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建筑外观色彩规划与设计研究
2014-07-12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00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00)
一、历史回顾
哈尔滨市的城市规划始于20世纪初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黑龙江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问题的关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尤其是对于省城哈尔滨的色彩规划与设计,各种方案屡见不鲜。2001年,哈尔滨确定自己的城市色调为米黄色。2004年又进一步确定为黄白相间的主色调。但这些都只是作为指导方案放在城市规划文件当中,没有真正上升到与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相关的法律条文高度。
1902年至1906年间,俄国规划师绘制了《哈尔滨及郊区规划图》,并以莫斯科、巴黎为蓝本,借鉴当时欧洲流行的规划手法,在地形结合、功能区分、交通网络、市政设施、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这是一份在当时的世界范围来说都是非常先进的规划方案。但当时正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年代,世界各国均没有专门的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内容。城市色彩设计被提到专业高度,至少要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一些色彩学家开展的色彩研究活动,开启了世界范围内色彩设计的大门。
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当局(伪满政府)对埠头区的石头街道、地段街、买卖街、透笼街、新城大街、新阳路及南岗区的兴满大道(今三大动力)等居住和商业街区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同时,还修建了哈尔滨弘报馆(今黑龙江报业集团旧楼)、丸商百货、登喜和百货(今金太阳索菲亚购物广场)、新哈尔滨旅馆(今国际饭店)等一些吸收了西方现代建筑运动风格的日本近代建筑,形成了当今哈尔滨建筑外观及其色彩发展的基础。因此,哈尔滨有着“东方小巴黎”和“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说明哈尔滨建筑样式之丰富。但历史形成的建筑外观色彩,只能作为一座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参考因素,而不是全部。
二、哈尔滨城市建筑外观色彩现状
1.大色调统一,局部色彩不协调
站在高楼上放眼望去,哈尔滨的整体色调呈现出黄黄的暖色调,符合寒地建筑外观的规划与设计要求。但是,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穿梭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建筑外观色彩令人感觉不对,不是太艳太俗,就是太灰太脏,或者说看起来很不入调,有的甚至破坏了这座城市原本亮丽明快的印象。如果您驱车在松花江畔或者乘船在松花江上游览,就会发现松花江沿岸的高楼大厦,有的用过于刺激的大红色瓷砖装饰一大片建筑的外立面,有的在一大片有着亮丽明快的灰色区域建筑群中突然显现一座深红的大楼,其外观色彩与周边环境很不协调;还有大量的建筑外观色彩采用的是色相倾向不明的灰色、白色以及与白色相配的那种标准宝石蓝色玻璃幕墙,这样的色彩在中国当代大城市都比比皆是,毫无哈尔滨特色,这就犯了过于“国际化”的通病。而整个群力新区的建筑外观,总体色调看起来又过于灰蒙,与老城区活跃的色调有些不搭调;老道外许多历史建筑和老旧居民区,建筑外观色彩又脏又暗,仿佛被一场大火烧过。私搭乱牵的各种线路就像一团团乱麻,死死缠住一个老弱不堪的身躯,动弹不得。康安路上有一大片紫红红色的高层建筑,与其周边建筑外观色调格格不入;位于开发区的一些建筑,外立面使用过于刺激的大红色进行装饰,岂不知物极必反,越是刺激眼球的色彩,人们越是难以接受,而真正有吸引力的色彩,正是那些看起来不温不火,有着良好色彩秩序的各种中性灰色系列。破坏这座城市整体色彩的还有上世纪90年代流行起来的彩钢屋顶、围墙和那些庞大的户外广告、楼体广告以及竖立在公路主干线两旁的大型广告牌,它们完全不考虑周边环境色调,甚至故意设计出大胆刺激的色彩,以刺激人们的眼球,从而达到其商业目的。
2.色彩趋同,使得城市建筑色彩特征不明显
哈尔滨城市建筑外观色彩并没有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部分历史建筑保存的地域特色被大量现代建筑无特色的色彩所包围,不足以让哈尔滨城市建筑色彩在中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这当然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原因。
