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影在影视作品中的效用

2014-07-14陈文耀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影光影影子

陈文耀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人影在影视作品中的效用

陈文耀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自从影像诞生,光影就在视听语言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光影陆离之间传递着难以言表的情愫。阴影,这一不被人重视的画面构成元素,渐趋成为一代代影像大师和影视工作者认同并追求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就目前来说,国内外理论研究者对“影”的研究,大多都和光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很少深入剖析影自身的特色。本文以“人影”作为研究切入点,具体阐释了人影在影视作品中的效用。以人影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开端,梳理了众多导演对人影的运用,结合具体影片阐述了影子的应用目的,总结出它在画面中的使用规律。“人影”在画面表现中,特别是在影视传播中有着独特作用。本文旨在为更好地利用“人影”表现画面的内涵方面提供些参考。

人影;影视作品;效用

影是画面构图元素中的一种,在影视发展史上,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影”的存在价值,特别是影子在画面中的出现所体现的哲理意味。影子的内部力量有时候是委婉含蓄的,有时候又很神秘,让人难以琢磨。影不能在没有前后镜头铺垫的情况下单一再现,因此它与光线、色彩、画面拍摄主体等要素的配合十分重要。在影视发展中,很多导演都是无意间将“影”摄入镜头的,很少考虑影子和其它视听元素的配合,更很少用影去表现实体画面之外的东西。影视作品中对“人影”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影视中那些太过直接、缺乏空间意境、缺乏艺术感染力、单纯追逐视觉效果的画面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失去了观赏的兴趣。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更好地为影视服务,逐渐提升影视作品的技术层面,这毋庸置疑。但是,作为影视基础的“影”,不应该被人们忽略。影视工作者应该重新审视百年光影流淌的印记,重新摭拾那些曾一度被忽视的传统画面构型要素。“影”——这种含蓄的、间接的画面表述方式,可以弥补数字时代影像画面内容空洞的弊端。那些被人们抛弃的传统要素,它们理应被赋予新的用途,重新绽放异彩。这才是电影发展百年的精华所在。

在影视作品中,如果画面中恰到好处地出现“人影”这一视觉元素,有时也会渲染出一种神秘的色彩。在影子带来的潜意识画面里,会悄然地使观众陷入到一个的神秘的境界中,可以给观众更广阔的视听空间和想象空间。

影片有时候不需要明确地告知观众剧情,完全可以含蓄地、委婉地、迂回似地展现给观众看,这样才能调动观众的观赏情趣和参与剧情解释的积极性。因为影子,我们可以看到表象背后的世界,可以避免因“太过直接”造成的浅显和直白,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层次意味,也可以让人思考影子背后的涵义。

一、人影的客观表现性

(一)人影显示特定时间

在自然光线下,可以通过影视作品中人影的长短、人影的明暗、人影的虚实、人影轮廓的硬度来大致判断拍摄时所处的时间。这样,在影视作品中就不需要用直白的表现手段来表现时间。通过这种方法传达出来的关于时间的信息,在有些时候会被观众赋予更多的含义,也会给观众真实感。这样的运用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见,但往往都是导演非刻意为之。

(二)人影表明拍摄主体

影子是物体外部轮廓、动作形态的一种体现,在一般情况下,它和实物的形态是一致的。通过被摄主体的影子形态,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被拍摄人物的身份,职业;从影子的外部形态,例如头发、体型等,能直白地传达出人物的性别、年龄特征;从人物的服饰在影子中所呈现的特征,我们能够判断出人物的身份特点。这样的实例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

(三)人影揭示内容情节

人影其实是随处可见的,它本身又是被摄人物的承载体。一部影视作品,如果有了影子的参与,可以让摄影作品具有更多的表达效果,同样也使得叙事表达委婉、新颖。也许就仅仅是那么一个影子,在参与塑造故事情节的时候,比实实在在的物体更具有表现效果。

在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峰导演的电影《单身男女》中,一位缺失灵感正在寻找方向的落魄建筑师方启宏(吴彦祖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车灯的照射下,他看到了女孩程子欣(高圆圆饰)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在接下来三年里,他以程子欣的影子为灵感,在程子欣的家乡苏州建立一栋大厦。此后,他在大厦上写出了求爱宣言,实现了影片完美的爱恋。在这个影片段落里,自从影子出现的那一刻起,它就参与了影片内容情节,成为影片一条潜在的情节线索,更为影片增加了一个细致入微的感动意象。

