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康《醒感戏》与《省感戏》辨析

2014-07-12永康市文化馆321300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用字永康组词

(永康市文化馆 321300)

永康醒感戏是流行于浙江省永康市一带的戏曲剧种,这是一种“劝人反醒,导人归正”为宗教服务的戏曲,主要在祭祀场合上演,被学术界称为“亚傩戏”,因第一个上演的剧目为《毛头花姐》,故也叫“永康毛头花姐戏”。渊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民歌、小调,形式与目连戏等相似,是浙江省稀有的剧种,专家认为永康省感戏的发现,无疑给婺剧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突破,2010年永康省感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在醒感戏的命名上一直存在“醒感戏”和“省感戏”二种命名,而且各论其道,各用其名。如2009年12月线装书局出版的《永康省感戏》用的是“省”字;而2011年9月西冷印社出版的《醒感戏》用的是“醒”字;还有永康本地没有正式出版的《醒感戏》集子,流传民间的手抄本集子,也是《省感戏》与《醒感戏》两种命名,还有一种情况是“《省感戏》(又名醒感戏)”,研究《醒感戏》的论文也是“醒感戏”与“省感戏”各用各的,已形成两派之势,有时还会因“醒感戏”与“省感戏”的命名起争议闹矛盾。这些不确定的命名给《醒感戏》的研究带来不便。因此,现在有必要对永康醒感戏进行正名,有利于永康醒感戏的传承、保护和研究。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永康醒感戏的“醒”与“省”作出辨析。

一、从“醒”与“省”的发音、字义来分析:

醒:读[xǐng]为单音字,其义为;1.睡眠状态结束或尚未入睡:如梦方醒。2.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醒酒。3.泛指头脑由迷糊而清楚:醒悟、觉醒、清醒、提醒。猛醒。4.明显、清楚:醒目、醒眼。

省:[shěng][xǐng]为多音字,读shěng时其义为;1.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2.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3.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4.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5.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省:读xǐng时其义为;1.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2.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3.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由此分析:“醒”字为单音字,一个读音一个意思,有醒悟、觉醒、清醒、提醒、猛醒之意。意思直接、明确。适合口语、民间的传播的运用。《醒感戏》用“醒”表达醒悟、觉醒的意思非常明白,没有其他的选择,不会让人们想到其他的意思。而“省”字为双音字,组词不同,发音就不同,其意思也不同。其字适合书面表达,有固定的组词或人们习惯的组词,人们才会分辨出其发音和表达其意。如果用“省”字来命名“省感戏”,人们会在两种发音上去判断、选择和两种含义上去判断、选择,这样不符合口头流传的《醒感戏》命名的要求,很明显作为口头民间流传的《醒感戏》,使用一个读音一个意思的“醒”字命名更适合。

二、《醒感戏》用“省”字的理由来分析

《醒感戏》用“省”字的理由:是“省”字有“反省”之义,符合《醒感戏》“劝人反省,导人归正”的剧情,而“醒”字现多用于清醒、醒目、醒酒等。

由此理由分析:《醒感戏》用“省”字的理由只考虑了我们现代人的用字习惯,由于古文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句对“省”字运用和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方案的实施等历史因素,对传统的用字习惯有所改变,现代人用字有了自己的用字习惯,正如在“反省”的运用上,在多数情况下如果你将“反省”写成“反醒”人们会认为“反醒”的“醒”用错了,在电脑上如果输入拼音“fan xing”就会拼出“反省”二字,可见这种组词已成现代人的规范。同样,在《醒感戏》的命名上,有着“反省”之义的《醒感戏》在命名时就用“省”字来命名,而且在《醒感戏》和《省感戏》的选择上,自然选择《省感戏》来正名了。

