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布罗夫绘画色彩与肌理语言解析
2014-07-14原春鸣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原春鸣 (安康学院 陕西安康 725000)
扎布罗夫绘画色彩与肌理语言解析
原春鸣 (安康学院 陕西安康 725000)
扎布罗夫的艺术创作以肖像为主,但是与传统人物肖像表现手法不同,他将丙烯、木炭、铅笔等多种材料结合起来,强调肌理语言的美感,画面色彩含蓄凝重,肌理表现丰富,艺术家将当代的材料艺术与欧洲传统技法完美结合,艺术语言独特,材料语言对绘画主题贴切的表达,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孤独与疏离。
色彩;肌理;材料
鲍里斯•扎布罗夫(Boris Zaborov)是当代著名的肖像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艺术语言独特。他将多种材料结合在木板和画布上作画,画面色彩单纯,材料语言丰富,常表现出怀旧的情绪;他强调肌理语言的运用,画中人物斑驳隐现,似与观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让每一位看到他画作的人都难以忘却。本文着重从艺术家的色彩语言与材料语言方面进行解析,
色彩是绘画的基本语言要素之一,是艺术家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艺术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画面需要自由的使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颜色感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掌握色调并进行构图的一种能力,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基本因素。色彩是人们心灵深处情感的表露,是艺术家情感表现的物质载体。
扎布罗夫在色彩的运用上,带有鲜明的主观色,色彩单纯统一。他灵活的运用色彩规律,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真实化外在化,以独特的色彩语言手段,表达出个人的哲学理念以及审美体验。扎布罗夫的绘画色彩直追古典主义精神,却又更强调自我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他的画面色调单纯,没有强烈的冷暖对比,褪色怀旧的色调糅合着斑斑驳驳的划痕,蕴含了诉说不尽的往昔的回忆,这种朦朦胧胧的意境,将艺术家无限悲凉的情感审美体验表达的深刻感人。大量灰色调的运用,棕灰、黄灰,绿灰,红灰形成雅致而感受的色彩氛围,忧伤的使人落泪,不同色彩象征性的运用,突出画面怀旧情怀的表达。他还受到东方绘画的影响,参照清朝旧照片,画了一些只有黑白单色和线条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东方绘画的神韵又有西方古典的精神。
例如作品《沙发中的少女》,整个画面呈现暖红灰的色调,暖色中透着明度与纯度接近的灰绿色,绿色是底层色,通过打磨等手段显现出来,丰富了画面色彩层次和空间。主人公身着白色的披肩,怀抱白色小狗,头发与腿在沙发上的深褐色的投影形成画面最重的色块,这几块最重与最亮的颜色紧密相邻并处于画面中心,把观者的眼光从冷暖对比的相对较热烈背景上拉回到人物的面部,沙发靠背上几抹淡淡的暖红色使画面有了一些生气。画面的色彩表现及其富有感染力,整体单纯而不单调,简洁而不简单,艺术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红与绿,黑与白这样对比强烈的色彩,统一在同一灰度的色调里,沉静中透着些许神秘悸动。扎布罗夫的绘画不寻找色彩表面的冷暖给人视觉上的刺激,他挖掘更深层的精神上的情感表现,低纯度、弱对比、简单的几种颜色再与现代材料语言相结合,形成了他画面与众不同的色彩品质。这种沉着的色彩品质是艺术家哲学观的物化,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是他与灵魂的对话,是对生命本质的揭示。
在分析扎布罗夫的绘画色彩时,除了表面的色彩规律的运用,更应该仔细理解艺术家在这样的画面色彩背后,所蕴含的强烈的精神指向和象征性。从艺术家其他的画作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怀靠色彩来表达,他不是完全再现自然真实的色彩感受,而是依据画面主题和需要进行再创造,利用色彩的象征寓意,折射出独特的审美和意蕴,使色彩服从了绘画创作的精神感受。从他大量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统一、整体、单纯的色彩具有强大的精神性,他的画面色彩是通过一层层罩染、覆盖、打磨等间接手法结合直接画法完成的,所以显得层次丰富、十分厚重,画面的色彩也沉着而又有分量感,简约的构图也起到了加强色彩象征性和表现性的作用。
肌理在画面中的应用是艺术家审美情趣的写照,在材料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绘画中,艺术材料只是一个载体,但在现当代艺术中,高科技迅猛发展直接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观念,艺术家逐渐认识到材料本体语言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扎布罗夫把肌理语言提升演变成其绘画作品的视觉主体,这种材料语言成为艺术家与观者思考和对话的桥梁,成为一种可以演绎、转化的精神符号,从而实现了艺术家的哲学观念的表达。扎布罗夫在传统绘画与当代艺术中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契合点,材料语言在他画面中的运用,使他不但是一位肖像画大师,也是一位材料艺术大师。
扎布罗夫画中的肌理制作程序很复杂,他常用丙烯为主要材料结合铅笔、炭笔等,利用滴洒、打磨、拓印、刮擦、转换等技法制作出各种符号和痕迹,仔细研读他的作品,他画面中的肌理形态是多样的,有刀割般的划痕、粗糙有力的笔触、细密而弯弯曲曲的痕迹,还可以看到短促有力的划痕常常出现在人的身体、面部和四肢上。这些疏密不一、大小不同的肌理在画面中被安排的很有节奏感,形成似梦非梦的意境。显然,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是深思熟虑的,这种肌理划痕传递出一种受到伤害的信息,表达出他内心的感受,使画面具有很强烈的宿命感和宗教感,画面上的划痕和笔触像刀伤一样让观众感受到生命之中的隐隐阵痛。扎布罗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常常借助钥匙、玩偶、题字、印章等符号化的信息烘托人物形象。他的很多素描作品在精神传达上更隐晦,在语言表达上也更精粹。肌理的恰当表现不仅包括肌理对质感的摹仿和再现,还包括对画面总体氛围的描述,他非常注意建立作品精神传达与肌理语言之间的联系,对他来说作品的精神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童年时期战争的经历对他的影响,画面中潜藏的精神上的忧郁、孤独、怀旧传达出人类恒久的宿命。
从扎布罗夫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理性的充满哲学思辨的艺术家,他造型严谨而传统,结合当代的材料语言,强化了作品的精神指向。扎布罗夫对材料语言的表现是炉火纯青的,他善于根据画面需要制作肌理,以贴合他画面的情感精神的表达。他独辟蹊径,挖掘出丙烯、炭笔、木板、油彩等多种材料中最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那种材料属性,让材料肌理的美感为其艺术作品画面服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运用肌理自身的美感,借助其构成形式创造出新颖的画面视觉效果,创作出具有当代感的作品。
扎布罗夫是当代伟大的肖像画和材料大师,他在材料语言与传统审美两者之间,找到了沟通的方式,这种艺术创作的方式根本在于艺术家的精神的诉求,只有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深沉悲怆的审美体验,才能创作出这样深深打动人心灵的艺术作品。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本文系安康学院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坦培拉绘画材料语言的研究与拓展》(项目编号:12JK0333)的科研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