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的孤独意识解读
2014-07-13李晓洪
李晓洪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的孤独意识解读
李晓洪
一、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背景及基本内容概述
(一)《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背景
余华是中国当代作家领域中颇具探索精神的一位作家。余华从1983年开始进入小说领域,《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小说的创作代表着余华开始踏入到小说创作的先锋潮流中,随着余华的 《死亡叙述》 《现实一种》以及 《偶然事件》等小说的一一发表,说明余华开始以其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方式等成为作家领域的一颗闪耀之星,实现了美学风格和写作方式的不断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从 《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中开始过渡转型,开始从简单的形式主义表现向丰满故事情节的方向转变,开始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给予充分的关注,实现了文学领域先锋到文学现实的转变。在此之后,余华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 《兄弟》,他开始将一些有关于人性、暴力等方面的主题运用特殊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又重新回到了小说领域的 “先锋”,余华在他的小说创作生涯中始终都以饱满的探索精神探寻着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现实出路。[1]
当前学术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余华作品思想的解读,对余华作品的“先锋观”和 “现实观”等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经历了一次非常明显的转型,开始从 “先锋”向 “现实”转变,这是他在思想方面的一次巨大突变。二是对余华作品主题的研究。余华的作品总是围绕着死亡、人生苦难、孤独暴力等几个沉重的主题,但是却疏忽了余华作品这些沉重主题背后的深刻含义。其实每一个作家作品的形成都包含了作家自身的一些背景,对于余华而言,他孤独的童年经历对他作品的孤独意识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 《在细雨中呼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从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孤独意识可以发掘余华对生命真挚的关怀。
(二)《在细雨中呼喊》的基本内容概述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写作转型的一部过渡性作品,以孙光林为出发点对他的三代家庭以及朋友生活展开回忆性叙述。这部小说以一个女人凄惨的呼喊开篇,为小说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一种孤单的情感基调,同时通过小孩子的视角,表达了主人公孤独、无依无靠的生存情况以及众多流离失所的孤独灵魂。余华在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开篇之际便给人一种难以捉摸的孤独之感,使得整部小说被孤独情怀所笼罩。余华曾经就写作观点说道:“优秀的作家都知道与现实签订的合约对作品的风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者在写作的最开始便会将小说的写作风格、语感等框定下来。”因此,孤独情怀便是贯穿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的线索,也是小说中核心人物苦难命运的根本来源。[2]
二、《在细雨中呼喊》体现的孤独意识解读
《在细雨中呼喊》的孤独意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情的冷漠
余华在 《在细雨中呼喊》极力彰显了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并注重对少年儿童孤独情感的描述,而这些孤独往往都是来自于无爱家庭的忽视 (什么的忽视?),这些少年儿童无法享有本有的亲情,对此余华在 《在细雨中呼喊》将源自于无爱家庭的孤独表现到了极致。《在细雨中呼喊》中的 “我”在6岁的时候便被送人,在养父母去世之后 “我”回到了生育 “我”的家中,虽然此时的 “我”算是回到了家中,但是在情感上“我”却显得非常孤独无助,在 “我”回家的那天,我被认为是家里的 “灾星”而引发了家中的火灾,并遭到了家庭的埋怨与冷落;“我”渴望得到兄弟姐妹们的亲情与友情,但是他们却都站在了父亲那边,“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发呆来排解心中的孤独。小说中的“国庆”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与“我”的孤独命运相比,“国庆”至少有父亲的疼爱,可是最终 “国庆”还是被抛弃了,他的父亲将要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幼稚的 “国庆”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当父亲搬走了全部的东西,他才意识到父亲将不再要他了,他以为只要留着父亲的药,父亲就会回来,可是最终的等待希望都破灭了。母亲的漠视导致了 “鲁鲁”的孤独,对家庭的绝望给孙光平带来了少年的孤独,最终的遗弃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可见这些少年儿童的孤独均是源自于亲情的冷漠,表达了他们对温暖家庭之爱的深切渴望。[3]
其次,在 《在细雨中呼喊》中还描述了一些孤独的灵魂,“国庆”的婆婆面临亲人的离去,她精神的孤独让她期待能够与亲人在另一个极乐世界团聚,但是现实中的黄狗让她又害怕在另一个世界被狗追赶,因此她希望自己死在黄狗前,孤独的老人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死后安宁,但是婆婆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死亡后都是不被欢迎的,她处于阴阳边上,有着让人窒息的孤独。