二、人影的艺术表现性

人影除了具有对客观拍摄主体描述的作用以外,还可以用来表达主观情感,对影子的巧妙运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一个影子如果能在感触和情绪的变化上达成和观者的共鸣,那么此时影子在图像作品中所呈现的,就不再单单是一种形式语言的内容。

(一)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影”确实包含了很多不确定的成分在里面,特别是在影视作品中,它承载着编导人员自我的主观意识。

导演丹尼•博伊尔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八项大奖。电影中对人影的运用,是三个贫民小孩为了脱离致残的命运,求得生机,在黑夜中逃跑的那组场景,黑暗中奔跑的“人影”,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推向了视觉达意的巅峰。

代表镜头:三个孩子慌忙跑出“巢穴”,在黑暗的树林间奔跑,导演利用杂木丛生的树林制造光影的变化。这个镜头中,三个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完全被黑色笼罩,后来观众可以看到他们面部表情在光影中交织出现。斑驳的人影交替变化,正是作者想赋予这段画面的主观情感。在逃跑场景的最后一个部分,三个孩子跑出了丛林,跑到了火车轨道上。导演此时不再表现他们面部的光影交替,而是选取他们奔跑的腿部轮廓作为拍摄的主体。奔跑的人,晃动的影子,腿部的移形幻影,影子的跳动,实际上也是创作者想要表现的急迫情感的跃动。这组以“人影”为主体的镜头的精彩呈现,实际上就是导演主观意识的表达。创作者巧用“人影”的表现手法,使得这整个片段动势迭加,节奏紧凑,实现了个人主观意识的表现。

(二)塑造画面中人物形象

在影片《活着》中,福贵就像他手中戏耍的皮影戏中的人物,受人操纵,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灯光下,和皮影一起映射在白色幕布上的,不仅有虚有虚无、若隐若现的皮影之影,还有福贵声嘶力竭呐喊声下的身影。平面的皮影在灯影下演绎人生的故事,而皮影表演人在灯影中的影子又饱含深意。这样一实一虚的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在一起。实体的人过着空虚的生活,空虚的人投在白色幕布上的人影,还不如皮影那样实在,舞得精彩。一声声杯子和色子的交错碰撞声,一次次手拿皮影无处发泄的抖动;一段段哀怨悱恻的声调,一个个朦胧交映的黑影,一个不问世事、嗜赌如命,之后又不得不维持窘迫生计,又将面临命运罹难人物形象用影子塑造地淋漓尽致。

影片《红高粱》,在凄惨结局场面中,远处夕阳的光在红色滤镜里把一片天都染成了鲜红的颜色;逆光的近处,是一个男人雄伟的剪影;导演利用人工光源,让原本在夕阳下清晰的影子变得刚硬、曲折不平。黑烟笼罩下男主角凝重、悲情的脸庞,黑黝面部上的五官,变得血泪模糊,不再棱角起伏,只剩下冷冰冰的、又有些麻木的影子。这红色的人影寄寓了很多,它是在窒息的沉寂后爆发出的不可抗衡的个性张扬,影子里充满了血性。一个在遭受长期压抑后散发出的粗犷、又有些悲情的人物形象,透过一个近景的剪影,瞬间被塑造出来。

(三)烘托情境下的意境

明暗层度不同的人影对比还可以用来表现气氛和意境。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人影塑造出了一种平稳、安静的美感。很多镜头里的画面的大半部分是黑暗的,只有一点光源照亮了一小块地方,人物就在这小块的明处活动,从黑暗中走来,又走进黑暗里去,人物总是带着一个无法抹去的影子。镜头采用这种光影变化,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小块光亮的地方,感触被拍摄主体细微的情感变化;另一方面,黑暗中的“人影”也能营造出一些不安定的情绪,不仅是对剧中的人物,也是对观影的观众。这种挤压的抵触感和深邃的空间感,烘托出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人和影子之间是如此亲密,却不是亲人,也不是爱人,而是十分暧昧的如影随形。亲密中的距离,平静中的喜悦,喜悦中的感伤,优雅中的韵味,诗一般的意境之美不言而喻。

