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监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4-07-12刘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9期
关键词:降钙素机体病情

刘华

·临床医学·

肺炎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监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刘华

目的探讨肺炎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以6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机体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进行测定, 时间分别为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1周, 再根据患者的治疗成效将其分为治疗组(即好转)和对照组(即无好转), 再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机体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以上68例肺炎患者在接受1周的治疗之后, 病情逐渐好转的有45例, 而剩余的23例肺炎患者仍处于无好转状态, 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可见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 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也呈逐渐下降的状态, 反之, 无好转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则呈逐渐递增的状态,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肺炎患者的过程中, 可以将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作为评价治疗成效的参考依据。

肺炎;血清降钙素原;监测水平肺炎目前在我国的临床发病率较高, 患者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 且反应迟缓, 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 使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常常发生误诊等情况, 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经大量研究显示, 血清降钙素原作为人体的一类物质,其水平的高低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情况起到很好的判定, 由此可见, 该类物质对肺炎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本文将以68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肺炎的发展和预后情况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以6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机体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进行测定, 患者的年龄在35~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6.3±3.5)岁, 其中男性患者41例, 女性患者27例, 并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即患者身体发热38℃以上, 并且有肺部湿啰音, 伴随着进展性或者是新发生的肺部浸润病变, 临床表现为咳痰、咳嗽、脓痰,胸痛或伴随或不伴随, WBC值在10×109/L以上。并且排除真菌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结核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1. 2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 于接受治疗的前1天对所有患者进行机体血清降钙素水平的测定, 测定的方法是于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肘静脉血的采集, 容量为3 ml,并将其置入添加剂试管中和进行离心处理, 对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测量借助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1]。在接受治疗1周之后, 再次进行血清降钙素水平的测定, 同时对治疗成效进行评估。

1. 3疗效评估标准 病况好转: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 胸痛、咳痰和咳嗽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并且炎性病灶消失。无好转: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 各项情况均无改善的现象, 甚至成恶化的趋势。

1. 4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机体血清降钙素用水平借助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 以t检验组间差异,以χ2检验计数资料, 当P<0.05的情况下, 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上68例肺炎患者在接受一周的治疗之后, 病情逐渐好转的有45例, 而剩余的23例肺炎患者仍处于无好转状态,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可见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 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也呈逐渐下降的状态, 反之, 无好转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则呈逐渐递增的状态,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有显著差异性,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分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水平变化( x-±s)

3 讨论

血清降钙素原是由人体的甲状腺C细胞合成, 在正常人的机体中, 水平保持在0.05 ng/ml以下, 当机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癌性发热、病毒感染或者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情况下, 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亦或是改变不明显。但是当机体发生败血症的时候, 就会导致血清降钙素的水平快速上升, 达到1000 ng/ml以上[2]。因此,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常常将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水平作为判别疾病好转与否, 或者是判别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疾病、非细菌感染和细菌感染以及局限性感染和全身性感染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发展处于动态, 因此, 对疾病预后情况的判定以血清降钙素原的初始水平测定值作为依据是无法实现的, 而是应该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据临床调查研究显示, 对于肺炎患者而言, 当病情逐渐好转的情况下, 也会促使炎症因子和毒素减少, 进而也使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也随之降低。在以上调查研究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水平差异显著, 并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而以上研究结果则与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处。学者陈社安等通过相关研究得出, 患者随着感染程度的逐渐加剧, 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则越高, 由此可见, 患者的病况严重程度与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成正相关性。

在进行细菌感染监测的时候, 对生物标记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既能够对感染的程度进行鉴别, 同时还能够检测到细菌感染, 基于以上要求, 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试验证明,血清降钙素原的半衰期为24 h, 对病情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反应, 当患者的病况逐渐好转的情况下, 其水平也会随之下降,直至0. 5 mg/ml 以下。通过以上调查, 作者大胆推测, 0.5 g/L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能是判别肺炎患者治疗成效的重要指标[3]。当临床上测得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则说明患者的组织器官遭受炎症因子和细菌毒素的损伤较为严重, 继续发展的情况下, 患者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情况, 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过程中, 必须对患者机体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进行密切的监测, 当患者的机体血清降钙素原在几天内呈持续性上升的情况下, 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综上所述, 在后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针对肺炎患者应该加强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 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情况作出及时准确地判断, 进而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治疗期间, 不能只以血型降钙素原的水平作为肺炎疾病预后和发展的情况, 其主要是因为患者为机化性肺炎或者是风湿性疾病的情况下, 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变化与肺炎患者具有相似处, 为了有效的避免临床误诊和误治现象的发生, 必须联合其它临床监测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有效的鉴别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 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基于以上研究数量的有限性, 在后期的临床治疗和实验中,仍需采集更多的样本来论证该结论, 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曾雪峰, 陈锋, 刘楠, 等.降钙素在指导慢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22): 4093-4095.

[2] Schuetz P, Amin DN, Greenwald JL. Role of procalcitonin inmanaging adult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Chest, 2012(141): 1063-1073.

[3] 陈社安, 李炜煊, 麦爱芬, 等.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4): 416-417.

276100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机体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