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画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风格
2014-07-12刘洁怡大连大学美术学院116622
刘洁怡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116622 )
文人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兴起和发展的,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风格流派,产生于宋,成熟于元代。自1271年元朝建立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压迫性的民族政策和尚武的国风使元代汉族文人处境变得异常艰涩。面对屈身异族的统治,国已不国的残酷现实,在文人气节与道教隐逸精神的双重影响下元代文人选择放弃仕途,遁入山林,隐居避世。在“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感召下隐居旷野以求超脱豁达。这种归隐的精神,使得他们更为接近自然,远离工院的繁杂拘束,在绘画上更具超然洒脱之气。
一、“书法用笔”,讲求绘画的书写性
赵孟頫首开元代文人画风气,因元代社会的特殊性,当时的汉族士人只有较少一部分入仕为官,典型的代表为赵孟頫。其山水师王维,董源、巨然,再至李成、郭熙。由高古稚拙到繁复细密,由重色填写到淡墨写意,重气韵,提倡“复古”实为创作的手段,强调以书入画,书画同源,为元代文人写意山水画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
谢赫“六法论”中“骨法用笔”的提出,第一次把中国所特有的线的艺术以理论形式明确概括。至元代书法已将线条艺术发展得极为成熟。元画强调以书入画,造型的线不再是单纯的勾与描,而是用书写的线条;在物象的处理上以写代描,将笔法、笔意放于首位,绝去甜俗,用带有金石味道的线条,表现出一种单纯的审美趣味。用笔含蓄,空灵,反具象,与宋画有极大不同。以书入画,强调“写”的主观意识,是元代文人画笔墨技法的一个新的突破,在理论上肯定了书写性线条的独立审美价值。“书写性”线条成为评价画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水墨为上”,强调笔墨的单纯性
中国画发展至宋代,已初探自然风貌,洞察自然大观。至元代,画家这一群体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由宋代以画院画师为主的画家群体变为了以文人为主体的画家群体,这一根本性的转变使画家的创作目的由取悦君王变为抒发心性。这一创作目的的改变使绘画由原来的描摹自然变为抒发心性的自然,尤为关注意境的传达。山水画创作已由单纯描绘自然景观,上升为抒“胸中丘壑”,即由重装饰性,重写实变为了反装饰、反写实的“超再现艺术”。
这一时期绘画材料产生变革,以纸代绢。这一变化为笔墨趣味迅速发展提供了工具上的便利条件。元代书画用纸多为经过捶、浆处理的半熟纸,纸本表面略粗糙,吸水性较强,更易显现笔墨变化。通过线的流转变化,墨色的浓淡枯湿,计白当黑,更为主观,自然物象完全成为发挥个人意趣的概括形态。以运用水墨为主要技法的绘画风气至此居画坛统治地位。
三、诗书画印,丰富的画面表现力
文人画的审美以传统文化精髓为底蕴,于文学趣味见长。中国文人山水画中的文人气息主要由诗、书、画这三大基本艺术语言要素组成,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人,是元朝山水画家的一个更高要求。文人画的特征在元朝主要表现为对画面的诗意追求及文学趣味的极大突出。自古山水以质有而趣灵,吸引文人士大夫或诗或画。元代文人画家更是将诗、文、画、境相通,融合自身超然洒脱,闲淡悠适的心境和意趣,逸笔草草,写就胸中逸气。元文人有意识使题字成为整个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字题诗有时多打百字数十行,洋洋洒洒,令书法和绘画的线条美发挥极大作用。“元人工书,虽侵其位,弥觉其隽雅。”在画面上题字作诗,以诗文配合补充画面,而通过所提诗词文字内容,更增加作品的文学趣味和审美高度。书、画、印三者相得益彰,朱红印章平衡布局,活跃画面气氛,丰富变化,在黑白水墨画面中增添了鲜明色彩。
四、不求形似,状物言志
文人画兴起后,一改颜面,直抒胸臆,从具象中脱离,画家的审美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元以前的绘画特点是对世界可视物象的真实体现,而以倪瓒“逸气说”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则用“理”,彻底将高人逸士与普通画工区别开来。
以他的观点,作画只纯粹为“聊写胸中逸气耳” 。所以他作画只是个人心性的表达,主观意向超越现实状物,甚至别人视其竹“为麻为芦”也无所谓的,绘画不以迎合任何人为目的,只要能写出“胸中逸气”便达到创作意图。
山水画在政教伦理方面不如人物画表现的直观,因此山水画较之人物画形成和成熟要晚。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文人名士以文写志,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寄情于山林,出现以山水为题材的绘画。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和吴镇的“墨戏”美学指导思想,强调笔墨意趣,山石林木全成了发挥个人主观心性的手段。倪云林在这方面,可算是典型。他的画多以淡墨干笔皴擦,寥寥数笔,却又蕴含深远意味。几棵树,茅草亭和远岸浅丘构成绘画的主题,只有墨色,却传达出一种属于他的独特韵味。
[1]俞剑华编《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陈传席、刘庆华著《精神的折射——中国画山水画与隐逸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