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晓峰《三个矿工的遗嘱》书写的当代底层文学小说

2014-07-13

短篇小说 2014年5期
关键词:矿工底层遗嘱

刘 舸

张晓峰《三个矿工的遗嘱》书写的当代底层文学小说

刘 舸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农民工以及城市底层劳动者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自己的一份光热和力量,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每日与苦难做伴,以艰辛为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书写着别样的人生。随着这个群体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他们,用笔触记录下这些底层人物的酸甜苦辣,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当代劳动者的形象。由于描写这些底层劳动者艰难生活的作品呈现出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于是开始有人将这类主题的小说称为底层小说,这类小说表现最多的就是作品主人公的苦难以及逆境中人性的美。当代作家张晓峰的短篇小说 《三个矿工的遗嘱》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将就 《三个矿工的遗嘱》来浅析当代底层小说的苦难书写。

一、底层小说的概念理解

虽然当代有很多人把描写底层人物苦难人生的小说称作底层小说,但是就巨前的评论界来看,还没有对 “底层小说”这一概念进行过清晰明确的定义。针对这一概念,不同的评论家仍持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底层小说不管从写作风格的现实性来看,还是从写作主题的底层化来看,都与我国现代文学中的传统左翼文学有类似的地方,因此这些评论家认为底层文学与左翼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这种新兴的小说类型其实接续的就是左翼文学的风格特点,是左翼文学在当代的书写。还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大部分底层小说的描写对象都是当代的一些无产者,这些作品的作家都是怀着一种对于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关怀与尊敬的心情来进行写作的,于是可以将底层小说视为是当下经济飞速发展下的无产者写作。

当然,除了这两种评论,还有把底层小说看做是伦理写作等不同意见的,在此,本文在分析 《三个矿工的遗嘱》之前,重点介绍一下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晓华先生对于 “底层文学”的理解。王晓华认为,关于底层文学的理解,最关键的是对 “底层”的深层定义,在他看来,“底层”包括三层概念含义,即政治意义、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首先,底层文学最基础的就是它的政治学意义,底层文学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属于权利阶梯最下端的那部分群体,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保护体制,因此,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还很难找到能够保护自己利益的方法,与此同时,这些劳动者自身也还未形成自觉寻求自我权利的习惯;其次,是经济学层面的意义,由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远没有在市场经济中博弈的资本,因此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维系着最低限度的生存的需要;最后,是文化层面的意义,这些苦难的劳动人民大多数都没有高学历和高能力,他们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基于这个层面,他们需要有人来为他们代言,这是底层小说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最为重要的原因。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在以底层弱势群体为主人公的底层小说中,苦难几乎成了它的全部主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透过底层文学的苦难书写,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人性当中的真善美,作品苦难的背后流露的是人性之光,这也是底层文学最为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二、小说 《三个矿工的遗嘱》苦难主题下的人性之美

短篇小说 《三个矿工的遗嘱》描述了三个矿工在井下作业时不幸被困于井底,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用手机记录下自己遗嘱的故事。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三个矿工在死亡面前表现出了一种对于生活与生命的留恋与不舍,通过他们的 “遗嘱”流露出了这三位主人公对于亲情、爱情的眷恋,对诚信、责任等人性中美好品质的坚守,读来感人至深。在这篇小说里,主人公李广顺、田宁和老赵三个人是常年作业于井下的矿工,在一次工作中,由于矿井的巷道里突然冒水,把这三个工人逼到一个狭窄的空间与世隔绝,在生还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情况下,经历过最初的恐惧与焦虑之后,三位工人在死亡面前平静而坚毅,他们用手机录下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遗言,从他们的话语中流露出了人性最原始的美好。文学中的人性是作家在经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之后塑造出来的,它是构成作品艺术魅力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在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中,有关人性的精彩书写是最为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内容。因此,描写真切而又形象的人性是很多作家毕其一生追求的巨标。在 《三个矿工的遗嘱》中,作家张晓峰在写到 “老赵”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故事的开头,在三个工人就要生还无望的时候,李广顺提议给各自的家人录下遗嘱,这时的“老赵”首先想到的是却是钱,他问李广顺 “你说咱要是死了,矿主能赔咱多少钱?”这样一句话,让读者感到主人公老赵就是一个爱财如命,甚至是把钱财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的人,这不免让人有些反感和生厌。但是在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中,老赵却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孩儿,你爹没本事……你用你爹的抚恤钱给还上吧。”简单的道理成就了一个普通人在死亡面前的责任和勇气。这种爱与责任、顽强与勇气,使底层民众的生活在困顿中获得了诗意,读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主人公老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想着念着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还清家里的债务,更重要的是,他要儿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抚恤金去还上这一份份沉重的债务,他坚守的只是一份无愧于自己和他人的诚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正处在急剧转型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此起彼伏的矿难、看病难等,每一个问题都折射出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每一次书写都是对这些弱势群体生存环境与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但是,不管生活是如何令人心酸,不管贫穷与困苦是如何折磨着许许多多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都没有因此而颓废、堕落,尽管底层生活的艰辛日日夜夜都在困扰着他们,可他们仍旧是默默地承担起自己肩上那一份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苦难在她们的肩上幻化成为一种力量与动力,推动着他们不断地向前行进。梦想之于他们可能太过奢侈,可是仍旧有很多很多的底层劳动者在沉重劳作的同时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储藏着自己那怀揣了许多年的梦想,并且一直为此奋斗着、挣扎着。这是一种令人动容与钦佩的生活态度,他们对于生命的信念和坚持足以让很多乘坐香车宝马的人汗颜。苦难给予底层劳动者的是精神的坚韧。

