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中的兴衰历程
2014-07-12南京艺术学院210013
(南京艺术学院 210013)
让我们粗略的翻阅一下印刷着各个时期艺术作品的小册子,不难发现,不管是博物馆的,画廊的,还是个人的作品,就如同那收藏在博物馆的动物化石,植物标本一样,对我们讲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明和地域风情。丹纳曾经这样提过,“只要翻阅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亡的”。如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决定着动植物的出现一样,精神方面的气候,它的变化也决定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艺术品的变化。历史中的各个动乱时期,不论是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亦或是外族的侵略带来的战争,无一不会改变当地人的精神风貌,作为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作品,也就会随之改变。当然反映当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会随着社会的动荡逐渐形成,然后随着社会的稳定、繁荣走向主流,迎来它的鼎盛时期。势极必反,伴随着社会的衰落和灭亡,这种艺术风格逐渐的走上没落。随之而来的,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登上主流舞台。就这样你方演罢我登场。艺术也跳不出这个“生死”的规律。正如瓦萨里在他的《名人传》第一部分的序言中,明确的介绍了这个隐喻,他说:“和人体一样,都具有这个事实,它们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但艺术风格不同于生物,它不会死亡——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是随着一个新的动荡期出现,被新的艺术风格所并容,或者是退出主流,被少数人所坚持。
一种风格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管是形式的变化,还是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艺术风格的变化。正如希腊艺术和罗马艺术我们粗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要真正的研究后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所要表现的内容却是如此的不同:希腊人追求理想,罗马人注重写实。在那个动荡的希腊化时代,罗马人用暴力征服了希腊,却被希腊人的文明所征服。
荷兰人民凭着顽强和勇敢推翻西班牙的统治,与英国势均力敌作战,在这期间逐渐成为欧洲最富庶、最自由、最繁荣发达的国家。就是这个时期荷兰的绘画也走向了兴盛,不论是维米尔的居家小情调,还是伦勃朗纪念碑式的气魄。都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然而进入十八世纪随着荷兰在国事上的颓唐,荷兰绘画也随之没落。
又如20世纪之后,人们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社会革命后,形成的现代主义,亦或是空前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美苏冷战之后,形成了今天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去看人类文化的发展,全面地否定传统的艺术观念。
当然一种艺术风格的变化不是像暴风雨一样,来的凶猛去的及时。不管是哪一种艺术风格,无论是被融入新的艺术风格,还是被新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而退出主流,它都不会随着民俗风情、社会性质的消亡而消失。虽然古典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古典时期的风格还是被用到家装,学院的教学等等,它并没有随着古典时期而消亡。
为什么社会环境的变迁会引起艺术的变革,它们之间的切入点是什么。其一,不同的地貌孕育着不同的生物,不同的地域也孕育着不同类的人种。作为生活在这其中的一员——艺术家们也逃不出这历史的“枷锁”,毋庸置疑,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们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爱好和兴趣,促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社会的动荡可能带来民族之间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是以征服为前提的,征服就带来文化的入侵。这种入侵促使人们无意识的,或者在被迫的情况下去接受外族的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在当地的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习俗上还是在精神生活上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引起文化的共融,或者文化的侵略。其二,社会动荡也可能是由于大众意识形态的改变,正如法国大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引发的动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外在表现形式的艺术,也必然会随之改变。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同样是这些大众的一粒米沙,无一例外的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通过声音、语言、色彩亦或是其他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当然每种现象都有它的例外,艺术风格随着时代变迁而革新这种现象也不例外。宗教艺术就是一个例外。中国佛教的风格形成于北魏时期,然而南北朝时期却是佛教在中国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宗教的特性有关,宗教是一种精神的依托,所以生活在战乱时期的人们就会以宗教为精神力量,逃避现实的无奈和绝望。
可是无论怎样都有这样一种艺术现象存在:那就是在社会的战乱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改变,表现这种改变的新的艺术风格也开始逐渐形成,当整个时代进入和平时期的时候,这种艺术风格也会登上主流的舞台,可是万物均有其必然的规律,事物走上鼎盛必然会走向衰落,所以艺术风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随着时代走向衰落。与事物不同的是一旦形成,艺术风格就不会完全消失,而是退出主流找到适合其生长的空间——融入新的风格,亦或是被少数人所坚持。
社会的衰落必然带来社会的动荡,这样在旧艺术风格走下主流舞台的时候,新的艺术风格便会应运而生。这就是本文所述的,随着社会放荡、和平、再动荡、再和平,随着意识形态形成的艺术风格产生、兴盛、没落、新艺术风格产生的一种现象。
参考文献:
[1]丹纳着,傅雷译本.《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斯塔夫里阿诺斯着,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