史诗般的宏伟巨制《霸王别姬》中,提审段小楼的那场戏:一面硕大的有些泛黄的白墙,地下坐着一个身穿白衣的男人,除了声音,画面上就剩下在墙上的影子是清晰可辨的。这样构图布局和色彩匹配对于一个摄影出身的大家来说是不完美的,但正是这种色彩和构图的不完美,正是这种影子、白墙和穿白衣的人黑白之间如此生硬的对比,才显示出那个黑色的人影是如此扎眼。扭曲的时代,人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这种像是阴霾的强大的“人影”,是别人强行施加在身上的,无论如何辩解,它还是属于自己的,挥之不去。在这种情境下,除了低头折服,向黑色阴影折腰,还能做什么呢?段小楼被牢牢地锁定在黑框影子里,那个环绕他的黑色“人影”,夸张放大、畸变,已然告诉观众,那是剧中人物难以摆脱的一个困境。

(四)承载隐喻下的主题

德国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执掌的影片《意志的胜利》中,就选择了“人影”这样一种形式来发泄内心不能说出口的情绪。画面中,张牙舞爪的德国军队整齐划一,影子却狰狞可憎,反差极大的黑白之间,透过映在地面上的人影,仿佛能感受到刺眼的阳光下,脚下踏着黑压压的人影,那种检阅中窒闷的气氛,那种触手可及的炙热,那种鬼魅般影子触角的延伸。狂乱的舞者,犹如被操纵的傀儡,用黑压压的影子在人们无助的视线中渐渐覆盖了原本净洁的土地。导演用参差的人影突破空间的限制,论述自己的话语权利;她用舞动的人影表现她想要表现的、无法言出的主题。

除上面列举的人影的艺术表现性之外,不得不说起另一位导演对人影的运用,那就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希区柯克用人影表现惊悚场面的典型例子是《惊魂记》中马丽恩浴室洗澡被杀的场面。在这一场面中,从塑料布帘后出现人影,摄影机推近人影,将马丽恩框出画外,人影拉开塑料布帘,举刀扎下,人影杀人后,扭出浴室,一个场景,几乎全部是用黑色人影表现。这些人影镜头被快速地剪接在一起,使马丽恩被杀一场获得了强烈的惊悚效果,在观众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区柯克作为一位严肃的艺术家,有意避开了利用实体冲击刺激观众感官的做法,他只是让观众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恐怖、可怕,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他用“人影”制造了悬念片恐怖的审美效应。

三、总结

影作为视觉元素之一,在影视画面中起到还原物质世界的作用。人影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不仅仅具有客观表现性,而且具有艺术表现性。人影是一种贯注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影视表现元素。人影可以创造影片环境氛围、画面节奏、艺术风格,也可以用来展示和刻画人物,甚至也可以被用来烘托氛围、表达主题。人影的作用如此之大,但对于人影的运用,还是应掌握它自身的属性、特征变化规律及变化中的特定形态,找到其在影视画面中蕴含的审美要素。

“人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的丰富性、多层性,使得影视元素的“言说”方式有了多样化的修辞格式,也表现出了丰富的寓意和深刻的意蕴。它为影片主题的拓展乃至影片风格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影视画面造型要突出“画外之意”,而“人影”的运用,将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表现出无限的深层次意味。

[1]厉新. 光影、对比、运动——关于影视空间艺术的三点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1995

[2]周伶. 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J]. 艺术广角,2006

[1]王晶,康凡. 影视艺术的生命——光——浅谈光影在影视艺术中的造型作用[J]. 科技信息,2010

[4]任园园. 影视画面构成元素之“影”的艺术类型探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9

[5]田萍. 影子在画面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2012

[6]贺春健. 解读希区柯克电影的悬念符号[J]. 电影文学,2011

[7]张明奇. 浅论皮影戏在电影《活着》《白鹿原》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2013

[8]徐静. “诗电影”《花样年华》——无法抗拒而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J]. 新闻世界,2009

[9]肖霞. 繁复的隐喻——论电影《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J]. 电影评介,2006.

陈文耀,辽宁大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人影光影影子
深夜窗外的人影
深夜窗外的人影
光影
光影
星空人影(下)
光影之下
脑筋急转弯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