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作品《在细雨中呼喊》中生命的象征意义

2014-07-13晏玉珍

短篇小说 2014年5期
关键词:余华细雨池塘

晏玉珍

解读作品《在细雨中呼喊》中生命的象征意义

晏玉珍

作为中国当代优秀的作家之一,余华的作品有着显著的先锋意向。在精神特质上,他和其他的先锋小说有着一定的区别,而在小说形式上,他对技术上的探索又非常重视,沉浸在暴力和幻觉中,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怪异和尖锐。如果说,在80年代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余华的 “死亡”意象是他用一种执拗的残酷方式与困难进行对抗。而90年代的两部长篇 《许三观卖血记》和 《活着》则是他由对抗向包容转变,由向外的宣泄到向内的心灵的自慰的转向,他所描写的 “死亡”意象是作者灵魂的内敛的显现,在这种转变之后, 《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伟大的作品问世,无论从怎样的方式来看,前两部小说都是作者对摆脱苦难的一种回答,而 《在细雨中呼喊》则呈现了迷乱而空茫的心灵。正是由于这份呈现,才使这部作品所诠释的生命意义更加弥足珍贵。它是作者与读者穿越了空间和时间,与一个焦灼而迷茫的渺小生命间的心灵的碰撞。既不需要解答,也根本不存在答案。或许,在这宿命般的黑暗中,我们无法追寻流逝的时光,感伤生命的释怀,但我们在死亡的终极归宿面前却由衷地感到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但至少这份追寻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是希望的象征。

在长篇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中,作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对一个绝望童年的心理自传进行讲述,带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重之感。这部作品是由沉甸甸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向符号构筑而成。本文重点解读 《在细雨中呼喊》中生命的象征意义。

一、压抑而恐惧的 “呼喊”

小说的开始就描写了在空旷的雨夜中一个女人凄厉的呼喊。而这呼喊恰恰是在非视觉上作者对外部世界上的强烈感受和深刻体验。而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呼喊象征着作品中所有的人物为性的渴望呼喊、为成长呼喊、为生存呼喊等,这种呼喊是伴随着成长的忧伤、恐惧、焦灼及孤独,主要是以 “我”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呼喊。

首先,孤独是人类成长的旋律,它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和痛苦的体验。刚刚6岁的“我”就被家抛弃、被父亲抛弃。而正是源于这种抛弃,主人公的生存状态是孤独的。而由此带来的绝望及反抗抛弃是 “我”生命呼喊的主要内容。像 “我”那个年龄的儿童应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被幸福和爱包围。而 “我”却不幸地被排除在家庭生活之外。“我”所谓的家是那样的贫穷和破败,祖父孤苦无依,父亲凶狠残暴,母亲备受屈辱。而 “我”则像一直流浪的猫狗一样,经常无辜的遭受打骂,被赶来赶去。

这种被家庭成员排斥的孤独感将儿童应有的天真无邪的心灵过早地吞噬。被无情驱逐的现实及强烈渴望同情的心理使 “我”的生存陷入了徒劳的挣扎和绝望中,而那时生活意义的全部概括就是 “呼喊”,这种“呼喊”声孤苦无依,让人不寒而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 “呼喊”是那个可怜又孤独的孩子的人生写照。而 “我”儿时的小伙伴则无一幸免地被父母或家庭抛弃,遭受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幸。

其次,成长的恐惧和焦灼,也就是成长之后的“无家可归”及 “性”的渴望和觉醒。如果说生命“呼喊”的一种应答是友谊,那么,“呼喊”的动力则是性的觉醒,成长焦灼的典型特征就是性的觉醒。14岁那年的第一次颤抖、躁动、欲望、幻想、罪恶感这一系列情绪的波动将少年人狂乱而丰富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更加重了 “我”对成长的恐惧。渴望成长使 “性觉醒”变得合法化,同时又害怕成长后所面临的死亡和被抛弃,这种绝望而矛盾的心理对幼小的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而 “我”又无力更改命运,只能在 “细雨”中绝望、孤独的挣扎着、“呼喊”着。

二、苦涩又孤独的 “细雨”

在小说中,呼喊的根源、背景和环境就是 “细雨”。从一定意义上讲,“细雨”和 “呼喊”是相辅相成的,“呼喊”存在于 “细雨”中,也正是由于 “细雨”的存在,而产生了 “呼喊”。小说中的 “细雨”象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我们这些被父母抛弃、不谙世事的儿童来讲,都是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生活环境恶劣破败,随时都可能被河水和疾病夺取生命。我们是父母毫不负责的在长板凳上行乐的结果,是 “性觉醒后”充满罪恶感的可怜虫,没有人教导,更得不到任何人的抚慰;我们是用生命换取登上天安门的门票以及中山装的看望。为了母亲所谓的关爱,我们不顾一切地奔向劳改所,同时也是用父爱换取生活费的 “富翁”。为了这一切,我们不停地 “呼喊”,却得不到任何的回答。