(二)爱情绝望之后的孤独
孤独的人往往都是极度渴望爱情的,爱情也是文学领域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古今中外诸多的作家对爱情展开了不同程度的赞颂,但是从余华的作品来看,几乎没有关于甜蜜爱情的礼赞,他所描述的爱情婚姻往往只有一个主题:爱情婚姻都是不可靠的,而这种不可靠导致了家庭的不幸与孤独。
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通过对爱情绝望的描述展现了其所带来的孤独世界。《在细雨中呼喊》可以说是一幅非常完整的婚姻家庭图,同时展现了不同家庭不同形式的孤独状况。孙有元与妻子同床共枕几十年,但是他们两个之间却没有过真正的爱情,孙有元的妻子本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在危难之时嫁给了他,因此在之后的30年里,孙有元始终以一个 “下人”的角色充当着妻子的丈夫,而妻子也没有认真改过慵懒的富人气息,给予丈夫居高临下的 “恩赐”,可以说孙有元始终都在妻子威严、居高临下的阴影下孤独一生。在这里,传统的 “男尊女卑”婚姻模式被颠覆了,但是孙有元与妻子的婚姻没有改变畸形的本质属性,婚姻中最基本的爱情、尊重已不存在。[4]
家庭地位的悬殊与背叛则主要体现在 “我”父母的婚姻中,父亲仅仅将母亲当成是一种生育、做家务的工具而已,母亲只能任劳任怨、忍气吞声,不仅如此,父亲不顾家庭背叛了婚姻,从父母的婚姻关系中,我们看不到传统婚姻中最基本的温情和忠诚。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失败的婚姻带给我们的是对婚姻家庭的绝望以及失败婚姻所带来的家庭孤独。
三、《在细雨中呼喊》中孤独意识的意义分析
从上述 《在细雨中呼喊》中所体现的孤独意识解读可以看到,余华非常鲜明地展现了源自于无爱家庭以及失败婚姻的孤独情怀,在此可以深入分析余华隐藏在这些孤独情怀背后的深层意义。
(一)以孤独情怀展现对小人物的关注
从文学领域对孤独的描述来看,诸多的孤独者往往都带有一定的英雄情结,但是随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孤独者开始褪去英雄情结,并以一种病态的形式反抗社会。但是在余华的小说中往往没有那些让人敬仰的大英雄或者大人物,这些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销声匿迹,反而被一些孤独的小人物所取代,余华正是从社会现实角度出发对那些小人物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对这些小人物的平庸、苦难命运给予了更多的笔触,从余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往往都是发生在一些江南小镇或者他的家乡。在这种背景之下,余华往往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展开描述,比如 《在细雨中呼喊》的儿童形象孙光林、鲁鲁以及国庆等,并从这些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及内心活动对他们的孤独展开描述,表达了儿童因缺乏家庭之爱以及父母之爱所承受的孤独,进而揭示了残酷世界的人情冷漠,表现出余华高超的叙事策略,因为儿童作为纯真的孤独体,往往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孤独的世界现实。
与此同时,余华也较为关注女性的孤独状况,女性丰富的心灵世界往往能够更好地彰显孤独的深刻感受,但是余华对于女性形象的生动描述也是比较缺失的,《在细雨中呼喊》中女性也往往都是以配角的形象出场,孙光林的母亲在儿子被送走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挣扎,孙光林对母亲似乎也没有任何的情感眷恋,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孤独意识的体现,体现了余华开始对这些人物的孤独给予关注。
(二)深刻阐释孤独的意义
余华喜欢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来展现孤独,重在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展现人物难以控制的孤独境地。从余华的作品中或许很难见到一些景物描写,因此当小说中出现一些景象描写的时候必定包含了一定的意义。比如余华小说中所出现的昏黄的光线、摇曳的雨滴等往往加重了人物形象的沉重感和孤独感,特殊的时代环境与余华的自身经历造就了他关于孤独意义的独到见解。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理解余华在 《在细雨中呼喊》中所表现的孤独意义:一是令人痛苦、难以摆脱的际遇孤独,比如在 《在细雨中呼喊》中因无爱家庭以及失败婚姻引致的孤独;另一种是源自于精神领域高层次的孤独,这种孤独在经过一定程度的转换之后可以引导我们直面孤独和享受孤独。余华小说正是从他个人的际遇出发表达了在孤独状况之下乐观向上、享受孤独的心态,对孤独的意义和人性的认知展开了深刻的描述。
孤独其实只是一种情绪表现而已,孤独是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时代病和文化现象,余华的小说所展现的孤独意识也警示我们孤独是无处不在的,对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以正确的态度直面孤独,以孤独重塑我们的道德和生命力量,让我们在生命道路之上学会享受孤独,余华也正是在孤独的润土之下平凡真实地生活,并挖掘了孤独意识的深刻意义。
[1]程蕊.成长叙事与疗伤——《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成长主题分析[J].文教资料,2012(11).
[2]王首历,竺琼.纷扰的《兄弟》与暧昧的余华——2007年余华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田雪隽.论余华的早期小说创作与第一次创作转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4]王世诚.《在细雨中呼喊》对余华创作的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12).
李晓洪(1965— ),男,四川武胜人,文学学士,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