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城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的思路创新*
2014-07-14郭黎花
郭黎花
(仙游县市政管理中心 园林处,福建 仙游 351200)
我国城市在早期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以及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造成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路绿化普及率、道路绿地达标率等一系列指标数值普遍偏低。而且县城财政紧缩,中心城区占地小、范围窄,建设重点多集中于房建、道路、桥梁等项目,在绿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1](P3),导致早期县城绿化缺乏统一规划,绿化效果较差,水平较低,尤其在交通路网规划与道路建设过程中,未留足绿化用地或侵占绿化用地的现象尤为突出,最终留下了一批亟需提升改造的道路绿化工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道路网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2](P3),窗口形象的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成为每个县城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仙游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木兰溪中、上游,县城处于该县中南部,属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建成区面积14.42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4.04万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暖热湿润,冬季短暂为主要特征。仙游县中心城区木兰溪穿城而过,将中心城区天然地分隔为鲤南和鲤北两个新老城区。城区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中心城区路网纵横交错,城区自然环境呈现出山水秀丽之特色。县城经济高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城区道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在分析仙游县城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问题和潜在的发展优势作了评判,并据此提出了提升改造的新思路。
一、仙游县城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鲤北老城区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鲤北老城区是县城发展的雏形,范围较小,道路网络星罗密布,路面狭窄,街道拥挤,道路断面形式多为一板两带式,两侧建筑几乎贴近道路而建,行道树种类单一,主要是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等,种植方式简单,种植点由于太过靠近沿街店铺经常被群众截枝甚至破坏至死,例如八二五大街,一些树木因为挡住了一些店铺的广告牌,被商家截干。部分道路,例如解放路,中间绿化带受到路灯、通信、网络等电杆、电缆电线等的影响,不能种植大乔木,灌木在与市政设施争夺寸土寸金的生长空间过程中,由于后期养护管理投入不足,植物景观表现不够理想。
(二)鲤南新城区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鲤南新城区路网规划相对完善,绿化情况相比老城区有较大改观,新建道路均留有绿化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绿化带偏窄,绿化率较低
道路多为三板四带式或两板三带式,为了满足交通量大的需求,车行道宽度较大,绿化带宽度较小,绿地率较低,基本达不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标准要求。这是县城普遍存在的问题。
2.种植规划不合理
现有道路绿化带中,中分带灌木高度普遍偏低,未能充分实现阻挡对面车辆眩光的功能,例如八二五南街。侧分带普遍缺乏大乔木,交通隔离、滞尘减噪的作用不明显,例如三郊路、解放南路。许多道路由于早期建设在规划时未能预见到城市飞快的发展速度,人行道预留空间不足,甚至几乎没有人行道,导致行道树缺失或因影响沿街商铺而受到人为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的遮荫效果不明显,例如三郊路。某些新建道路虽然留有路侧绿化带,但没有很好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建设,目前荒草丛生,甚至已经被两侧开发项目侵占用地,例如南一环路。
3.绿化施工质量差
县城绿化建设起步晚,对绿化设计重视程度不够,绿化施工企业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早期的绿化建设形式简单粗糙,在缺乏专业的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的情况下,苗木质量普遍偏低,种植方法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4.道路绿化改造设计水平较低
在当前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尚未十分规范和完善的背景下,园林设计准入门槛低,设计师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接手难度较高的已建道路绿化提升设计任务时,未对场地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没有完整全面地提炼出场地精神并结合县城文化底蕴和城市肌理,设计停留在简单粗糙的堆砌和叠加层面,形成越改造越混乱的尴尬局面。
二、仙游县城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的潜在优势
(一)植物资源丰富
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各异,城市文化内涵差异,因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仙游县位于闽东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环境适宜多数南方园林植物生长。仙游县又是“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依托周边大都市和交通枢纽,古典工艺家具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全县已形成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与加工、展览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古典工艺家具的原材料主要是红木木材,而在园林绿化树种中,也有许多植物属于红木树种,例如小叶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属于紫檀木类,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属于花梨木类,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别名海南黄花梨)属于香枝木类,铁刀木(Cassia siamea Lam)属于鸡翅木类,还有楝科植物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 (L.) Jacq),虽然不属于红木树种,也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在仙游广泛作为行道树、庭园树、园景树种植,长势优良。这些红木类的园林植物均能较好地适应仙游气候与环境,与仙游县的红木文化精神内涵十分匹配,值得大力推广,使它们成为仙游县城最有特色的绿化树种。