另一方面,对于父辈而言,生活的极度贫困和社会环境而给予的精神恐惧使他们挖空心思的卖儿,让父亲早死。内心的苦闷和生活的无助使他们成为及时行乐的工具,他们不知廉耻地搞婚外恋,调戏儿媳,狠心地抛弃亲生骨肉。这些都是父辈们 “呼喊”的原因,但是他们的 “呼喊”同样没有应答。

在无边的梦魇中,这些视性如命的父辈们和孤苦无依的无父之子在不停地追问着,“呼喊”着,用“呼喊”和境遇对抗,和苦涩又孤独的 “细雨”对抗。小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 “细雨”和“呼喊”的相互转化。

三、眼泪和微笑中的 “池塘”

在 《在细雨中呼喊》这部小说中,“池塘”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池塘”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作家曾经说过:当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无法选择时,就要对自己选择过去的机会格外珍惜。而能够重新选择,恰恰就是回忆的动人之处,它可以组合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进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过去,还可以将自己的组合不断更换,以获得不一样的经历。 “我”要对自己苦闷的童年重新组合和精心挑选。“我”在池塘边风尘仆仆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 “池塘”曾使 “我”留下了太多的眼泪,同时也带给 “我”无数的欢笑。“池塘”也是一种路径,能使 “我”回忆幼年仅包括亲情和友情在内的美好回忆。同时,“池塘”又是“我”孤独情绪的依托和生命孤独的佐证。

一方面,“池塘”带给 “我”那么多温馨的回忆。在 “我”童年生涯中,从南门离开到出外求学,仅留下少的可怜的温馨记忆。母亲的逆来顺受、王立强轻微的慈爱、苏宇大哥哥般的友爱、一次偶尔生病时苏医生的关爱、小学同学的慷慨支持,这仅仅是一些生活的片段,在 “我”的生活史上几乎是微不足道。但相比于过去那些带给 “我”耻辱和痛苦的绝望生活,这些回忆又是那么的温馨,更显弥足珍贵,是 “我”苦闷和孤独生活的微笑。而 “我”微笑的证人就是“池塘”。这些回忆只能是特定情境中的一个瞬间,极易转移和倒塌,它无法成为 “我”心灵内部经常存在的情感。它对整个心灵托付给它的重负无力承担,所以在五彩缤纷之时,“我”的生活幻想轰然破碎和坍塌,“我”也因此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之中。而母亲是“我”生命中最心酸的形象。在 “我”考入大学即将离家远行时,她没有祝福,没有嘱托,在她骨子里,更希望是 “我”哥哥迈入大学的门槛。

另一方面,“池塘”见证了童年时 “我”的苦闷和孤独。它既是 “我”体验孤独的处所,同时也是吞噬弟弟生命的历史证据。十年后, “我”回归故里,尽管家乡已经面巨全非,但对于 “池塘”的方位和过去的家址,“我”依然能准确地判断。当走进那里时,“我”的心里忽然一跳,乘着朦胧的月光,“我”看到了那依然存在的 “池塘”,它忽然使 “我”面临着一种巨大的情感的袭击。那个曾经带给 “我”很多温暖记忆的 “池塘”将 “我”过去的现实唤醒,那些水上的漂浮物提醒 “我” “池塘”的存在,并非是为了抚慰 “我”,准确地说,作为一个永恒的标记,它从没有从 “我”的记忆里消失,并时刻给予 “我”关于过去的所有提醒。它在南门的土地上永远地坚守着。

《在细雨中呼喊》这部小说曾被余华称之为 “当代最伟大的杰作”。曾有作家评论说,对于残酷一类的情感态度,余华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超乎异常的,而从这部作品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职业爱好使他在对苦难生活进行表达时似乎回到了温柔之乡。对于余华而言,根本不存在 “苦难”的说法。因为生活的本来意义就是“苦难”。作品中的人物也不过是作者对残酷进行宣泄的道具,没有任何的地位。他站在儿童的视觉,通过描写一个被排斥在家庭生活之外的孤苦无依的孩子,向人们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奇异,在这个奇妙而童稚的巨光注视下,那些细微的生活事件暴露出它们特殊的含义。《在细雨中呼喊》中,一些文字符号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关于生命的象征意义,触及到人的内心生活,这部小说也因此成为非常精彩的心理自传。

[1]陈桃源.个体精神构建的疼痛——解读《在细雨中呼喊》[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2]赵佳.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J].知识经济,2009(05).

[3]邓伊.死亡气息里绝望的呼喊——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4]张中.他者的面容依然清晰——评余华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5]吴景禄.余华的绝望情结——以《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3).

[6]王学谦.恐惧:人生、世界的黑色体验——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J].名作欣赏,2007(05).

[7]张菡.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解读[J].镇江高专学报,2007(03).

[8]刘崙.人性绝望与性爱绝望——读《在细雨中呼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2).

[9]艾涵.感受余华,回味经典——《在细雨中呼喊》艺术价值再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8(10).

晏玉珍(1977— ),女,江苏高邮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余华细雨池塘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热闹的池塘
赏初春细雨有怀
春日
读与写(节选)
细雨
扩展阅读
池塘
夏天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