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2014-07-12梁晓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病缺血性

梁晓娜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梁晓娜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通过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 观察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神经行为评分, 观察患儿吸吮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一定程度上升, 但是观察上升幅度更大, 且观察组的吸吮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77.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促进神经行为恢复以及患者症状改善, 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疗效

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绝大部分是由于宫内窒息所引起, 小部分是由于先天疾病造成的[1]。患者主要表现出意识模糊、肌张力增加、脑水肿以及惊厥等症状, 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准确诊断并予以有效的治疗十分有必要[2]。常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并不显著, 随着高压氧治疗在脑卒中、脑瘫以及各种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取得的满意疗效, 也逐渐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本文选择于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通过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以及头颅CT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1例;年龄1~2岁, 平均(1.3±0.7)岁;病情:轻度16例, 重度22例, 重度7例;观察组中男23例, 女22例;年龄1~2岁, 平均(1.4±0.6)岁;病情:轻度17例, 重度23例, 重度5例;患儿主要存在意识模糊、肌张力增加、脑水肿以及惊厥等症状,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 1次/ d, 连续7 d;若有感染患儿加用抗生素, 脑水肿脱水后加静点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静脉滴注, 预防胃黏膜病变及溃疡性出血, 另外给予营养支持与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入院时立刻行高压氧治疗, 压力则控制在0.15~0.20 MPa之间, 加压15 min、稳压25 min、减压10 min左右, 氧浓度控制在75%左右, 每天高压氧治疗1次, 治疗3~4周。

1. 3指标与疗效 ①指标:首先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变化情况, 并观察患儿吸吮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②疗效: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意识、肢体功能等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减轻, 意识、肢体功能有所好转但是仍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无效:上述症状无进步性的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组间对比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一定程度上升,但是观察上升幅度更大, 且观察组的吸吮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77.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神经行为评分以及相关指标比较( x-±s)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在围生期发生窒息而导致脑组织缺氧[3]、缺血而造成的症状表现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产生严重的神经后遗症甚至死亡。近些年, 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等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5], 很大程度上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受到了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的重视[6]。

近些年, 高压氧治疗的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日益推广[7], 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高压氧治疗增加患儿的血氧含量[8], 改善脑组织以及各重要脏器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有氧代谢, 利于能量的产生、修复受损细胞,很大程度降低颅内压与缓解脑水肿症状, 恢复意识[9];同时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以减轻自由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起到保护神经系统的[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神经行为评分、吸吮反射恢复时间与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表明了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优越性。

综上所述, 常规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促进神经行为恢复以及患者症状改善, 疗效确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

[1] 孔令霞, 常永霞, 许津莉.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机制的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 20(3):88-90.

[2] 胡永善, 朱玉莲, 杨佩君.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17(4):215-217.

[3] 刘爱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新进展及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21):24-26.

[4] 黄电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当代医学, 2011, 17(21):118-119.

[5] 马梅花.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高压氧舱治疗与护理.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4):188-189.

[6] Simmonds J, Grundy N, Trompeter R.Long-term steroid treatment and growth:a study in steroid·dependent nephritic syndrome.Arch Dis Chlid, 2010, 95(2):146-149.

[7] 高艳.高压氧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6):286-287.

[8] 刘英华, 潘炳灿, 王淑玉.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1):167-168.

[9] 熊柳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15):87-88.

[10] 刘光磊.高压氧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35例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4):459-460.

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病缺血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