(二)全民园林绿化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低碳城市”、“森林城市”等概念的兴起,仙游县领导班子逐渐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尤其是道路绿化对县城发展的重要性,全县上下积极努力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园林建设,对新建道路统一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生态化的指导思想进行绿化设计和施工,对已建道路绿化现状查缺查漏,优化提升。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广大人民群众也逐渐感受到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大气污染严重的道路更是需要大量种植树木花草来减轻污染、美化环境。[3](P295)
三、县城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的新思路
(一)老城区见缝插绿
老城区建筑密度高,绿化带宽度窄,拆迁成本高,短期内较难改变现状,为了防止群众再度破坏行道树,园林市政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行道树枝条进行修剪,去除侧枝和底部枝条,使其营养供给集中在植物顶端促使其向上生长。或者将部分树冠为伞形开展的速生行道树更换为卵形或塔形树冠的树种,例如亚里垂榕(Ficus binnendijkii ‘Alil’)。同时可在行道树之间增设活动花箱,种植花灌木,既可增加绿化层次,又能分隔车行道与人行道,成为一道美丽的绿色护栏。
(二)新城区应去公园化
本世纪初全国大中城市在道路绿化建设大潮中盲目攀比,争相效仿,将公园设计的理念以及管理的手段、建设的标准搬到城市道路中来,然而对道路绿化而言,种植空间的有限性,城市环境的恶劣性,管理养护的粗放性则要求道路绿化景观应做到去公园化,并且选择耐贫瘠、抗污染、需水少、耐修剪、抗风、耐盐碱的植物种类以减少后期养护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例如前些年很流行的时令花卉,从去公园化的角度看,今后将可能退出道路绿化的舞台。而根据多年养护经验,红龙草(Altemanthera Ficoidea cv."Ruliginosa")、雪茄花(Cuphea ignea(syn.C.platycentra))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依据去公园化的指导原则,这些植物在应用时都应仔细斟酌。
(三)交通安全功能居首位
居于道路绿化景观三大主要功能——交通安全功能、环境生态功能、景观形象功能之首位的交通安全功能是其核心功能,绿化景观是为了更好地组织交通流线,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要求,不应让绿化景观成为“马路杀手”,然而近年来因道路绿化设置不当常导致机动车驾驶人疏忽大意和判断错误而造成交通事故[4](P24),这主要体现在道路缺口处应留足车辆转弯的观察距离,保证视线通透,在三角安全视距范围内不应种植高度60-80cm的灌木,但可以种植分枝点高于3m、枝条整齐向上生长的乔木,例如盆架木(Alstonia scholaris (L.)R.Browm)、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或者树体高大笔直而树冠较小的棕榈科植物,如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F. Muell.) H. Wendl. et Drude)、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等。像三郊路有些路段的交叉口就种植了垂榕柱(Ficus benjamina),由于树体矮小而又树冠较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移除。而行道树在提升改造时也应注意选择卵形或倒卵形树冠、分枝点较高的树种,以免枝条影响行人安全。
(四)多用观花乔灌木
道路景观是县城线性景观的重要载体,是流动的风景线,进入和穿过县城的主干道更代表着县城的形象。早期县城绿化树种单一,配置方式单调,多以常绿的观叶乔木为主,欠缺花期交错、花色鲜艳、花量繁多的观花乔木和灌木,以及色彩丰富的观叶乔灌木,整体上花化彩化效果不理想。对其提升改造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做到行道树以常绿大乔木为主,分车带以大花乔木为主,每一条路可选用一个科属的不同种或者一个种的不同品种为骨干树种,例如桑科榕属的大叶榕(Ficus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inn),洋紫荆(Bauhinia purpurea L)的红花、白花、粉花品种,美人树(Ceiba specios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Pers)等等。要打造一路一树,一路一景的县城道路绿化景观特色(如图1,图2所示)。同时考虑不同植物的花期衔接,不同道路之间形成从春季到秋季连续的观赏期。
图1三郊路提升设计效果图(红花紫荆)
图2解放南路提升设计效果图(美人树)
(五)灌木地被大气简洁
上世纪90年代末,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曾经十分流行平面曲线图案,意图将生硬呆板的矩形绿化带变得柔美丰富一些,这一风潮延伸到县城的时间还要更晚一些,因此县城里有些道路绿化带还能看到“S”形种植的灌木地被平面图案,例如兴仙路、南一环路,但是在没有完善的工业化生产的大规模苗圃的县城,植物无法达到标准化,景观工程控制精度低,加之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县城养护管理经费欠缺,设计效果图中优美的线形最终就稀稀落落,零零碎碎。因此,从县城的实际出发,也为了形成简洁、大气的绿化风格,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感,灌木地被宜采用规则式分色块种植,但要注意不同植物前后高低的层次变化,多种色彩的组合搭配,借以营造大绿量、大色块、大尺度、大景观效果。例如西一环路的分车带绿地设计采用不同色彩的彩叶灌木配植成富有韵律感的色带(如图3所示)。
图3 西一环路设计鸟瞰图
(六)合理应用红木树种
仙游县作为红木家具的生产基地,红木树种是仙游县的一大植物特色,因此在县城道路绿化规划中溶入代表红木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铁刀木(Cassia siamea Lam.)、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 (L.) Jacq.)等植物,一方面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让全民认识并保护这些树种;另一方面体现出仙游的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能充分利用绿化平台宣传推介仙游县。尤其是铁刀木在仙游县大量种植,表现优良,基于它良好的观赏特性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大量应用于道路绿化,并可以推荐成为
仙游县树,形成仙游县最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如图4所示)。
图4 三郊路侧分带提升设计效果图(铁刀木)
(七)加强新品种推广应用
我国园林绿化植物品种不够丰富,新品种引进与驯化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各城市的科研机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均担负着推广应用新品种的艰巨任务。仙游县目前常用园林植物种类不多,开花、色叶、秋果植物比例更少,致使县城绿化景观相对单调,未来的县城绿化建设应着力引进推广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以丰富植物景观多样性,提高县城园林景观可识别性。
参考文献:
[1]杨英法.大力推进城乡接合部生态建设[J].中国园艺文摘,2008,(4):3~5.
[2]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一卓,王阔然.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J].科技向导,2011,(11):295,213.
[4]田青. 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关系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