,“大学之道”的“道”自始至终都在引领着“三纲”,使“三纲”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持续发挥着它们的积极作用。
2.“明明德”——明德立己,自立之“内明”
“明明德”就是说要明白清楚光明正大的德行,掌握明德的修养,清楚并把握了这些,一个人的德行才会树立起来,就是所谓的“明德立己”。在《大学》中还有一段关于“明德”的解释:“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这三句皆出自于《尚书》中,意思是说:要弘扬光明的品德,念念不忘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弘扬美好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修养光明正大的品德。人固有之善性会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所以要自己来解放自己,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学习,最终达到恢复自我本性的目的,别人是无法代替自己的,一切要靠自己,做到“自明”的主导因素还是主体自身,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自立之“内明”。
3.“亲民”——德施于众,立人之“外用”
“亲”有两种解释:朱熹解释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而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亲”应该按照原本《大学》中所讲,就是“亲”,“亲民”是由个人学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就是要立人之“外用。”只有明白了清楚光明正大的德行,掌握了明德的修养,人的德行才会树立起来,才有了影响、教化他人的基础。大学生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进入社会后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加容易、和谐融洽地进入社会大群体中。
4.“止于至善”——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
“止”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遵循某种道德准则的含义,它应始终保持或致力于“至善”方面的道德追求和修为。显然“至善”是指一种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的最终发展归宿,也是对二者发展的目标要求,要求在实践中把“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亲民”的外在事功这两方面都恰如其分地“止在”一种“至善”的境界。
二、八目:道德修养的养成顺序
《大学》中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后紧接着《大学》又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构成所谓的“八条目”,八个条目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观念到行动的具体实践过程,也很符合道德修养的心理过程,也就是道德修养过程中的“知、情、意、行”。
1.“格物、致知”——道德的认知的提升
对于“格物”的解释,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也就是说,要穷尽事物之理,必须彻底研究事物的原理;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即扩展、充实知识,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而南怀瑾先生则认为“格物致知”的原则就是《易经·系传》所说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就是说,将知性的学养,提升到不只知人的理性,而且周遍知识万事万物的理性。这两个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将知识扩充到无限的境界,即“穷理至极”,可以引申为对万事万物运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刻苦地研究探讨事物的道理以达到穷尽的地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也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也需要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
2.“诚意、正心”——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道德修养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智力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大学》中对“诚意”的解释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也就是说,保持内心的真诚,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又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要发自内心。《大学》对于“诚心”的解释非常生动,讲清了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态度在道德教育和修养中的重要性,强调要帮助人们排除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在道德修养中真正做到情真意切,笃实不二。《大学》中对“正心”的解释为“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忿■、恐惧、好乐、忧患等,是很多人难以免除的情绪和欲望,它们会动摇和影响人的道德信念,使人的心理和认知产生偏差,干扰和阻碍理智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人们在是非判断、善恶辨别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或过失,故引导人的道德修养上一定要“正其心”,通过智力权衡,不断地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养成的推己及人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大学》中对于“修身”的描述为:“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意思就是,作为齐家的大前提是“修身”,能够克服偏颇的情绪,做到深爱某人却又深知其丑陋的一面,厌恶某人又能肯定其美好的优点,提高自身的修养。“修身”实际上是一个“内外合一”的过程,除了上面“内”的修养之外,《大学》还提出一个对于“修身”的特殊的词语——“慎独”,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纵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戒惕,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果“修身”这一环节已经达到近乎完善,那么下一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大学》中更重要的道德实践,即道德养成的推己及人阶段。“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这是说,治国之道全在德化之法,而德化之法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每个家庭内部的慈、孝、悌等规范被遵从践履的实际情况,而家齐与否又主要取决个人自身修养的功夫和以身作则的行为表现。“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洁矩之道也”。若能事事从自己做起,亲身践履孝、悌、仁、慈,就会上行下效,则“国治”,进而就“天下平矣”。因为日常的具体行为和对现实的人伦关系的处理,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只有把道德价值观念和规范要求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才能算是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这就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而且要时刻保持“慎独”的状态,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后,也要将道德修养体系的积极影响推己及人,真正做到“亲民”,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以期在社会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刘强.大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4]杨千朴.《大学》德育思想简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6).
[5]邱晓煜.论《大学》的德育理念在高校的运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6]林桂榛.简论《大学》三纲八目的人生图式[J].道德与文明,2000(2).
[7]王岳川.《大学》的精神定位与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