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7-12黄卫华邱增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类似物胰岛素泵晚餐

黄卫华 邱增新 曾 鑫

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卫华 邱增新 曾 鑫

目的 分析初诊 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较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临床效果

胰岛素泵为一种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主要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1]。基于初诊 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解析初诊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男47例,女37例;年龄为27~60岁,平均年龄为(43.53± 1.24)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2 ±0.13)年;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空腹血糖为10.0~15.0mmol/L的患者;③糖化血红蛋白为9.0%~12.0%的患者[2]。

1.3 排除标准①近期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②具有心脑血管、肾及肝功能不健全的患者;③近期做重大手术、出现严重感染及心肌梗死等急性应激事件的患者;④不同意参加研究的患者等[3]。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在三餐前15min皮下注射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依据患者体重确定患者使用药物剂量,初始计量为0.4~0.6IU/kg,其中,50%为甘精胰岛素剂量,50%为门冬胰岛素。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进行治疗,胰岛素泵治疗时选取患者脐两侧皮下组织为置泵点,通过连续导管及皮下埋置针头持续输入门冬胰岛素,依据患者体重确定患者使用药物剂量,初始剂量为0.4~0.6IU/kg,基础量用小时做单位持续皮下输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6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两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较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s),n=84]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s),n=84]

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早餐后血糖(mmol/L) 晚餐后血糖(mmol/L) 睡前血糖(mmol/L)治疗组 治疗前 12.24±2.13 8.01±2.03 14.31±3.12 13.52±3.52 11.15±4.31对照组治疗后 5.74±1.13 7.74±2.31 6.82±1.65 6.62±1.35 6.23±1.14治疗前 12.94±2.31 7.89±2.31 14.95±2.75 14.13±2.67 12.24±3.12治疗后 6.92±2.24 7.62±2.81 7.13±2.21 7.51±1.34 7.31±2.1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4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7/42)。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多可起到一定疗效[4]。胰岛素泵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时效果显著,其为一种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模拟正常胰腺分泌模式,持续向患者机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进食前再按照需要输入负荷量,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5]。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痛苦,提高患者运动自由度,增加进食量,减轻心理负担[6-7]。门冬胰岛素具有峰值高、起效快、显著降低餐后高血糖、使用方法灵活及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优点,且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为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制剂,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长期改善患者血糖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因此,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采用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同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杨桦学等[6]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因此,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值得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1] Motshakeri,M,Ebrahimi,M,Goh,Y.Sargassum polycystum reduces hyperglycaem ia,dyslipidaemia and oxidative stress via increasing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3,93(7):2378-2379.

[2] 汪江波,俞冬梅,孙海燕.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4): 68-69.

[3] 周泽华,况小璐,肖蓉.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人胰岛素类似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观察[J].重庆医学, 2006,35(10):890-891.

[4] 杨俊,杜亚丽,席艳格.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59-160.

[5] 高丽红,郭蔚莹,刚晓坤,等.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30(8):1136-1137.

[6] 杨桦,张丹丹.胰岛素泵短期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9):6114-6115.

[7] 张晓亚,孙良阁.早餐或晚餐后服用二甲双胍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及安全性初步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 40(20):68-71.

[8] 司拥军.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40-41.

R977.1+5

A

1673-5846(2014)05-0062-02

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200

黄卫华,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类似物胰岛素泵晚餐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一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含量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我做晚餐
晚餐怎么吃?
健康晚餐“四不过”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最后一次晚餐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