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链分工、产业不完全转移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研究

2014-07-12任金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450015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附加值分工价值链

■ 任金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 450015)

产业不完全转移与价值链分工

(一)产业价值链与价值链分工

价值链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项活动的集合。由原材料作为投入开始,直至产品出售给顾客为止,期间所有的增值活动都包括在价值链中。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要求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产出附加值也不同。微笑曲线将产业价值链分为三大环节,位于两端的研发和销售为高附加值环节,而中间的加工组装则属于低附加值环节。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价值链分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国际分工主要是产业间分工和水平型的产业内分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需求重叠理论等新贸易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分工和贸易模式。然而近些年,国际分工又出现了产品内分工,其本质是产业内价值链分工。当产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链分割生产成为可能时,由主导企业对价值链进行分割,只集中精力、发挥优势占有价值链的某一环节,进而获得该环节的市场份额和分工利益,然后,将其他环节进行分割出去,通过区位选择分解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完成,从而形成国家间的价值链分工。

表1 协方差检验结果

(二)价值链分工与产业的不完全转移

产业的完全转移是指国家性或地区性的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转移,而非价值链某个环节或某个企业的孤立转移。产业的完全转移在产业转移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中比较突出。第一次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纺织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日本等后发国家转移,自己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二次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等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自己集中力量发展精密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两次产业转移均是产业的完全转移。

产业的不完全转移指主导企业借助对外投资、外包等方式通过对价值链分割使得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发生地区间的转移,并非价值链的整体迁移。产业不完全转移使得很多跨国公司实现了研发、销售和生产环节在地域上的分离。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将连续的价值链条分割为诸多片段,在空间上离散于不同的国家,以实现企业总体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引发产业价值链某些环节的转移。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属于不完全转移。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将价值链中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此背景下,承接地承接的仅是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企业只专注做好某一环节(甚至某零部件)即可,并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三)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承接地面临的产业价值链升级问题

近三十年来,我国积极承接了产业不完全转移,承揽了很多国际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融入了相关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此轮国际产业转移最大的受益国之一。然而,在产业不完全转移背景下,承接地只是承接了产业价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环节,由低附加值环节向价值链两端的攀升是承接地,包括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关于承接地能否自动进行产业价值链升级,学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一种认为承接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会自动实现本土企业的价值链升级(Gereffi,1999)。另一种认为承接地通过承接产业的低端环节,很难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与本地区本土企业联系过少,缺乏联动协调发展(humphrey,2004)。这些研究提醒我们研究承接产业不完全转移中,要注意如何突破承接地对“低端环节” 的路径依赖。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中29个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国际产业不完全转移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当前的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承接国际产业不完全转移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产业不完全转移下,价值链是否升级可用承接地所处价值链位置的变化来衡量。价值链分工位置不同,产业利润附加值不同。借鉴简小彬(2013)的做法,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反映一地区产业价值链分工的位置是否增加,以及是否因国际产业转移而提高。本文研究目的是从行业角度测度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此把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本区分为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在进行参数估计时,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得到如下模型:

表2 混合回归模型结果

LnPROFIit=C0+C1lnFDIit+C2lnDIit+C3lnLit+ C4lnTECit+εit

价值链是否攀升,主要体现在产品附加值的高低,本文选择指标PROFI产业利润用来反映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状况;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承接国际产业不完全转移的主要形式,由此选择外资FDI表示国际产业转移。此外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还受国内资本投入DI、劳动力投入L以及技术投入TEC的影响。其中,FDI为解释变量,DI、L、TEC为控制变量。i表示行业,t表示年份;C0表示常数项;本文对所有变量均取对数,系数C1、C2、C3、C4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弹性关系;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本文选取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万元产值利润率来代表PROFI,通过统计数据工业总利润和工业总产值计算而得;FDI采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外资数据;DI采用统计数据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资金总计减去外资得出国内投资;L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表示;TEC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表示。本文采用了2007-2012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2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和分析都是通过Eviews6.0计量软件来完成的。在实证中,对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处理,以消除异方差影响。

(二)实证分析

在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时,首先检验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还是混合回归模型以及模型中应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检验样本数据适用于哪种面板数据模型,经常使用的检验是协方差检验和hausman检验。协方差分析用于判断系数与截距是否可变,Hausman检验用于识别面板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采用Eviews6.0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协方差检验结果选择混合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同时,由于混合回归模型即该模型中的截距是相同的。因此不需要再做hausman检验。

由于样本有29个横截面单元,时间段只有6期,所以在回归时采用的是横截面加权,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模型的拟合效果来看, 该模型较为理想。方程通过F检验,表明该模型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调整后的R2为0.70463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反映该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如下回归方程:

LnProFIit=-3.129241-0.152784ln FDIit+0.334444lnDIit-0.254602lnLit+3.04LnTECit+εit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转移对产值利润率提升的弹性为-0.152784,显著性概率为0.000,说明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由于承接产业不完全转移,我国制造业绝大多数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劳动密集型环节,所以国际产业转移并未提升我国在产业价值链的位置,并且有强化低端趋势。

控制变量国内资本对产值利润率提升的弹性为0.334444,显著性概率为0.000,说明国内投资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国内市场扩大和竞争激烈的趋势下,国内制造业由于接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购买机器,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当前国内资本反而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

其他控制变量劳动力对产值利润率提升的弹性为-0.254602,显著性概率为0.000,说明劳动力投入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仍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不完全转移有关,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比较廉价,大量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被转移到我国,所以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仍聚集在这些环节,并没有提高我国产品的附加值,反而会强化锁定这些环节,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起到了负面作用。控制变量R&D对产值利润率提升的弹性为-0.002163,显著性概率为0.8846,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R&D对产业价值链攀升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技术发展缓慢有密切关系。

结论与启示

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我国难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自动升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承接国际产业的不完全转移,由于“按订单”被动生产,既不接触市场,也不涉及研发,对我国产业价值链的提升至今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假设我国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自动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升级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另辟新径,探寻价值链升级路径。

发挥国内市场作用,推进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有序攀升。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国内资本对制造业的价值链升级有显著性地促进作用,主要原因与重视国内市场有关。这也启示了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作用,促进制造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性能等要求也随之提高,外向型企业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建立品牌并进行维护,逐渐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待习得经验后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此外,重视国内市场将会使更多的国际产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目的的转变将促使产业转移主导方重视市场需求,由此研发和营销环节的转移就会随之加大。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助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技术要素对价值链攀升并没有显著性地影响,劳动力投入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与我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密切相关。这说明仅依靠资本投入和廉价劳动力,只能实现低的附加值,并不能实质性地助推我国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和获取高附加值。而事实上,价值链高端是研发设计环节和营销销售环节,要求技术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助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1.刘志彪.国际外包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济问题,2009(1)

2.简小彬,周敏.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1)

猜你喜欢

附加值分工价值链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附加值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经济附加值EVA的测算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