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深处的正义与良知
2014-07-13高中梅
高中梅
“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央视著名记者柴静在《看见》一书中,与读者分享她进入央视十年来最真诚的人生经验。书中展示了她朴素、客观、敏锐、善感的一面,还有灵魂深处的正义与良知。
《看见》这本书不同于一般名人出书。它是纪实,也是文学,是个人传记,也是社会变迁的备忘。十年之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几乎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而这十年,也是柴静从湖南来到北京,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的十年。于她而言,十年记者生涯,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只是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在书中,柴静写下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她希望能够一直看见新闻当中的人,不论外在如何,都不把“人”这个字拱手让出。
柴静在书中从不逃避自己的软弱、失败。她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仓皇逃跑,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拿。写了刚进《时空连线》栏目组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的黑暗时期,2006年采访“两会”的不适应,也写了对故乡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无奈。柴静说,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弱点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访问。比如卢安克,比如虐猫事件的拍摄者,比如李阳的妻子kim。或许,当一个人能袒露弱点的时候,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独立思考,真诚对待自己及他人,是柴静为人处世的准则。“导师”陈虻直到生命的最后,才说起当初他选柴静入央视的原因:不人云亦云。诸如她对宽容的看法就很独特,“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在《看见》的序言中,柴静最后写道:“十年已至,如他(陈虻)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让我看到,除了智慧外,柴静还有立场。
如今柴静依旧在现场,但让人看到了她的改变。现在的柴静,学会了不在镜头前夸张。“年轻时总意识到镜头盯着自己,必须以夸张来完成任务。但到这个年龄,才知道有些人承受的是他人无力改变的。唯一能做的只是陪伴,没办法,只能感受。”这种改变的触发点源自汶川地震。奔赴前线的柴静选择了跟一家人回家。山中几日,有什么拍什么,没有就不拍。只记录每天日常琐事的《杨柳坪七日》播出后,观众来信:看一遍哭一遍,巨大灾难面前,没什么比平淡客观的叙述更打动人心。
名人出书屡见不鲜,我们想看的,不是名人的心情文字、炒作绯闻与隐私,而是名人对我们共同身处的社会独特的看法。《看见》不光是柴静的个人记忆,也是群体的记忆,甚至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此刻,我读到了很多柴静在节目中没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读到了浮躁时代的正义与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