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的制约和影响。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材生产商大量制造单一色彩的基础材料,而不提供可供选择的丰富且具有个性的色彩,因此建筑商只能选择由生产商提供的单一色彩,造成大量建筑外观色彩趋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建筑外观被一种毫无个性的白色瓷砖贴满,被评论家们称为新时期的“白色恐怖”。如今这种建筑虽已大量减少,但还像毒瘤一样污染着人们的视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建筑外墙的白色瓷砖有的脱落,有的变脏变灰,让人不堪入目,这是批量生产时代所造成的恶果。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和多样化的个性服务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建筑材料。城市色彩也在不断更新变化,都市似乎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多则惑,是古人早就给出的经验教训,哈尔滨的城市色彩也在这种迷惑当中前进。当人们被问及哈尔滨的色彩印象时,大多数人回答不上来。或者根据自己游览过的几个著名景点如太阳岛、中央大街、博物馆、会展中心等,来进行局部描述,往往陷入以偏概全的境地。
一座城市的总体色彩印象,往往由印象结点和印象区块构成,所谓印象结点主要包括城市著名景点、商业中心和城市交通枢纽中心点等,这些地方的建筑外观色彩对一座城市的整体色彩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而印象区块则主要包括人们生活、工作的区域和娱乐休闲区域等,这些地方的建筑外观色彩会影响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色彩印象。哈尔滨城市规划在早期是有明显功能分区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功能分区概念逐渐削弱,生活区、娱乐区和工作区等区域概念已经相互交织,越来越不明显。由于分区概念的弱化,建筑色彩也必然难以规划设计。
3.“国际化”实质上是民族特色的弱化
国际化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许多领导的强烈愿望,要发展,怎么发展,当我们面临困境解决不了问题时,国际化就成了一剂良药,包治百病。于是许多城市的地标建筑都采用“国际化”的色彩,如灰色、蓝色、白色等等,这些颜色看起来很美,很“现代”,也仿佛一夜之间就使得这座城市迈入了现代的大门。但今天看来,中国很多大城市都有着类似的经历,那些看起来很现代的高楼大厦,甚至当地的地标建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人们无情地遗忘。90年代,几乎每座大城市都有过建造自己的“国际饭店”经历,因为那是接待外宾的地方,是对外的窗口,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点。可是今天,有几个人还能准确描述自己所在城市那座“国际饭店”的色彩印象呢?进入21世纪,各地又开始新建会展中心和大型体育中心,撇开造型不说,几乎每座这样的大型建筑都是那种带有明显“国际化”的色彩,不是白色就是蓝白搭配,或者是一种代表“高技术”的银灰色。哈尔滨会展中心、科技馆、体育中心是什么颜色?你想该是什么颜色它就会是什么颜色,因为领导们想的和我们普通老百姓一样,因为那样不会犯错误,因为除了“国际化”,他们没有别的办法,用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没有自信,所以只好“国际化”了。
三、大地的本色是哈尔滨城市最有特色的色彩
色彩地理学是法国著名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朗科罗教授创建的学说。其研究原理类似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地球表面进行分区研究,并在选定的区域内考察所有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将该地区的特征与其它地区相区别,从而找出该地区各种事物在地理上与其它事物的差异性。色彩地理学主要研究某一区域中建筑外观的色彩表现方式与景观结合的视觉效果,考察这些区域人们的色彩审美心理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对象所处的地域、地区、地理特征、城市所属国家及其民族分布、居民习俗、城市行政属性、历史与文化概况等内容,都是色彩地理学考察研究的重要因素,其目的就是为了确认该地区的“景观色彩特质。”所谓“景观色彩特质”,是指景观形象在地理方面的色彩要素,如该地区的地貌特征、土壤色彩、植被色彩等自然地理环境色。当然某些具有地理特殊性的人文色彩如历史建筑、民俗建筑也在色彩地理学的考察范围之内。
从色彩地理学的方法入手,我们发现最适合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外观色彩,正是那些来自哈尔滨本地的土壤色彩、岩石色彩、植被色彩和水体色彩,统称为大地的本色。这些色彩正是那些来自哈尔滨的侨民建筑、宗教建筑、建国前后建立的教学大楼、老式对外窗口形象建筑、老式政府行政大楼、殖民时代建立起来的银行建筑等,它们是真正来自哈尔滨这块土地的色彩。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水土中提取的色彩最适合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