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山小调》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

2014-07-12施亚丛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066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
关键词:沂蒙山咬字韵母

施亚丛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0)

山东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总的来说,山东民歌的种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其中,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是小调。《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小调的一个典型代表作,在山东可谓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本文从背景简介、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三个方面对《沂蒙山小调》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

一、背景简介

(一)创作背景

《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来源于作者灵感的迸发。1940年是沂蒙山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时代。外有日本鬼子的反复扫荡,内有国民党反动势力破坏我军革命根据地。我军除了运用武力解决之外,还利用文艺宣传作为舆论武器,给反动势力造成压力。《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沂蒙山小调》原名叫《反对黄沙会》。当时的《沂蒙山小调》还没有定型。建国以后,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经过群众不断地加工、润色,只保留了原作前两段歌词。改编后的《沂蒙山小调》在第三、四段歌词中增加了赞美沂蒙山五谷丰收和歌颂共产党的内容。此时,《沂蒙山小调》才得以定型。《沂蒙山小调》虽然只有两句旋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更加焕发自己的光芒。

(二)作者简介

《沂蒙山小调》是作词家阮若琳、作曲家李林,共同创作的一首山东民歌。

阮若琳(1921—2001),祖籍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人。曾参加北平“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随着北平沦陷,到晋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在这七年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沂蒙山小调》。退休后,她又创作了很多散文和著作。她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李林,1917年出生于沈阳,上海歌剧院顾问。1937年曾参加革命,1938年进入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后来,进入山东沂蒙地区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为中国的抗日音乐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艺术风格

(一)语言

1.方言

方言在演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方言的运用能体现一个地方独特的韵味。在《沂蒙山小调》中,每个乐句的旋律音高向下降,各乐句的后半部分下降较明显。整首乐曲乐句的落音规律是“2165”。形成这样的规律与山东方言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在普通话中的平声调,在山东方言中变成了去声调。在演唱的时候,通常把一声调的字演唱为四声调的字。如第一段歌词:“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这里“说”在普通话中读一声的“shuo”,在演唱时唱四声的“shuo”。“山”在普通话里读一声的“shan”,在演唱时唱四声的“shan”。“光”在普通话里读一声的“guang”,在演唱时唱四声的“guang”。这样的情况在《沂蒙山小调》中很多,就不一一赘述。

2.衬字

衬字的使用在山东民歌是必不可少的。衬字相当于山东人平时说的语气词。如《沂蒙山小调》中,每一句都出现了衬字“哎”。这个“哎”的使用,使演唱者唱出了《沂蒙山小调》里山东人豪爽、质朴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唱出了山东民歌的韵味,更具地方特色。

(二)调式、调性

《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的经典。从调式上而言,这首小调是加变宫的徵调式贯穿全曲。音阶是六声音阶12356。旋律线条多用纯四度,随后又级进进行。曲调从高到低,最后在徵音上结束。节拍以4/4为主,运用4/4的缓慢的节拍特征,将山东人民的质朴表现出来。

(三)旋律

旋律的优美使歌曲更具感染力。《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特征一共有四种。包括:向上四、五度跳进与向下二、三度的级进;向上二、三度级进与向下六度跳进;向下二、三度级进与向上跳进;向下跳进与向上跳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沂蒙山小调》采用了旋律线条向上跳进后转为向下跳进和级进,旋律线条向上级进后转为向下跳进和级进。这个旋律走向是山东民歌中比较典型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将山东浓郁的地方特色带给了观众。

三、演唱技巧

(一)呼吸

在歌曲前奏进入时,演唱者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呼吸状态,调动情绪,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例如在演唱第一句:“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时,第一个字和二个字之间有一个四度的跳进,在演唱这个四度跳进时,要注意呼吸的状态,气息下沉,喉头稳定。演唱的时候每个音都清晰流畅,保持在一个呼吸状态里,不要气息忽上忽下,造成音色不统一。在演唱“山上”时,这里是一个五度的跳进,也要注意呼吸的状态,只有有了正确的呼吸状态,才能更好地把作品的内容表现出来。

(二)咬字

咬字是演唱者与观众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演唱者咬字不清楚,就会让听众听不清楚,是不能打动观众的。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咬字。字的发音分为字头、字腹、字尾。字头指声母发音,字腹指韵母发音,字尾指归韵。在歌唱过程中咬字需要做到:首先,声母字头夸张。如《沂蒙山小调》第一句“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在演唱“人”时,先夸张字头“r”上牙与下牙轻轻合拢,舌头抵上牙阻气,然后将上下牙冲开爆发成声,同时快速过渡到韵母“en”;再如“蒙”字,应首先夸张声母“m”,上嘴唇与下嘴唇轻轻合拢,然后用气流将上牙嘴唇冲开爆发成声,同时快速过渡到韵母“eng”。其次,韵母的发声位置与喉咙、口腔的状态密切相连。如《沂蒙山小调》第二段歌词里的“绿”,韵母“v”是单韵母,发声时口型是合口呼。歌词“山”韵母“an”是鼻韵母,发生时候的口型是开口呼。由此可以看出,在咬字的过程中,声母与韵母的密切配合,才能真正的做到“字正腔圆”。

(三)情感

在歌唱的表演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是歌曲的表现力。歌曲的表现力可以理解为:“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从音乐开始的那一刻起,演员就要进入山东人的角色。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对于山东沂蒙山上秀丽的风光而感到自豪。于是,唱出了第一段歌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但足以把沂蒙山的秀丽风光表现的淋漓尽致。演唱者此时始终保持赞美沂蒙山兴奋的状态,特别是在演唱歌词“上”时,要把这里的下滑音惟妙惟肖的表达出来,让观众通过听觉来达到了解沂蒙山的风情。沂蒙山上不仅山美、水美,山上的畜牧业更是美不胜收。于是,唱出了第二段:“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演唱者在演唱这一段时要和上一段形成对比,在演唱的过程中,声音的力度稍弱,音量与音乐的情感表现浑然一体,达到情感自然流露的境界。沂蒙山上山水美丽,五谷丰收,人民欢喜,可谓人间天堂。演唱者带着对沂蒙山的热爱唱出了第三段:“高粱那个红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地满仓。在演唱这段时,力度和第二段差不多。沂蒙山之所以有这样丰收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是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好。于是,唱出了第四段:“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演唱者在演唱这段时的力度在第三段的基础上加强,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结语

《沂蒙山小调》以它优美的旋律反映出了山东沂蒙山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演唱者只有全面了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

[1]金铁霖.邹爱舒编著.《声乐教学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第1版

[2]李秋菊.浅析《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点.

猜你喜欢

沂蒙山咬字韵母
声母韵母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单韵母扛声调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盛大开园
歌唱的咬字艺术
民族唱法要适应民族语言的规律与特点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