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
2014-07-14于海涛
于海涛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激励机制运用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科学地建立起与“八荣八耻”相配套的学生激励机制,对于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政治走向、指引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64-0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主流是健康、积极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相符合的。但是,毋庸讳言,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崇高、把谬误当真理等荣辱观缺失的现象[1]。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民族意识弱化,国家责任感有待加强;2)社会诚信度缺失,出现信用危机;3)缺乏吃苦精神,节约意识淡漠,团结协作观念不强;4)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2]。同时,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荣辱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然而一个令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尴尬的现象是,为什么大学生却有诸多与其积极观念相背离的行为?究其根源,在于知行的脱节[3]。错误的荣辱观以及有着正确荣辱观却有着背离荣辱观的行为这两种现象是当下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表现为大学生对荣辱观能侃侃而谈,而人们观察到的大学生的行为却南辕北辙。
(二)荣辱观缺失的根源分析
造成以上荣辱观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社会整体氛围的渗透与影响,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指引着很多人的行为,这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利己主义作风明显,只重视一己私利,而无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2)个别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引导不当。高校中个别教学人员不负责、管理人员纵容学生失德行为,也造成了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认为失德行为能够得到个人利益。以考试作弊为例,监考教师的疏忽,管理人员的漠视,使得学生错误行为得不到纠正,长期下去,消极“传帮带”的作用显现。3)在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偏重于前者。很多高校管理人员认为,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素质与品德教育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造成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疏于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和塑造。4)中小学教育的遗留问题。一些学生的失德行为并非在大学期间出现的,而是从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高考指挥棒的存在让中小学教师只关心学生成绩,只要学生考上大学,中小学教师就功成身退,结果就是一些学生将恶习带到了大学,此时再予以纠正无疑是任重道远。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是“八荣八耻”的教育与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以及体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对大学生的思想、作风、意识、精神进行引导等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由不同部门主管,需要不断地统筹融合,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4]仅就辅导员工作而言,其担当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指挥的角色,在培育健康学生观念,尤其是荣辱观念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运用
(一)辅导员工作性质便于在荣辱观教育中运用激励机制方法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队伍,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承担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落实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具体而言,辅导员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心理辅导与咨询、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荣誉评定、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纪律处分与解除等内容。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将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整个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利用激励机制的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确保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诉求。
(二)激励机制理论发展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励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激励机制(enthusias-
mmechanism)是指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国外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激励理论,比较典型的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作为制度基础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
(三)学生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
学生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同于员工激励机制,但二者又有着共通之处,尤其是在精神激励方面,高校不同于用人单位,不能为学生提供过多的物质激励,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精神激励的作用更加重要。国家和各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设立了诸多奖项与荣誉,同时,为了对学生违纪行为给予预防和惩戒,设置了一些处分办法,正确运用这些荣誉与惩戒有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
应当说,目前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充分的,无论是在思想品德修养课还是在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教育中均得到了贯彻,但仍然存在上文所述的诸多问题,因此,只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使荣辱观融入他们的思想和信念,让他们知,更要让他们行,进而上升为意[5]。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激励机制,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学生行为的有效手段,“让道德的实践者成为道德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以落实的有力保证。”[3]激励机制包含了正激励与负激励,因此,要让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得到正激励,让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得到负激励。
(一)对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给予正激励
有学者建议:“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其日常表现与评先评优、提干入党挂钩,促使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中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推动者,也使大学校园里每个行为习惯都受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节和控制、激励和约束。”[1]这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方法,即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满足这些指标的同学在评定荣誉、奖助学金、选任学生干部等环节给予倾斜。当然,这些指标当中有些是主观的,例如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我们只能通过其外在行为判断,而更多是客观的,例如服务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守信等,对于这些客观方面,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其自我描述、同学评价、任课教师评价、辅导员的日常观察等方面确定,尤其对于一些不擅于张扬自身行为的同学,更要全面考察,以发现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吻合之处,以免被淹没而得不到激励。
(二)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给予负激励
所谓负激励,是指当组织成员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或社会需要时,组织将给予惩罚或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从而来抑制这种行为。仅有正激励并不足够,还需要负激励来阻却违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即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等纪律处分,情节轻微的找其个人谈话以当面批评谴责,情节恶劣的可能施以留校察看等更为严重的纪律处分。负激励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惩罚,而在于预防触发负激励的行为。在正负激励二者的运用权衡上,正激励应当被作为主要手段采用,而控制负激励的适用。
(三)正负激励相结合激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实单靠奖励不能对荣辱观缺失现象予以纠正,单靠惩罚亦不能树立典范引领社会风尚,因此要正负激励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教育转化为个体行为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将激励机制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直接地引导学生行为朝着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获得激励学生的示范作用,能够由点及面的扩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的行为标尺价值,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的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德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2]盛丹.浅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荣辱观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8(3).
[3]冉超凤.提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能力——兼论大学生荣辱观及其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
[4]朱善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推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高校德育论坛,2006(5).
[5]常雅文,刘建强.浅析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式与实效——在高校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式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