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
2014-07-12吴琳
吴琳
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
吴琳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的作用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外科手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无不良反应发生,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无痛率更高, 且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前者, 麻醉效果更好。结论在临床外科手术中, 瑞芬太尼效果更好, 应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麻醉科;外科手术;瑞芬太尼;芬太尼;临床应用
在现代手术中, 麻醉有效与否对于治疗程序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意义。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 效果较好[1,2]。为研究更好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本院分组采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麻醉, 对比两者的效果, 以探讨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之间于本院进行手术100例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 包括67例男性和33例女性, 年龄在22~65岁之间, 平均年龄41.3岁。随即将患者分为每组50例的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方案手术类型等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可比性。
1. 2方法及评价指标 患者术前6 h内禁食水, 并给予10 mg地西泮和0.5 mg阿托品的肌内注射, 事先已行常规术前检查, 患者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未出现异常。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 麻醉时给予3.0 μg/ml芬太尼, 2 mg/ml作为诱导, 手术过程中密切监视患者血压、呼吸以及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数等指标, 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药物浓度。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浓度分别为6 ng/ml和3 mg/ml, 术中丙泊酚浓度维持在2.5 μg/ml左右, 并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进行调整。对患者于手术及术后表现进行评分, 若手术顺利, 麻醉效果好, 术后无明显疼痛, 评为优;若手术较为顺利, 术中出现少量肢体活动,术后有可忍受疼痛, 视为良;若手术不顺利, 术中患者肢体频繁活动, 且术后剧烈疼痛, 视为差。
1.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资料数据以( x-±s)表示, 技术资料数据以中位数四分区间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法检验差异,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 未见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更好, 术后无痛比例更好, 有46例评为优, 优良率为98.0%。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n(%), %]
3 讨论
临床麻醉是现代外科手术的标准程序, 也是其手术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麻醉有效与否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手术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3]。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是当前临床手术中最常采用的麻醉药物之一, 这是一种受体激动剂, 可快速有效的使患者陷入麻醉状态同时不损伤脑神经, 且对术中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影响较小, 因而适用于全身麻醉, 得到广泛应用。但却可能使患者产生苏醒延迟等副作用, 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着较大影响, 还容易在患者体内积累[4]。
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使用则无上述缺点, 且见效快、镇痛强。同时半衰期较短, 不必担心其在患者体内累积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且对患者心率、血压等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患者术后苏醒快, 术后疼痛轻微, 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本文中对两种麻醉药物效果进行对比,证实了上述观点, 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 瑞芬太尼是一种总体而言效果较好的麻醉药物, 对患者伤害少, 效果稳定, 具有极高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1] 谭建强, 王迎虎, 玄光日.瑞芬太尼药效学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河北医药, 2009, 31(21):2973-1975.
[2] 殷占君, 王世民.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 2013, 34(12):2260-2261.
[3] 孙文孔.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临床应用.世界临床医学, 2013(4):226-227.
[4] 张祥钰, 董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90-92.
464300 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