《醒感戏》用“省”字的理由没有考虑《醒感戏》历史渊源,1991年编的《永康县志》记载:永康戏剧有“省感戏”(又名醒感戏)、婺剧、越剧和昆剧等几种,其中以省感戏和婺剧最具地方特色,就是一个例子,《省感戏》(又名醒感戏),可分析:一种情况是《醒感戏》它有两个命名;一种情况是《醒感戏》它的古名是《醒感戏》;由于白话文运用,简化字方案的实施,改变了人们的用字习惯,“反省”以让人们广泛使用,而“反醒”只有在古文中才有使用,所以在1991年编的《永康县志》里就记载了《省感戏》(又名醒感戏)。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醒”字它也有“反醒、觉醒”之义,“反醒”和“反省”的组词都是正确的,由于“醒”与“省”一个是单音字,一个是双音字,双音字有多个发音,多个含义,组词复杂适合文人的书面表达。单音字一个发音,一个含义,表义明确、直接,单音字的“醒”字更适合口头戏剧的运用。现在我们保护、传承和研究《醒感戏》,就要保存它的传统摸样,而不能用现在的用字习惯来更改《醒感戏》的命名。

三、以《醒感戏》的民间传统来分析

保护、传承和研究《醒感戏》就要还原传统、延续传统,才能真正作到传承保护。《醒感戏》起源于浙江中部的永康,永康自古道教渊源久远。道士们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斋主和观众日益提高的娱乐需求,他们借助戏剧形式,编演以超度幽灵为内容、能为内增法事服务的特殊剧目,这种戏既保留了民间道教和佛教的各种法事手段,又大致具备戏曲的三个条件:歌舞、演、故事。于是,一种类似傩戏、目连戏的道教仪式剧,醒感戏便应运而生。虽确切的诞生的年代无法考证,但《醒感戏》明代已开始盛行,据1991年编的《永康县志》里记载:《醒感戏》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永康手艺人众多,他们的家属为了祈求在外走村串户的亲人能平安吉利,往往集资请演《醒感戏》的醒感班前来演戏,使得《醒感戏》长期流传,并流行于毗邻的东阳、磐安、缙云和武义等县。

从醒感戏始于元末明初的年代来分析:当时的人们在表述“劝人反醒”的戏剧、故事中,人们最常用的是“反醒”的“醒”字。如:明朝时期著名的有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用的是“醒”;清朝的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用的也是“醒”,而没有“反省”的“省”字的使用,由此可看出在这段历史时期人们的用字倾向,《醒感戏》就流传在这个时期,《醒感戏》最初用“醒”字来命名是符合情理的。

《浙江醒感戏》(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7年3月版)的作者徐宏图先生是早年研究《醒感戏》的学者,他针对《醒感戏》的命名曾经说:《醒感戏》的命名要延续传统。徐宏图先生的《浙江醒感戏》用的就是“醒”字。2008年永康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在永康市池宅村演过醒感戏的老艺人,还保存着当年醒感戏班装道具的竹制篓,上面用朱漆写的醒感班的深红“醒”字还清晰可见。老艺人门也证实传统的《醒感戏》用的就是“醒”字命名的。对于“省”的运用是“醒”字命名以后出现的,这合乎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用字习惯的改变,但是对于《醒感戏》来说用“省”字替代“醒”字,是民间的一种误写、简写现象,由于“省”字含有“醒”字的读音,又有“反省”之义,而且笔画比“醒”字少,再加上时间的变迁用字习惯的改变,用“省”字命名的“省感戏”逐渐被部分人认可,当我们对《醒感戏》追本朔源以后,就必然会认为这种认可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醒感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醒感戏》的恢复工作还刚刚开始,对《醒感戏》的研究、保护要走向正轨,首先要对《醒感戏》进行正名,这里从《醒感戏》的“醒”与“省”的发音、字义、《醒感戏》用“省”字的理由和《醒感戏》的民间传统对其进行了辨析和正名,望能为《醒感戏》的深入研究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永康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徐宏图.《浙江醒感戏》.(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7年3月版).

[3]《永康省感戏》.线装书局出版,2009年12月版.

[4]《醒感戏》.西冷印社出版,2011年9月版.

[5]《新华字典》.

猜你喜欢

用字永康组词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怎样正确组词
我会组词
“店小二”王永康,这个月可真忙!
窥视花样年华,引得春光乍泄
乌云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富贵从天掉