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鉴宝节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7-14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张 杰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电视鉴宝节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 杰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文章从我国电视鉴宝节目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电视鉴宝节目的发展前景和目前所处的困境,并提出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希望借此推动我国电视鉴宝节目的良性健康发展。
鉴宝节目;问题;对策
我国的电视鉴宝节目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鉴宝》的诞生,距今已经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样态,电视鉴宝节目在获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面临着盲目模仿、同质现象、信任危机等问题的困扰。
一、电视鉴宝节目存在问题
1. 信用体系难以建立
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两级传播过程中,若大众传播存在失范或失信的情况下,则让人际传播变得更为可信和可靠。1在电视鉴宝节目中仍然存在专家身份造假、以假充真或是鉴定失误等引发观众质疑而造成信任危机的问题。例如:在某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曾出现过一幅吴作人的《牧牛图》, 在节目中被专家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25万元,后来, 吴作人妻子、著名书画家萧淑芳和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法人代表、吴作人先生的女婿商玉生均认定这幅画是伪作。2此类事件的出现,让观众对所谓的“专家”信任度大大降低,甚至还有些专家为了经济利益,不顾自身职业道德,在节目中故意抬高文物价格或是把假文物说成是真文物等,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形成鉴宝节目信用体系难以建立的恶果。
2012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两大国家机构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 要求在鉴宝节目中不得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在节目中由演员扮演“持宝人”,不得暗示或要求专家修改文物评估结果、高估文物市场价格。一时间,鉴宝节目中的真假之争再度成为焦点,甚至有激进者提议取消电视鉴宝节目。
2. 收视率导致恶性循环
一直以来,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和收视率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一档有着教育意义的服务类栏目,鉴宝节目在其内容上的单调性也不言而喻。为了获得收视率,当下的不少鉴宝节目不得不通过故意设置悬念、噱头来刺激观众的收视兴趣。从央视的《寻宝》到北京卫视《天下收藏》、凤凰卫视《投资收藏》、深圳卫视《盛世收藏》等等鉴宝节目大多是围绕在一个“宝”字上做文章。在《天下收藏》中,主持人现场砸碎赝品的那一刻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而在地方一些不规范的鉴宝节目中,节目组会事先预先准备好藏品供专家估价;即使像在中央台这种文化意味颇强的《寻宝》中,大多数藏宝者最终关心的也只不过是藏品价值几何。
这样的做法短时间或许能取得观众的关注获得高收视率,但是长此以往受众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也会使观众对节目产生质疑,最终导致收视率下降;收视率下降,节目组以更加刺激的项目吸引受众,电视节目将会被异化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这也正是我国电视鉴宝节目所面临的普遍难题。
3.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全球化的背景带来的媒介的相互渗透与交融,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 同质化在不断地被重复和再现,尤其以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最为显著。3自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鉴宝》引发收视狂潮后,一时间,收藏类电视节目遍地开花,几十档电视节目一下子涌现在观众的眼前。这其中不乏《家有宝物》《好运传家宝》等“粗制”鉴宝节目。节目同质化的过度泛滥, 无疑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和选择无力感,看似琳琅满目实则大同小异。在今天这个崇尚个性和创新的时代,“拿来主义”在最开始的阶段也许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迅速做出本土化移植和改造,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而没有创新,最终就只能消失在众多雷同节目之中。
二、电视鉴宝节目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鉴宝类电视节目的优势在于其本身拥有民族文化性这一传播资源,但是在遭遇信任危机和节目同质化的趋势不断加深之际,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拓宽节目视野、整合本地文化资源和媒体资源、增强节目社会影响力,最终实现品牌效应。
1.立足本土文化,凸显地域特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国普通民众的收藏意识浓厚、收藏人数众多、藏品种类丰富多样,这些优势资源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的电视收藏节目市场潜力巨大且亟待开发。因此,创办出有内涵、有地域特色的电视节目既是消费市场也是广大电视受众的需求。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想在众多同类型的鉴宝节目中突出重围必须开发本地资源,打造有独特印记的“本土名片”,凸显地域特色。
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就将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节目情境中。在节目中的藏品主要以展示明清时的瓷器为主,节目的藏品简介将藏品的特点跟北京城淳朴厚重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如官窑、民窑等,既形象、趣味地介绍了藏品,又为观众普及了老北京的民俗传统文化知识。因此,鉴宝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不仅仅要把地方文化的独特的本土标签倾注于持宝人或藏品之中,更重要的是将其中体现的社会变迁、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具体的节目形式展现出来,唤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达到传播效果。
2.勇于创新,树立品牌意识
电视媒介具有视听同步、表现形式简单的传播优势,所以我们在制作节目时尽量用简单的表意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有效的实现信息的传递。在电视鉴宝节目中,可以采取固定的、特色环节的强化,努力让受众形成收视习惯和审美定式,培养品牌意识。例如:央视的《寻宝》通过《走进南昌》《走进天津》《走进德阳》等等城市专场,节目逐渐平民化、城市化;北京卫视《天下收藏》也先后制播了“崇祯青花”“雍正遗韵”“嘉靖王朝”等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原则。
要想使一档节目“青春常驻”,充满活力,就必须经常在原有节目中注入新的节目元素,纵观当下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鉴宝节目,都是几经改版,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趣味,形成栏目品牌,进入良性循环。
3.培养“专家型”主持人
主持人在整个鉴宝的过程中担当专家和持宝人的“中介”,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鉴宝节目是一档专业性很强的电视栏目,主持人不仅要掌握主持专业技巧,还要以“专家”的形象、幽默的语言对观众进行指导。当某些专家或持宝人出现沟通不畅或专业性过强趣味性不够时,主持人对于整个节目的调节和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天下收藏》中主持人王刚,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更是一名资深的收藏家,每当谈论起藏品时总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这样的主持人能够让观众充分建立信任感,寓教于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然而,我国电视屏幕上的鉴宝节目的主持人,一般都是些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仅仅是在介绍藏品,缺少与观众的互动。由于年轻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在面对一些不熟悉的收藏领域的时候,会出现迷茫和停顿。所以说,拥有“专家型”主持人是鉴宝电视节目成败的关键。
我国电视鉴宝节目的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只有立足于本土、不断的创新改革、在娱乐性和教育意义中需求平衡点,才能在我国纷繁芜杂的电视节目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1.皮埃尔,布尔迪厄.许钧译.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第36页.
2.王健具. 电视鉴宝类节目造假真相[J].共产党员,2007,(8):27.
3.王彩平,钱淑芳.电视变形记[M]. 广州: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
张杰1985.7.7,女,河南罗山人,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电视节目意识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