我们不能够以同情的眼光去打量这些底层劳动者,因为就在我们开始同情的时候,就已经对他们产生了误解与歪曲,我们就已经把自己定义在局外人的立场,以审视者的眼光去施以所谓的同情,这是不平等的。作为一个正义的劳动者,不管收入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每个人都是生来平等的,都拥有爱人与被爱的权利。那些底层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铸就的是坚定的生活信念,物质的困顿给予他们的是坚韧的精神和朴素的认识。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小说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表达,是作家对生活独特感受的表达,笔者想,在 《三个矿工的遗嘱》里,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深藏在这些底层劳动者心里的朴素信念,通过这三个平凡而善良的小人物,写出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透过苦难所折射出来的信心与力量是苦难带给我们的最高意义。

三、对 《三个矿工的遗嘱》等底层小说的客观评判

从 《三个矿工的遗嘱》看当代底层小说,不管是内容还是写作手法,我们从中都可以看到许多新时期文学的影子。综观新世纪以来的底层小说不难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苦难主题已经明显超越了新时期小说,相比于新时期小说的虚幻的知识分子的架子,新世纪底层小说更具有平民精神,它所蕴涵的苦难主题更贴切真实的生活,更能反映出人性的真善美,作品所透露出的对于现代性的精神追问亦是新时期小说所欠缺的。当然,毫无疑问的是,作为一篇优秀的小说,它的意义绝不在于仅仅批判或者反映现实,它带给读者的应该是深沉的思考与无限的精神诉求。虽然从巨前来看底层文学在写作艺术上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写作手法与技巧也还不能与新时期文学相媲美,或者可以说,底层小说的写作还尚未成熟,艺术旨归上还尚属粗糙,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批判它的真实性与现实性,更不能以单纯地对纯文学的要求来苛求它,相反,我们应该看到底层文学作为当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追问,它的文学性追求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也可以算作是对纯文学的补充与发展。底层文学的苦难主题并不仅仅意味着苦难,它更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希望与价值,从 《三个矿工的遗嘱》中我们可以发觉到普通生命的存在之光,同时,在其他许许多多底层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这些作品的苦难意味背后是人性的真善美,正是这些美好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暖与光亮,才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安慰。

[1]闰建华.当前底层小说写作的价值与局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2]丁智才.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J].当代文坛,2005(01).

[3]杨剑龙,薛毅,钱文亮.底层生存与纯文学:面对时代的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2).

[4]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文艺争鸣,2005(03).

[5]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J].文艺争鸣,2004(03).

刘舸(1968—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中共唐山市委党校科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文、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矿工底层遗嘱
Voci,Paola.China on Video:Small-Screen Realities
逆流而上的矿工兄弟
遗嘱人立了多份遗嘱,最后应该以哪份为准
The New 49ers
万元遗嘱
写了遗嘱却“无效”,怎么办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在底层
略论“底层”
找到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